刘在洲,张春珍
(1.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长江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实现了从精英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的跨越。未来2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从普及化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1],量和质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量的方面来看,其毛入学率会持续增长;从质的方面来讲,有许多特征将会发生转变,特别随着普及化进程的深入,普及化的内涵将会表现出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可以预见,包括农村在内的“人人可学、样样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普及高等教育时代和学习型社会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人们对这一愿景的向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2]的部署。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①见共产党员网.“习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漫评:打造“了不起”的现代化农业。https://www.12371.cn/2018/09/27/ARTI1538011 739992585.shtml.。而科技与人才最终都需要通过教育来落实。当下,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最缺的人才,提出了“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要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3]的要求,这不仅强烈呼唤着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谋划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时代坐标。
客观上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代表的艰辛探索,有以广播电视大学延伸县域为标志的成功实践;21 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中,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强省为代表,兴起了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热潮,杭州、苏州、青岛、宁波、潍坊、绍兴等市都在积极推进“县县有大学”计划,不少经济发达的乡镇也办起了社区学院。其中,浙江省61 个非中心城区的县(区)中,有25个县(区)已有高校(含校区)落户,占41%;江苏省50个非中心城区的县(区)中,有21个县(区)已有高校(含校区)落户,占42%[4]。据统计,在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3012所高等学校中,办在县域(含县级市,不含大、中等城市所设的区)的高校共543所,占全国高校的18%,其中独立建制的高校266 所,办在大中城市的高校在县域设置的分校、分院、校区177 所;特别是办在县域的543 所高校中有116所是办在乡镇的(不含社区学院等非学历教育机构)①根据教育公布的2021年高校数据计算得出。,这是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为此,本文拟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的视角,探寻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形成发展的理论共识;解析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意蕴,建立其发展的理论自信;提出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明晰其发展实践方略,促进我国农村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必须强调的是,本研究的农村高等教育是一个基于地域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域(含县城)范围内的,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政府、企业等机关和团体所开展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研究和培训活动的总称。空间区位的乡村性是农村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其特征表现为教育环境的乡村状态,教育对象的乡村属性,教育内容的乡村要求,教育语言的乡音特点[5]。践行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学校在乡”“人才留村”的农村教育运动理念,其宗旨是“为了农村,为了村民”[6]。通过提供中学后各种类型的学习、研究和培训活动,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转型。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高等教育,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相呼应,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系统[7]。但两者在教育环境、服务对象、办学层次、办学宗旨与社会责任等方面不同。与之密切相关是农业高等教育,它是农村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农村高等教育是基于地域的,体现为一个“面”,而农业高等教育是基于学科和服务行业的,体现的是一条“线”。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农业高等教育的支撑,也需要其他科类的高等教育参与。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Trow 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理论,他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不仅入学人数将持续增长,同时在教育规模、教育观、教育功能、入学和选拔制度等方面发生一些质的转变[8]。20世纪90年代末,Trow再次强调未来普及高等教育的关键之处不是入学而是参与,接近学习化社会;大批非传统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出现大量延迟入学、时学时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有就业经验,教育与生活之间界限模糊;学校与社会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教育变得高度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9]。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前后,不少学者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李硕豪等认为,未来在校生数将稳步增加,非传统的学生将会增加[10]。钟秉林等认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将更趋多元,学生更加多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高等教育入学标准要满足所有具有入学意愿的学生的入学需求[11]。别敦荣等认为,普及化既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还包括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性更加显著,应扩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人口等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陈廷柱认为,高等教育未来的基本走向是实现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样样是学习之物的学习型社会[12]。
20 世纪末,潘懋元先生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主张,他认为,大众化不能仅靠3 亿多城市人口提供生源来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农村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亦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13]。无论从高等教育的入口还是出口来看,要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高等教育必须通向农村[14]。高耀明认为,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15]。王锋等提出以县为中心的农村地区将是我国21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16]。李政等认为,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系统培养城镇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镇经济产业知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17]。闵琴琴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18]。于东超认为,高等教育应准确研判乡村发展态势,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19]。陈新忠等认为,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未来的农村高等教育应在学习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方面适当调整,构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20]。
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村高等教育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探讨了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出了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对研究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但整体而言,研究的前沿性略显不足:基于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多,基于普及化阶段的较少,基于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更少;研究视角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基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研究较多,基于高等教育办在农村或县域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研究较少;基于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研究较多,基于农村高等教育的研究很少。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的视角来解析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构建其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对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历史文化厚重、理论基础厚实,源于耕读文化的意蕴本源、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愿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应然反映、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
图1 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框架
耕读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文明形态,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其蕴含的农村教育的历史地位和农业社会士人安身立命的价值取向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文化逻辑。
(1)耕读文化不仅展现了作为民众安生之源“农耕”的生产方式,而且蕴含着作为传统士人立命之本“读书”的地域空间。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村是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农村私塾是广泛存在的。传统中国士人以耕读为标榜,读书于乡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野是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所[21]。正如舒新城先生所说,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所以旧日教育上的一切组织,也跟着社会经济的情形而农村化,从前的书院和私塾便是很明显的例子[22]。可见,传统士人“读书”的地域空间在农村,农村学校教育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下主张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农村教育层次的螺旋式上升,是基于学校教育文明的回归再造。
(2)耕读文化是一种亦耕亦读、体力劳动与读书求知相结合的生活模式[23],展现的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士人耕读结合的学习生活形态。古代中国,从统治者到士人都对“耕”和“读”表现出相当的崇拜和礼遇,或耕或读,耕与读、士与农之间气脉相通,浑然不相隔。他们农忙时耕田种地,农闲时浏览书籍,又或晴耕雨读,通过时而读书,时而工作,或边工作边读书来实现他们人生的价值。今天我们立志于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为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的非传统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工学交替、时学时辍的方式来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认为是半耕半读的发展版,是新时代耕读文明的再现。
(3)耕读文化展现的是文人的一种理想情怀,是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精神的体现,表达了淡泊自如,回归田园之意[24]。古代中国士人耕读而入仕途,由仕途告老还田,躬耕于乡野。即便是登堂入科,也要最终落叶归根、魂归故里[22]。古代士人视其为一种合理的生活理想,展示了回归田园的价值取向。这种耕读生活在当下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逆城镇化时代的到来,一批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投资兴业、参与乡村治理、学习充电、养老消遣的兴起,可以认为是农耕文化的回归。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有利于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
“亦耕亦读”,耕读结合,可谓为中华文化精髓,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继承发扬耕读文化,在广大农村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传承“亦耕亦读”文化,将有益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实现“人人可学、样样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是学习型社会的理想愿景,也是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逻辑。
(1)从教育主体方面来看,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人人可学”。在学习型社会,所有人都是教育对象,同时也都是学习的主体。正如Hutchins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人都应该受到充分的教育,实现自身潜能的充分生长。所有的人不是指个别人,也不是指部分人,也不等于多数人,所有的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所有命中注定生而为人的人[25]。很显然,这里的所有人是包括生活、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人们对未来高等教育的憧憬,也包括农村居民的需求。
(2)从教育内容来看,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景是“样样可学”。Hutchins 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全面的教育,人不能只是在一个方面或一些方面获得发展,在多个方面获得发展的说法也不够准确,人应该在所有能够促进人自身更加完美的方面均获得发展[25]。只有样样可学,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而样样可学作为一种学习权利,不能只是城市人口的特权,也是所有人的权利,是包括农村地区居民在内所有人的权利。
(3)从学习时间来看,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景是“时时可学”。英国学者Jarvis 认为:学习型社会应为社会成员提供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充分的学习机会[26]。只有为全体国民提供“时时可学”的机会,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国民的要求。不仅要满足适龄学生学习的需要,还要满足非传统学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学习。对于工作生活在农村地区居民来讲,提供时时可学的机会可能更为必要,农村居民由于生计所迫或农作季节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学习时间具有局限性和选择性。显然,时时可学,不能只针对城市人口,应在全社会提供时时可学的教育资源,包括农村地区。
(4)从学习空间来看,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是无所不在的,学习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所有空间,学习场所不限城市,处处可学的愿景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讲可能更为憧憬和需要。同时,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会出现相应的学习型组织,其中学习型社区是一个重要组织,这里的社区同样包括了农村社区。
总之,学习型社会这四个方面的愿景和目标的实现不能把农村排除在外,要真正做到人人可学、样样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让工作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员亦可随时接受所需的高等教育,所以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之必需。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这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教育逻辑。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通向农村”的内涵与“办在农村”的内涵虽不尽相同,但其理论逻辑是相通的,他认为农村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的,即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他强调,教育的首要基本定律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他认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教育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作用[27]。今天我们主张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反映,即高等教育必须与当今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必须发展在农村、为了农村的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的发展。
当下,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决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之一。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肩负着推进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使命[28],理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这是高等教育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向现代大农业和乡村新型产业发展进程中,农村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型农民等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实现人才通向农村又有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制约因素。
可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之使然。通过发展为了农村、基于农村的高等教育,让广大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并通过价值观教育和体验式教育,引导他们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回应人民对优质、公平高等教育的期待,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新命题[29]。
教育的均衡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而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30]。从普及化高等教育特征转变趋势来看,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力,只要他们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和能力。从机会均等意义上说,在入学机会面前应该是平等的[31]。欧美以及日本等一些国家二战后受“社会公平”理念的影响,大力主张高等教育“机会均等”,1948 年联合国在《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之权……人人有均等之入学可能”。正是在这种全球性的“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的理念指引下,推动了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迈入了普及化阶段。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入学率的提高,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机会均等方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讲,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不够,学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一个重要原因。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仍然是集中于城市、服务于城市,县域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盲区[32]。由于农村地区高等学校少,农村适龄青年受大中城市学校高学费的困扰和非传统生源受学习空间距离的限制,农村地区居民与城市居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在所难免。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在城乡的均衡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
可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应然布局,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城乡居民机会均等的价值追求。
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是普及高等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城镇化建设的强烈呼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普及化进程是时间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函数。据有关学者预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将进一步攀升,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要增长1300多万人[1]。高等教育规模的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扩大受众人群,这为广大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增加了机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 万人[33]。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中包括了数量庞大的县域城镇人口,有学者测算,全国所有县和自治县承载了40%的城镇人口,实际县域居住总人口达9 亿多[34],农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基数是相当大的,他们是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生源,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后备军。同时,随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入学和选拔制度特征的转变,必将进一步激发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特别是农村青年。
客观上讲,目前农村适龄青年入学率偏低,农村学生没有考上大学的比例为75.5%,而城市学生没有考上大学的比例为28.4%[35],如果不大幅度提高农村青年上学的比例和规模,高等教育普及化也很难实现。然而在农村这一群体中,部分农村青年有条件、有机会进入办在大中城市的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可能会放弃上学或难于上学。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哪里?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各类高校或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地点在农村,这样,办学成本降下来了,办学地点离农民更近了,农村青年可以就近上学,可实现农家子弟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愿景。
同时,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必然是立足农村办学,这与办在大中城市的高校强调面向农村办学是不同的,其办学重心更低,办学环境倒逼这类高校结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安排适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这些专业和课程更能吸引农村青年上学;其功能更多样,不仅提供学历教育,更方便提供非学历教育,满足青年对各类证书培训的需要。
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普及化呼唤着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普及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在农村生根落脚,有利于满足农村青年普遍“要上大学”的需求。
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普及化阶段,特别是学习型发展进程中,非传统的学生增长较快,他们多次、反复踏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在我国农村,除了有庞大的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外,还有众多的非传统的生源,他们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追求。
一是农村地区尚有庞大的土生土长的非传统的高等教育生源。在我国9 亿多居住县域的人口中,23岁以上劳动、工作、生活在县域的人口数量庞大。他们是土生土长的、非传统的高等教育生源,是学习型社会潜在的受教育主体。然而这些非传统的生源一般来讲,都有工作需要兼顾;都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如果他们远去大中城市接受高等教育,这些老小无人照顾,还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把高等教育机构办在他们的家门口,他们可像大中城市居民一样,通过“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机制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继续教育的愿望,从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是因工作需要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员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和发达地区的一批产业向县域城镇转移,将会带来县域产业、就业的增加,必然需要本土高等教育为他们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随产业转移而来到县域城镇还有一批白领人员,加上过去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做到离土不离乡进入县域企业打工,工作生活在县域人口必然增长,仅2020 年入乡返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 万人,比上年增加160 万人,增长19%[36],他们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此外,国家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支持企业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下乡任职、投资项目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3]。这样一来,生活工作在农村的人员不仅数量会增长,而且类型更加丰富,文化水平将会显著提升,他们期盼着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近年来活跃在中国乡村大地上的各类新型职业如“新农人”“农创客”“乡创客”“青创农场”“农村青年电商”“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也都预示着新的人才素质与人才结构的变化。可以说,乡村振兴正在召唤一种全新的乡村教育形态的来临[37]。
三是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投资兴业、参与乡村治理、学习充电、养老消遣的兴起。目前,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人员退休,他们中有不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既视野开阔,知识广博,人脉广泛,还有资金和技术,特别是有回归田园的乡愁和反哺家乡的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事实上,确有不少城市离退休人员或全日制或部分日制生活和工作在农村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离退休后告老还乡人员会越来越多,生活在农村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他们在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的同时,需要消遣和充电,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这些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对农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见,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数量的增长,农村居民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或希望充电,更新知识,拓展能力。同时,他们中不少人需要工学交替、时学时辍的断续学习和随地学习、就近学习,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有利于工作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实现“样样可学,人人可学”和“随时可学、随地可学”梦想追求。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蓝图。《意见》提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乡村工匠、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更多乡土人才[3]。这里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任务。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就要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让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办在农村、办在农民家门口才更为有利、更为有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可方便他们学习。通过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及时地、精准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灵活学制和学习形态,让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离土不离乡就能接受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让他们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通过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根据农村、农民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让他们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国第一所县办全日制大学沙洲工学院,根据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因地制宜开设课程,走出了一条立足农村办学的新路子,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示范。
此外,乡村振兴要发挥科技支撑及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教育部强调,高校立足于服务“三农”,构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38]。在为乡村输送人才知识的同时,助力成果推广转化示范,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有利于本土高校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推出本土需要的科学成果,满足当地的需要。同时,有本土高校的科研人员手把手、近距离地指导农民运用技术,科技推广的成效更为显著,与远程指导和蜻蜓点水式服务相比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总之,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量职业农民大学生,而且可以培养大量农村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还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城镇化水平不断攀升,其中县域城镇化正如火如荼地向纵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正在谢幕,集约式的大规模农业正在到来。乡村正在进行逐步的城镇化,深山区村民往中心村迁移,中心村村民往城镇迁移,小城镇村民往县城迁移。同时,小村合并成大村,大村集中为小城镇,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出现了一些村级市、镇级市、省管镇等城镇化建设样式。县域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目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耦合已经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方针[39],而教育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内在逻辑的关联性。
从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总是相伴而行的,城镇为大学提供了衣食之源和各种基础设施,为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空间,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而大学则满足了城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所在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支撑[4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直接融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从战略高度出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为具备条件的县域城镇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体系,通过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转化与县域经济社会的有机融合,加速县域整体创新创业氛围的培育,提升县域知识经济驱动水平,将成为深入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7]。为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41]。
从内在逻辑的关联性来看,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既是城镇化的动力,也是城镇化的目的。从城镇化的动力来看,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将有利于改变县域高级专门人才进少出多、流失严重局面。一方面可以“拦截”和吸引部分农村适龄青年和非传统的生源就近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农村,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乡土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让教育抽水机”[42]将集聚于大中城市的教师反流,将过去工作生活在大中城市的科技人才虹吸、抽移至县域城镇有效反哺乡村,为城镇发展和县域经济的腾飞增添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从城镇化的目的来看,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到来,倒逼县域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层次,学校、医院、银行、邮电等服务业务全覆盖、房地产开发与商务中心建设提速度。同时,随着县域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科技人才的增长,城镇文化教育科技品位得到提升,有助于县域城镇吸引和承接从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过来的产业,增加县域城镇就业机会,促进了县域城镇的人口大幅增长,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实力。其结果是,一方面办在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了办学基本条件和大量有效生源;另一方面提升了城镇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目标。
可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将会有力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发展又将吸收更多高等教育资源投放农村,可实现城镇化与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国家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布局的优化为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机遇。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失时机,科学规划布局,创建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1)明晰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布局。政府应准确预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判乡村振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明晰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要使更多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把高等教育延伸下移至农村地区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在此基础上,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促进普及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建设为宗旨,科学布局规划农村高等教育,推动农村高等教育发展。
(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多元共建。实现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强化政策引导,在简政放权、投资办学、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应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多方参与共建,本着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多元投入、相得益彰原则,引导地方政府在财政投入、土地划拨等方面支持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有志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企业财团、社会组织投资举办农村高等教育。
为此,政府要鼓励办在大中城市的高等学校机构“延伸农村”办学,在农村地区举办分校(分院)、设置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点或与县政府共建共办农村高等教育;还要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通过独立设置高职学院、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夜大学等“生于农村”的本土高等教育机构办学,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高等教育,在农村建设类型、层次、功能等多样化的服务乡村振兴和终身学习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从策略来看,应本着“延伸农村”与“长于农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先发展“延伸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后发展“生于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地域来看,先沿海,后内地;从农村地区内部区域来看,先县城,后乡镇;从教育层次来看,先办社区学院,后办高职等。
(3)办学权下移,大力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县域高等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确立县域高等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发展理念,提高对县域高等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特别要将县域高等教育体系视为促进乡村振兴和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出台促进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创建农村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
为此,政府应将办学权下移,在坚持省级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设置权和统筹权前提下,扩大市县政府高等教育的办学权和管理权,授予县级政府举办或审批高职学院和社区学院的权限,大力发展县域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中等院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留守妇女等报考高职院校,可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数线[40]或免试入学。
地方高校和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是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需要他们勇于应对和主动参加,积极延伸农村办学,创新农村高等教育模式。
(1)科学研判趋势,勇于担当作为。无论是“延伸农村”、还是“生于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要科学研判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勇于担当重任,扎根农村办学。特别是办在大中城市的地方高校要加强对普及化发展的目标、内涵、特征、方位进行战略研判,科学研判我国普及化阶段国民从高等教育的权利观向义务观转变、高等教育入学从选拔向开放自主入学转变以及普及化内涵由入学增长向学习型社会发展转变等趋势,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参与农村高等教育的切入点,积极参与县域高等教育建设,在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2)明确办学定位,着眼农村农民。办在农村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都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此,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要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着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新时代农民素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育,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还要注重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和公共服务人才中的作用,分类分级开展“三农”干部培训,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育资源延伸覆盖至村和社区[43]。
同时,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要注重承担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功能,体现服务农村居民,满足他们适应竞争力提升的技能更新需要和消遣充实的精神需要的办学定位,实现农村地区“人人可学、样样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高等教育功能。
(3)适应多样化需要,创新高等教育模式。本着提升适应能力与提升生活品质因人而异、因时而择原则,农村高等教育除了进行学历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外,还要基于职场要求,着眼大多数人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来更新知识。同时还要为一批在农村生活的中老年居民休闲消遣和精神追求提供高等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让农村居民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为此,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适应农村居民弹性学制、农学交替、工学交替、时学时辍的断续性学习形态的需要。同时,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多样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目标的需要。还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拉近学校和学生的物理空间,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及时学习交流。
高等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办学,创造农村高等教育物资条件与环境氛围。
(1)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政府的责任,但社会各界也有义务。社会各界应敢于担当,积极投身高等教育事业;民间资本义不容辞,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投入到民办高校的建设之中,推动农村高等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普及高等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目前,县域高职和社区学院的发展是一个短板,高等教育通向县域还显得力量不足。社会力量在这方面将大有作为[44]。
(2)社会舆论鼓励办学。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现代媒体,传播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理论、制度和方法。营造能力素质胜过学历文凭的舆论环境,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形成全社会崇尚学习的风尚,打造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3)社会组织参与办学。除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外,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事业单位、民间社团在自身建成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积极深入农村地区,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特别是县、乡和村三级行政组织、办在乡镇的各类企业、各种农民合作社在努力成为学习型社会组织的同时,要成为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载体,为建成农村高等教育体系起到连接高等教育机构的纽带和平台作用。
农村居民要积极适应普及高等教育一系列特征转变,重点是要解放思想枷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投身学习型社会。
首先,应更新求学观念,调整入学动机。农村居民要从过去一味为学历而学,向为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掌握真才实学而学转变。对于中青年人而言,为了保持或提升自己在工作岗位和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没有文凭也要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还要鼓励少数年长者或闲暇人员为了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而接受高等教育。
其次,应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入学形态。农村居民还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选择就近入学,破除“一根筋”式的城市上大学的观念,充分认识就近上大学的便利与优势;同时,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课程、学习的形式和就学形态。
最后,应适应时代发展,创立终身教育理念。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是时代的呼唤。为此,民众,包括生活、工作在农村的居民也要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人的存在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必须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的生存技术;务必看到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胜,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还要看到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被终身教育制度所代替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