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君,夏涛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地方农林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1]。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高度契合性,通过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为振兴乡村提供智力、科技、信息、平台等保障[2-3]。2018年新农科概念提出后,“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四个面向”新任务;“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新型人才培养、专业优化攻坚、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优质师资培育、协同育人强化、质量标准提升、开放合作深化“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启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新农科建设[4]。
地方农林高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的责任。面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地方农林高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新农科、担当新使命。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地方农林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专业与区域优势。首先涉农高校有涉农专业如农学、植保、园艺、林学、茶叶、动物科技等,即使是经管、商贸等文科专业也是与农科相容共生的;其次是地方高校主要是地方政府投入,主要为所在地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等重点任务,标志着地方农林教育将肩负新的使命[5]。《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6-7],这就要求地方农林高校立足地方省情、农情,扛起强农兴农责任。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在农业农村。作为地方农林高校,安徽农业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首先是政策支撑机遇。《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培育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8];《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6],这些政策对高校既是责任又是机遇。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与安徽农业强省、种业强省、生态强省,大力实施“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工程等都为安徽农林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次是现实需求机遇。乡村振兴需要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地方政府为乡村振兴需要与地方农林高校加强全面合作,如建综合试验站、特色试验站、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社区学院、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等等,还有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为发展需要寻求高校科技与人才支持。这些都为地方农林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
长期以来,农林高校在坚持服务“三农”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紧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人才链与产业链不协调,以及农技推广队伍紧缺、服务模式传统老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人才需要具备“三农”情怀,学农爱农,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对乡村振兴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学农不爱农不事农的现象。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安徽省农业从业人员1557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仅1.0%,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9]。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对乡村振兴相关的农业类人才培养不足,2021年,安徽省44所省属本科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开设5个以上普通农科专业,农学类本科专业布点44个、占比1.8%,农林牧渔大类高职专业点59个、占比仅1.8%;农学类专业在招生计划中,本科占比仅2%、高职占比1.1%(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1年)),农业农村基层适用型人才严重短缺。
一是专业建设滞后。专业特色不明显,大而全,在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及智慧农业等方面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没有能够紧跟农业发展需求,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产业结构需求[10]。2019年,教育部提出全面开展新农科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以安徽省为例,全省高校工学类专业发展势头强劲,毕业生人数、初次就业率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专业点数量逐年攀升,但农学类专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专业的分布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最新要求,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设置必须与本校普通专业保持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叠加效应,进一步影响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适需性、精准性。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上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实践教学中课时不足、基地不稳现象突出。在人才培养后续跟踪保障与作用发挥、全面发展等方面,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协同不够、对接不足。对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研究不够、认识不全,本土人才培养内生动力不足[11]。
一是缺乏激励机制。大部分地方农林高校并未形成充分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一定程度存在重教学科研、轻推广服务的现象,导致农业推广服务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全面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需求。二是推广服务模式单一。传统的地方农林高校农业推广服务,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内容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服务层面,全产业链服务不够。三是理论研究脱落实际。“职称科研”“考核科研”等倾向较严重,科技资源供给总量、解决生产问题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科教人员的科研脱离农业一线实际问题,多数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四是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高校为例,大部分高校没有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和项目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地方政府重视与支持。
鉴于以上情况,安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审时度势,抢抓乡村振兴、“双一流”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
现代科学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引擎”,地方农林高校必须以科技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地方农林高校对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作用[12]。2012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与地方政府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则,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一站”就是综合试验站,“一盟”就是产学研战略联盟,“一中心”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3]。在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建设了大别山、皖中、皖东、皖西南、皖西北、皖南、皖北、江淮分水岭八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站有8000平方米左右的教学、科研、办公、食宿用房,500亩左右试验示范基地,3个标准化实验室)。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特色产业,学校在全省还建设了农区草牧业、富硒农业、酥瓜、蔬菜、甘薯、水产等13个特色产业试验站。这些站点根扎在农业生产一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搭建了“桥头堡”,实现了学校最新科技成果与乡村振兴需求的无缝对接。安徽农业大学连续3年获得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以及新华网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报道了试验站工作60余篇次[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围绕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按“1+5+N”模式组建专家团队,“1”代表全产业链服务,“5”代表5个方面的技术力量,分别是校内专家、校外专家、地方推广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农民技术员,“N”代表N个新型经营主体。安徽农业大学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在全省范围内优化组建73个县域农业产业联盟,每个产业联盟由学校派1名专家出任首席专家,配备8~10人的专家,建成了一支稳定、活跃的产业扶贫服务队伍,常年有350多位专家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助力地方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成功申报了农业农村部“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库”等项目200余项,先后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推广示范了近千项新技术,带动1万多贫困户脱贫;举办“消费扶贫暨县域产业联盟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专家、教授“带货”,有力促进了消费帮扶。农业产业联盟专家群体荣获2018年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
按照“安吉共识”,在建设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中发展新农科。自2012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依托综合试验站,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复合联盟团队、新型经营主体 “三元赋能”和专业、产业、创业、就业“四业融通”为特色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与延伸了新时代“大别山道路”,培养了一大批“一懂两爱”人才。开展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改革模块化教学方式,着力解决学科专业与产业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服务一二三产业本领的有效提升。聚焦产业与创业,打破学科界限,跨专业组建理科、工科、农科、文科等学校与地方农技专家协同创新创业指导团队。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选派不同的指导教师,组建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团队。拓展“试验站+科技小院”“试验站+产业研究院”“试验站+特派员工作站”等多种创新创业路径。
开展“四业融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围绕专业与就业,安徽农业大学新增获批智慧农业、动物医学、经济林、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5个教育部新农科专业。安徽农业大学26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茶学专业为例”“校地协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获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首批认定。形成 “现代青年农场主班”“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其中“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学生在国家级一类学科竞赛中获奖60多项,生命科学学院吴菲等同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最佳创新奖,理学院徐方达等同学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涌现了以赵九梅、刘广朝和梅春元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
安徽农业大学出台《安徽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安徽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方针与总要求,通过实施乡村产业支撑计划、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服务宜居乡村建设计划、乡村振兴平台建设计划、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等“五大计划”,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以乡村产业转型与升级为主攻方向,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转化应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乡村振兴合作县市区的粮油产业、果蔬产业、林茶产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物质装备与信息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注入新动力。二是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了一批乡村实用人才、打造了一支优秀乡村新型师资队伍。三是根据服务宜居乡村建设计划,开展了金寨县环境生态治理、庐江县美丽乡村规划、黄山区乡村文化服务等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乡村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四是围绕安徽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任务,相继成立了安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安徽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农业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院、食品加工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发挥“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五是建设了大别山地区、环巢湖地区、江淮分水岭地区、皖北平原、皖西北平原、皖东丘陵地区、皖南山区、皖西南丘陵地区、皖江平原、皖东南丘陵地区等8个创新示范基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要兴盛,人才是根本。地方农林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一要进一步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国家粮食安全摆在了突出位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既要繁荣城市,又要繁荣乡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二是要组织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与职场锻炼。增强学生学农、懂农、爱农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感性认识与行动自觉。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第三方评估、科技服务咨询活动、乡村社会治理服务与“美丽乡村”建设等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等[15]。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行农为己任。一是坚持以农立校,大力培养新农科人才。围绕地方农林高校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改革创新,通过试点招收“实验班、订单班、定向班”以及启动农科专业公费定向生培养等政策,完善专业设置,修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一批“一懂两爱”农业农村人才,引导他们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一显身手、大展宏图。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主动对接省直及地方有关部门,以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农企经营者、返乡创业青年和退伍复转军人等为主体,大力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一村一名大学生、基层农技人员和乡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教育,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横向贯通以及专科、本科、研究生纵向衔接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立交桥,努力培养一批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一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地方高校围绕农业强省、种业强省、生态强省,大力实施 “两强一增”工程,突出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二要突出数字科技。坚持数字化引领,把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加快建设农业互联网,用数字技术重构农业产业要素。要把数字化与机械化有机嫁接,打造智慧农机、智慧植保、智慧园艺、智慧养殖,走好“实体创新、数字倍增”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资源、最大优势。作为农林高校,要聚焦生态强农,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农业作为碳源碳汇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建设美丽安徽、美丽中国。二要加强绿色发展技术研发。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农村绿色发展、农民绿色生活,为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低碳减排、固碳于地”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要完善机构设置。发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成立服务乡村振兴专门机构(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由校党政一把手担任院长,全面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与协调。二是要创新人才聚集机制。通过政策上鼓励、物质上奖励、职称上激励,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农业主战场流动。探索建立对口联系服务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三是要完善校地保障机制。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战略,地方农林高校作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的主要要依靠力量,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将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运行的财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乡村振兴足够的支持,保障建设运行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同时,要积极整合项目经费,引导金融机构、风投资金等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本投入地方农林高校建设, 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
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地方农林高校的社会责任又是发展机遇。要总结有关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同时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与目标导向,确保服务到基层,服务出成效。地方农林高校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地方农林高校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研究“卡脖子”技术,推广转化农业“四新”科技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乡村振兴既需要更多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产业研究院与试验站等这样的服务平台,也需要能服务全产业链的复合技术团队,更需要创新激励的服务机制。地方农林高校只有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才能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