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 张 凌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十邑地区家家户户要煮拗九粥祭祀先祖或者馈赠亲友;已经出嫁的女子必定要准备拗九粥,有的还要准备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祝福长辈平安、健康、长寿。因此,拗九节又被称为孝顺节。一碗香甜的粥羹,蕴含着尊老、敬老、爱老及敦亲睦邻的情感。
每逢拗九节,福州的一些幼儿园内,幼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与拗九节相关的节日活动。幼儿会品尝拗九粥、听或讲拗九节的故事、调查了解或体验拗九节的习俗等。
2022年的拗九节,对于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来说,将是他们在园过的第三个拗九节。有了小班、中班过拗九节的体验,幼儿在大班“遇见”拗九节时已经有了哪些经验?这一次过拗九节,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会在哪里?教师可从什么角度开展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将会获得什么有益的经验?……这些问题是班级教师在安排新学期“拗九节”活动时需要思考和讨论的。
班级教师经过研讨,预计活动将延续八天,具体实施计划详见“表1”。
表1 “拗九节”活动实施计划表
2月24日,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点心环节前,师幼进行了晨间谈话,自由交流了寒假在家的情况。其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重点讨论有关拗九节的话题。
…………
教师:昨天我去超市了,大家看看我买了些什么。(教师向幼儿展示糯米、花生、红枣、芝麻等食材的图片。)你们知道我买这些东西准备做什么吗?
教师提出问题后,多数幼儿摇头,没有人说话。
教师:我准备用这些食材煮拗九粥。
幼儿1:(好像想起来了)哦……那就是要过拗九节了?
幼儿2:对哦,拗九节要吃拗九粥,我差点忘了。
幼儿3:拗九节?那什么时候过呀?
幼儿4:今天过吗?老师买这些东西,肯定是今天过拗九节。
幼儿1:不对不对,怎么一开学就过拗九节,好像去年不是开学第一天就过的。
教师:是的,我准备煮拗九粥,但不是今天。上次过拗九节,我们还在上什么班?
全体幼儿:中班。
教师:是的,我们那时还在上中班。
幼儿5:我们中班的时候过过一次拗九节。
幼儿6:小班也过过。
教师:是的,我们过过拗九节。那你知道哪些关于拗九节的事情呢?可以说一说。关于拗九节,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画出来。
幼儿开始谈论有关拗九粥的经验,绘画有关拗九节的问题。活动结束后,部分幼儿完成了绘画,便将作品展示在拗九节问题板上。有的幼儿想到了一些有关拗九节的问题,要求教师帮助记录。教师帮助他们用文字做了记录。幼儿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时候过拗九节?拗九节除了吃拗九粥,还有其他的食物吗?拗九粥是怎么煮的?……
活动结束后,班级教师进行了研讨。
教师1:幼儿对拗九节的印象不像我认为的那样(深刻),他们对拗九节的食物尚有印象,但并不深刻。个别幼儿询问了拗九节的过节时间。
教师2:幼儿对拗九节的认知,还处于碎片式的记忆状态和较为单一的经验水平(节日的其中一种食物)。中班、小班过拗九节的经验,并没有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全面的印象,尤其是幼儿对拗九节中爱的体验和了解是不够的,而这些才是拗九节最需要传承的部分。
教师3:这可能与之前开展过的活动多以拗九粥作为切入点和活动的唯一重点有关。我不是本地人,对于拗九节没有“原生”的情感基础。教师经验的片面造成了活动的片面。
教师2: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里没有过拗九节的习俗,那么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片段式地参与节日活动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拗九节经验了。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幼儿的家庭背景,这样对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个教师经过商讨,决定调查班级幼儿的家庭背景,并要求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共同调查、完善拗九节的相关信息。
这一阶段是活动的“试探性”阶段。活动一开始的谈话中,教师就发现了自己过高地预估大班幼儿有关拗九节的经验,其实幼儿对拗九节的印象较为片面;时隔一年再谈拗九节,有的幼儿甚至已经忘记了。教师在交流、审思后,认为需要建立一定的活动支架,帮助幼儿重新回忆、建构对拗九节的认识,为下一阶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首先开展的活动是关于幼儿家庭背景的调查。家庭背景与幼儿已有的拗九节经验水平相关,因此教师进行了一次线上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教师了解到多数幼儿父辈和祖辈是福州本地人,有过拗九节的经验;少数幼儿的父母是从外地迁移到福州的。在调查中,教师发现,不论是生长在福州本地的家长还是从外地迁移到福州的家长,他们对拗九节背后的文化意义都有积极的认识。
继家庭背景调查之后,教师鼓励家长带孩子开展一次关于拗九节知识的调查活动。对于调查的方式,教师建议家长引导孩子通过查资料、询问可能知道答案的人等方式获取拗九节知识。至于调查结果的呈现,教师建议家长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目的在于通过亲子一对一的方式,支持孩子应用思维导图梳理经验。
亲子调查活动后,在集中谈话时间,幼儿分享了自己和家长一同完成的关于拗九节知识的思维导图。部分幼儿的思维导图里有较清晰的分支,分别指向“拗九节的习俗”“拗九节的食物”“拗九节的传说”“什么时候过拗九节”等;有些幼儿的思维导图上还特别列出了“煮拗九粥”的分支;个别幼儿列出了“拗九节吃太平面”“明九和暗九”的分支。
由于家长的参与,大部分的思维导图较完整地呈现了拗九节的相关知识。幼儿在相互的分享中,能较流利地陈述自己和家长共同查到的拗九节知识,还关注到自己和同伴所收集的资料之间存在的异同。
如何引导并支持幼儿处理这些信息呢?教师与幼儿进行了互动。
教师:大家带来了拗九节思维导图,在分享思维导图时,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幼儿1:他的思维导图里画了“明九和暗九”。我觉得这个很有趣,我也想把它画到我的思维导图里。
教师:小朋友们的思维导图,有些地方相同,有些地方不同。如果请你们向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介绍拗九节,你们会用谁的思维导图?
幼儿2:用我自己的,不过我可能会增加一个分支,就是关于煮拗九粥的。
幼儿3:我也需要增加分支。
幼儿4:我们其实可以不用每个人都改,我们可以合起来做一张大的思维导图,把它们(分支)都放在一张图里。
幼儿1:不错,这样我们大一班就会有一张大大的拗九节思维导图了。
幼儿4的提议让其他的幼儿觉得“挺酷”,他们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一整个上午直到午餐时间,幼儿都在忙于制作拗九节思维导图。其间,幼儿向教师要来了较硬的卡纸作为底板。
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对幼儿的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显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安安负责的是确认所有分支是否都有了,小涵和嘟嘟自告奋勇地绘制各个分支图案,欣欣则负责确认绘图者的具体分工……他们完成绘制后,还和教师讨论并确定了贴思维导图的地方。他们最终把思维导图贴在了班级靠走廊的墙上,想要与其他班的教师和幼儿分享他们的成果。
思维导图完成后,全班幼儿围在图前,欣赏和讨论着。“习俗”分支里“女儿掼粥”的图示,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她提着什么?”“她为什么提着一罐粥?”“她要去哪儿?”“她为什么要在拗九节这一天送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思维导图完成后,班级教师进行了活动后的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再一次梳理了关于拗九节的经验,也为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了可视化的脉络走向。幼儿围绕着思维导图进行观察和讨论,在众多的拗九节相关知识里,集中关注了“掼粥”的图示。“掼粥”的习俗,恰恰最能体现拗九节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作为教师,应给幼儿一个亲身体验“掼粥”习俗的机会。
幼儿在回忆和完善了对拗九节的印象后,对“掼粥”习俗产生了关注和兴趣。周末即将来临,教师向家长发出了倡议:利用周末,妈妈可以带着孩子送一次粥回外婆家,让孩子体验一下妈妈回外婆家送粥的生活场景,亲身体验敬老、感恩的传统美德。
周末,多数幼儿和妈妈一起去“掼粥”。妈妈们把孩子参与活动的图片发在了班级微信群里。
周一,幼儿来园后,就迫不及待地交流、分享周末“掼粥”的体验。
教师:周末有哪些小朋友跟着妈妈去外婆家“掼粥”了?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掼粥”经历?
幼儿1:我去了,我和妈妈带着煮好的粥,送到外婆家。外婆很开心。
教师:那你妈妈送粥给外婆时,有没有对外婆说什么?
幼儿1:我妈妈对外婆说:“妈,这是我煮的拗九粥,祝您健康长寿。”
幼儿2:我对外婆外公说:“外婆外公,拗九节快乐。”外公还说:“拗九节还没到,今天我们提早喝粥,很开心!”
幼儿3:我外公和外婆收到粥,很惊喜。他们紧紧地抱着我,亲了又亲。
幼儿4:我们带了拗九粥、线面还有蛋和猪蹄到外婆家。外婆开心得不得了。
幼儿5:我外婆家还有老外婆,我们也给老外婆送了粥。老外婆也很开心。
…………
教师:很多小朋友说外公外婆收到粥时很开心、很惊喜,那你们觉得为什么外公外婆那么高兴、惊喜?
幼儿6:外公外婆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
幼儿4:外婆没想到我们会送拗九粥给她,所以觉得很惊喜。
…………
教师:是啊,妈妈送粥给外公外婆,表示对外公外婆的祝福,所以外公外婆很高兴。
幼儿7:拗九粥是妈妈送给外公外婆的,外婆很开心。我也想送粥给我的爸爸妈妈,那样的话,我的爸爸妈妈也一定会很开心。
幼儿5:拗九节这一天,我们能不能也准备一份拗九粥,送给爸爸妈妈呢?
教师:你们的想法真棒!我想,当你们的爸爸妈妈收到你们送的拗九粥时,一定会很开心。
幼儿8:(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这件事情,最好是悄悄的,是秘密行动。
这个提议,一下子得到所有参加讨论的幼儿的赞同。刚才热闹的讨论区,一下子降低了分贝,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氛围。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上拗九粥,成了幼儿的共识,并且是一个“秘密”行动。他们要求在场参加他们讨论的教师和他们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于是,“掼粥”秘密行动就此展开了。
亲历了周末的“掼粥”活动后,幼儿从老人家接过拗九粥时的欣喜表现中,深切感受了温暖的节日意蕴。在交流分享中,幼儿又因为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进一步加深了对拗九节温暖意蕴的感知。“掼粥”秘密行动的提议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班级所有幼儿的赞同和响应,成为整个班级的行动。幼儿要求“秘密”地进行,也正是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爸爸妈妈平时喜欢给予他们的“爱的惊喜”,这次被他们反过来用以表达他们对爸爸妈妈的爱。
教师提出“为爸爸妈妈‘掼粥’,该怎么准备?”的问题后,幼儿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幼儿1:可以买,我有压岁钱。(刚过完年的幼儿对压岁钱的印象还很深刻。)
幼儿2:买来的粥可能不好吃。
幼儿3:买的粥不是我们做的,怎么能表达我们的真心呢?
幼儿4:对呀,妈妈给外婆送的粥都是妈妈亲手做的。我们也要亲手做粥送给爸爸妈妈。
这个提议听起来合情合理,也很能打动人。因为有平时在美食坊活动的体验,幼儿对动手尝试做美食总是充满期待。不少幼儿赞成这个想法。
教师:那你们说说,自己煮粥,要怎么煮?
幼儿5:我们之前不是调查过吗?我们的思维导图里都记下来了。(他把门口的思维导图取下来。)我们要准备米、红枣、莲子、葡萄干……
幼儿6:这是煮粥需要的材料。煮粥还要有锅呀,没有锅,用什么装这些呢?
幼儿5:(有些沮丧)我们没有锅。
幼儿7:家里有,可以带来。
幼儿4:这样爸爸妈妈就会问你干吗带锅去幼儿园。
幼儿5:是呀,锅很大,我们书包是放不进去的,一定要带,这个“秘密”就会被爸爸妈妈发现。
幼儿2:食堂有锅,可以向食堂的师傅借。
全班幼儿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教师:食材有了,锅也有了,谁来煮粥,怎么煮呢?
幼儿面面相觑。
幼儿1:赵老师煮,因为赵老师是大人,肯定会煮。
教师:赵老师没有煮过拗九粥,平时只是煮家里三个人的饭菜。要煮全班爸爸妈妈的粥,我可能不太行呢。
幼儿4:那李老师呢?
李老师表示也没有煮过拗九粥。
教师:那好,我们先不想煮粥这件事,我们想想当粥煮好后,要送给爸爸妈妈,这个粥用什么装,又怎么拿呢?
幼儿3:装在碗里,端去。
幼儿1:不行,很容易洒,因为粥里有汤水呀。
教师:对,怎么把粥安全地送到爸爸妈妈手里,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呢。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要提醒大家,明天就是拗九节了,如果你们要送粥给爸爸妈妈,就要在拗九节这一天送。时间这么短,我们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这个爱心“秘密”行动怎样顺利地完成呢?
时间的紧迫感马上传递到了每个幼儿身上。全班幼儿陷入了沉默。
教师:我们一起来想想,有哪些事情要做呢?(教师在白板上画出图示。)第一,我们要解决刚才说的煮粥的问题。第二,我们要解决粥怎样包装并安全地送到爸爸妈妈手上的问题。还要注意,这一切都是“秘密”行动,不能让爸爸妈妈事先知道。时间很少,我们怎么办?
幼儿2:我们可以像过年大扫除一样,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件事情。(幼儿迁移了新年大扫除的经验。)大家一起做,不会浪费时间。
大家都赞同这个办法。很快,幼儿自主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负责解决煮粥和包装的问题。
教师询问煮粥行动小组的幼儿:谁有煮这么多人饭菜的经验?
幼儿1:食堂的厨师呀!
幼儿2:那我们把他请来帮我们煮吧。
幼儿3:要煮这么多粥,在班级里面煮,安不安全呢?
幼儿2:不小心的话,会被烫到。
幼儿4:还不如就请厨师帮我们在厨房里煮好。
众多幼儿赞成幼儿4的提议:“嗯。”“对呀!”“这样安全又方便。”……这个提议让大家顿时豁然开朗,难题似乎一下子解决了。
幼儿5:可是,如果我们把粥交给厨师叔叔煮,那怎么代表我们的真心呢?
幼儿6:对呀,而且厨师叔叔还要多煮这么多的粥,也很辛苦的呢。
幼儿3:那这样,我们一会儿去食堂请求厨师叔叔帮我们煮粥,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问一问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煮粥行动小组的幼儿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粥可以请厨师帮他们煮,他们可以帮忙。需要请厨师帮忙,他们该怎么说?教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幼儿。
教师:你们决定请厨师帮忙煮拗九粥,那要和他怎么说并让他明白我们的想法?
幼儿1:我们可以说:“厨师叔叔,我们想要送拗九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能不能请你帮我们煮粥?”
幼儿2:还要说:“拗九粥里面需要放东西,这样才能保证煮出来的粥好吃。”
幼儿3:那这些食材要放多少?我们要告诉厨师叔叔吗?
幼儿4:不用吧,他应该知道的。
教师:厨师叔叔知道要煮多少粥吗?
幼儿4:我们可以告诉叔叔我们需要多少碗,这样他就知道要准备多少碗了。
教师:那我们需要多少碗粥呢?
幼儿4:每个小朋友一碗粥,那就要31碗。
幼儿2:我们还可以加上赵老师、美美老师、李老师、园长老师、陈老师、小陈老师他们。
教师:那要多少?
幼儿2:32、33……要37碗。我们可以告诉厨师叔叔我们需要他帮忙煮37碗拗九粥。
教师:刚才我们讨论好的那些事情,你们能记得住吗?
幼儿5:我们把它们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
教师:这粥,你们打算什么时候送给爸爸妈妈呢?明天什么时候?(放学的时候)那我们要不要和厨师叔叔说这个时间呢?
全体幼儿:当然要。
教师:那你们打算怎么和厨师叔叔确认这个时间?
幼儿3:下午五点我们就要放学,下楼去幼儿园门口,那之前我们还要有打包的时间。
教师:对。粥刚煮好时是很烫的。这么烫就装,容易被烫到,而且也不好装。
幼儿4:粥煮好还需要时间冷却。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定一下——下午五点要拿着装好的粥下楼,我们把时间往前倒推,几点要开始包装?几点粥要煮好,留出冷却的时间?
幼儿4:下午三点煮好,放在食堂冷却;四点请食堂阿姨送到班级,我们就可以打包,这样五点才来得及下楼送给爸爸妈妈。
幼儿把讨论好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后他们派三个代表去食堂请求帮忙,解决了煮粥的问题。
怎样解决包装粥的问题?包装行动小组的幼儿认为:粥有汤水,容易洒,需要不容易漏汤水的碗,并且需要一个盖子密封好。碗需要31个。他们想去食堂问问是否有这样的碗。他们把需求记录下来,派代表去问食堂的阿姨。第一次和食堂的阿姨沟通,幼儿认真而又礼貌,最终阿姨答应帮他们准备碗,让他们拗九节当天上午去取。
教师向包装行动小组的幼儿提出问题:“怎样装饰装拗九粥的碗,能保证既好看又卫生安全?”幼儿围绕着用什么材料来装饰、装饰物要做多大尺寸、什么时候贴等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用爱心卡来装饰这份爱的礼物。教师提议由一部分幼儿来统一做爱心卡,但是这个想法没有被幼儿采纳,他们坚持要自己做不一样的爱心卡装饰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粥的碗上。
临近放学,煮粥行动小组和包装行动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小组的联系“外援”的工作。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围坐在一起,分享一整个下午所进行的“工作”。煮粥行动小组边展示刚才讨论时产生的记录单边介绍,因为图示是同伴画的,另一小组的幼儿完全可以看得懂这些图示。幼儿发现两个小组的记录单中向食堂申请的粥的份数和碗的份数不一致。是再去申领碗,还是另寻办法解决?幼儿对此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用自己的餐碗来装,而不需要打包后带回家。
决定开展“爱心‘掼粥’秘密行动”后,幼儿一开始产生自己煮粥的想法,为自己怎么煮粥讨论得不亦乐乎。由于经验的问题,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难免比较片面,比如他们会长时间地集中在食材、锅具的讨论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出来了: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意识到时间的紧迫;通过适当的示弱,迫使幼儿“求助未果”转而思考更为有效的办法;通过在幼儿讨论时用图示记录,将要做的事情可视化,便于幼儿明确任务、做出下一步的决定,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幼儿学习使用图示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拗九节当天,幼儿按照约定的时间,去食堂向阿姨领取碗;和食堂叔叔确认要帮忙的事情,领回预处理食材的任务……冷却好的粥,真的按时送到了班级。幼儿商量后,决定去请李老师帮忙分粥,因为大家觉得平时李老师帮他们装饭菜时最公平、最有经验。
幼儿提着粥下楼,到幼儿园门口。马上就要送出这份神秘的爱心礼物了,每个幼儿都掩饰不住笑意。“妈妈,拗九节快乐!”甜甜的粥,暖暖的爱。
“拗九节”活动结束后,幼儿提出可以把这次活动的记录墙向其他班幼儿展示。他们热心地向参观者介绍拗九节的风俗和他们在拗九节中发生的温暖的故事。
在开展“拗九节”活动中,教师随时观察和捕捉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特别注意观察幼儿话题的转换。当有幼儿提出一起保守秘密的时候,这一话题马上被教师捕捉到了,由此产生了这个活动最有价值的部分——爱心“掼粥”秘密行动。
很显然,这个“拗九节”活动并不是由幼儿发起的。活动的初期,也并非班级里全体幼儿都对这个活动感兴趣。教师通过活动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巧妙地引发了全班幼儿对拗九节的关注和参与。例如活动的开启部分,教师以拗九粥食材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回忆,进而通过亲子调查和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地顺应幼儿开展秘密行动的提议,从而将班级绝大多数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来,支持幼儿在后续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只有当幼儿交流不同的观点,对如何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乃至争论时,学习才更有效。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充分的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的机会,为能力和经验处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互相学习、分享的机会。此外,活动中教师观察到不善表现、性格内敛的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便有意识地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了这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表达的信心。
这个活动中,看得见幼儿,也看得见教师。讨论商量、分享交流、小组合作等,是这个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鼓励幼儿展示个性,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小组,在大胆表达自己主张的同时也倾听同伴的不同想法。幼儿收获了丰富的经验的同时,教师也在专业上得到了发展。
虽然活动时间很短,但是活动中幼儿围绕拗九粥的制作、包装和送出,不断思考、探索、追问、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与技能,将自己的潜能逐渐发挥出来,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增进了对节日的了解,增强了对节日文化的认同,表达了对节日意义的认知,完成了一次对拗九节文化意蕴的感悟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