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赛后遗留下来的大型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有些体育场馆甚至会成为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目前,体育场馆面临数量增加但可用的场馆较少,主要矛盾源于在大型赛事的背景下建造的场馆设计时多以赛时要求为重、赛后利用的考虑相对有限,因此也较难满足赛后人民群众运动健身的需求。如果在场馆建设前期,没有规划设计好场馆赛后利用的方案,很容易造成体育场馆的资源浪费。因此,本文建议在设计之初应有兼顾场馆赛后利用的方案,提出相应的策略对场馆赛后利用开拓新的思路。
体育场馆大多是为举办大型体育比赛而建,其首要功能为体育竞赛功能,短期内承办重要体育赛事。赛后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场馆闲置、利用率低下、整体经营情况较差等问题,许多体育场馆主要从单一的体育赛事功能逐渐向多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发展,通过场馆空间的功能转换实现体育场馆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体育场馆一般以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专业培训、文娱演出等为主要功能,以商业配套、科普教育、办公服务等为次要功能,另还有应急避险、城市景观等附加功能。但由于部分场馆设计之初缺乏赛后利用的考虑,有些场馆实际上难以实现功能转换而造成大量空间浪费,图1为体育场馆功能关系现状构成。
图1 体育场馆功能关系现状构成
体育场馆一般分为主体空间、辅助空间和交通空间[1],其中主体空间和辅助空间在赛后的空间功能转换有较大区别。主体空间的功能转换主要聚焦于对比赛场地的多功能利用,在满足体育竞赛功能的基础上引入如文娱演出、专业培训、全民健身等其他功能。而辅助空间的功能转换则将发挥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一般引入健身培训等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业态提供良好的锻炼休闲场所,也可通过对改造引入配套商业激发场馆的商业活力或对外出租形成办公空间等。这些功能转换都需要在场馆建成前预留相应的空间以及在赛后利用时重新规划梳理来实现。
体育场馆赛后功能转换一般聚焦于主体空间和辅助空间。其中,主体空间包括比赛场地和观众看台。场馆的主体空间单一,但具有体量大、包容性强的特点,因而赛后可通过对主体空间的重新规划设计,使其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转换,从而实现场地多元复合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主体空间的利用率。另外,体育场馆的辅助空间则具有规模小、分散的特点,赛后可根据分布的位置对其进行重新梳理定位,在日后使用方面更具有灵活性。
体育场馆的看台面积占比较大,看台的数量规模是根据所举行的比赛级别和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而定的,但在非比赛期间,看台却是利用率最低的空间之一,且看台建成后改造的可能性较低,利用的方式也比较有限,因此在场馆建成前可优先考虑看台可变的设计策略。在场馆设计时建议充分考虑其非赛时的利用,确定固定看台的合理数量,把靠近比赛场地的部分看台换成活动看台,以便日后腾出更多的场地空间。根据场地的实际需求,以调整活动看台的布局,避免因看台空间的限制影响场地布置的灵活性。体育场馆可以通过调整活动看台来适应多项活动的场地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场馆调整活动看台以适应多项活动的场地需求
体育场馆的主体空间场地应首先满足比赛场地尺寸的基本要求,再考虑赛后多功能使用的适宜尺寸。而场地的规模尺寸则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决定了场馆内可进行的活动类型和数量。不同的活动对场地有不同的尺寸要求,同时对场地的形状、材质及构造也有相应的要求[2]。因此,在满足体育赛事的前提下,建议体育场馆参考多项体育运动的场地基本尺寸,适应赛后实现多功能转换,以实现场馆的可持续使用。赛后从场地的使用性质、群众基础、比赛规模等因素出发,可以通过空间上的功能转换,对场地再次进行合理的设计。图3为多项大众体育运动场地尺寸转换,在不浪费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预留适宜的规模合理规划场地尺寸以实现赛后的功能转换。
图3 场馆主体空间参考多项运动场地尺寸,以实现多功能转换
体育场馆在建设时为符合赛事要求,场地规模相对较大,这对于赛后的实际利用并不适宜。为解决这一情况,体育场馆可考虑把原来空间需求较大的比赛场地转换成空间需求更小的若干个训练场地,增加了空间利用率,让更多的专业队或群众实现在同一空间同时训练的可能。这种场地重组也是对主体空间功能转换的一种途径。在合理规划场地的前提下,可考虑把专业训练和群众健身进行错时错峰管理,例如工作日的白天可为职业队、俱乐部等专业人士提供训练场地,工作日的夜晚及周末可安排为一般群众提供全民健身的活动空间。一方面,体育场馆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和出色的训练标准,支持职业队、俱乐部的日常训练,可保障当地运动员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体育场馆服务于社区体育,依托职业队、俱乐部的影响力,吸引当地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提高了当地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图4为场馆主体空间根据比赛或训练的实际需求调整布局。
图4 场馆主体空间根据比赛或训练的实际需求调整布局
体育场馆除了用于体育赛事以外,娱乐演出或会议展览也是赛后使用的主要内容,娱乐演出甚至可能比体育赛事利用率更高。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体育场馆与演艺中心、会议中心、音乐厅、影剧院拥有许多的共性[3],但不同类型的活动有不同的场地及视线要求。因此,要求在场馆设计之初,适当考虑增加场馆向多元利用转换的可能性,为赛后的使用提供多种方向和思路,让原来功能单一的体育场馆转变成多功能的综合馆。
体育赛事与娱乐演出的观赏方式不尽相同。场馆的舞台位置关系到表演的观赏效果、固定看台的利用程度以及最大可容纳观众数量等问题[4]。把舞台设置在长边一侧,虽然损失了长边一侧的固定座位,但基本兼顾了其他看台座位的观赏效果,适合一般表演场地;把舞台设置在短边一侧,首层可设置更多的临时座位,适合会议中心、报告厅等场地;把舞台布置在场地中央,不但使得舞台的尺寸大小更灵活也可实现看台座位最大化,适合作为娱乐表演场地。总之,在体育比赛场地上的舞台设计要更多关注舞台位置与舞台大小的问题,规划好场地与舞台的关系,力求做到场地与舞台的设计更加经济紧凑、用途广泛、灵活多变。除此之外,规模较大的主体空间还能把场地分割为展览展会空间、把固定看台改造为与展会相关的广告宣传空间,建立一个供需交易、合作交流、品牌宣传的展览展销平台。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条文6.3规定[5],体育馆的辅助用房和设施应包括:观众用房、贵宾用房、运动员用房、竞赛组织工作用房、新闻工作用房等。其中,观众用房和贵宾用房一般包括休息厅、卫生间、小卖部等,赛后可考虑改造为一些项目的室内训练场地、商店、休闲餐饮;运动员用房一般包括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和检录处等,赛后一般保留原有更衣室卫生间,其余房间可按需改造为健身房、训练房或其他配套用房等;竞赛组织工作用房、新闻工作用房等其他技术用房赛时一般有相应的功能要求,非赛时这些空间也可改造为管理办公室,或文娱表演时的临时化妆间、道具室,或商业展览时的临时办公室、洽谈区、展品储藏区等。体育器材库赛后仍需保留,存放各种比赛或大型活动使用的临时座椅、木板垫层、毛毯、横幅、海报等用品。
场馆辅助空间可承担多种功能:靠近主体空间的部分一般作为赛事或大型活动的配套用房;位于场馆二层及以上的部分一般作为平日的管理用房、办公用房;位于沿街或直接对外连通的部分可以考虑单独出租,并引入小型商业,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商业配套空间。近年来,国家为推进全民健身科学研究、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对3至69周岁的中国公民的体质进行监测[6],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是承担相关研究任务的重要载体,也可考虑在体育场馆内设置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场馆的辅助空间通过重新规划布局与主体空间相结合,实现集合办公、商业、培训、展览、服务、餐饮、检测等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现阶段,大众对于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意识逐渐增强,提出赛后利用的改造方案也越来越多,但仍有部分场馆由于前期考虑不周,设计过分着眼于赛时,而导致场馆空间难以实现功能转换。因此,在体育场馆设计之初应强化赛后利用的意识,作出相应的策略,不能与后期运营脱节,预留空间为场馆未来发展提供可能性。
为了满足日趋灵活和复合化的使用需求,体育场馆设计需要合理的功能转换来实现空间动态利用。功能转换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①不同类型的体育场地之间的功能转换。②比赛场地与训练场地之间的功能转换。③体育场地与文娱活动之间的功能转换。④体育场地与应急避险、防疫防灾等其他场地之间的功能转换。其中,不同类型的体育场地和比赛与训练场地的功能转换,可以通过变换场地尺寸、改变场地材质的做法来实现;而体育与文娱活动的功能转换则可以通过搭建舞台、增加临时座位、利用场馆的灯光音响等设备、重新划分空间等方法实现;体育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功能转换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马上作出场地改造,例如提供群众避难场所和疏散转移、储存救灾物资、建设方舱提供医疗救助、建立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等。实现以上功能转换的前提是要求设计师应具有场馆规划的前瞻性以及场馆复合设计和多元利用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