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杰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集小麦收割机、脱粒机和行走装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近年来,小麦联合收割机已成为小麦收获的重要机械,机手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作业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机收获小麦时,为便于联合收割机进场操作,一般要求小麦播种面积比较大,麦田地势比较平坦,小麦成熟期基本保持一致,时间选在蜡熟末期比较适宜。
一是要实地查看麦田基本情况,掌握待作业的地块大小、形状和小麦生长高度、种植密度、成熟度、倒伏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麦田基本情况确定联合收割机如何进场操作,可以有效发挥机械效能,进一步提高机械作业质量,从而减少小麦损失。
二是对于地势不太平坦的地块,需要提前填平沟埂,宽度不要超过10cm,同时清除田间障碍物,实在无法清除的,要做好明显标记,防止收获的时候碰坏割刀,若地块中有大坑或水井等无法进行机械操作的障碍,要事先用人工割净其周边小麦,然后再用机械收获。要确保麦田通道通畅,方便联合收割机进场。
三是做好联合收割机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机手要熟知联合收割机的各组装置,检查各部件有无松动和损坏,润滑油是否加足。做好开工前的试运转,调试好机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式收割前,先试割,确保机械运转正常,同时要备好常用零配件和易损零配件,当收割过程中出现损害时能够及时更换。
一是联合收割机开始收割前,要再次检查一遍,以确保发动机达到正常作业转速,脱粒机全速运转。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要选好作业挡位,使无级变速降到最低转速,增加前进速度时,要通过无级变速实现加速,避免更换挡位。收割到地头时要缓慢升起割台,同时降低前进速度再拐弯,需要注意不要减小油门,避免造成脱粒滚筒堵塞。
二是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要根据小麦产量、成熟度、自然高度及倒伏情况来调整脱粒间隙、拨禾轮前后位置和高度等部位,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不同于自走式,要在进入麦地前进行调整。大油门作业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时需要始终保持大油门作业状态,若采取小油门降低前进速度,则会降低滚筒转速,影响作业质量,甚至会堵塞滚筒。具备作业挡位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要根据小麦产量、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因素选择合理挡位。一般情况下,成熟好的小麦亩产量低于300kg时,地面平坦,机手可选择三档作业,亩产量在300~400kg时可选择二档,亩产量在500kg左右时选择一档。若小麦产量过高或湿度过大时,用最低档作业仍超载时,需要减小割幅以降低收割机的负载。
三是对于已经过了成熟期的小麦,为避免收获时掉粒损失,机手应适当调低拨禾轮转速,降低作业速度,防止拨禾轮板击打麦穗,早晨或傍晚收割为宜。收割时,若小麦自然高度不高,可合理确定割茬高度,调整好拨禾轮高度再收割。如果小麦自然高度、产量比较高且潮湿就会造成小麦联合收割机负荷过大,除采取不满幅作业外,还可提高割茬高度减少机械喂入量,降低负荷。
四是对于倒伏小麦,要区分横向和纵向倒伏状态。横向的倒伏小麦收获时要适当降低收割机拨禾轮,在倒伏方向的另一侧进行收割,保证小麦分离彻底和喂入顺利,从而减少麦粒损失;纵向倒伏的小麦,收获时要逆倒伏方向作业,逆向收获的弊端就是作业过程中会多次空车返回,降低作业效率。如果倒伏不很严重,可以采取双向来回收获的方式,逆向收获时将拨禾轮降低且向后,板齿调整到向前倾斜15~30度的位置;顺向收获时应将拨禾轮升高且向前,板齿调整到向后倾斜15~30度的位置。
五是异常情况处理。机手在收获小麦作业时,要随时注意观察仪表、各工作部件运转及收割台作物流动情况,同时,要关注发动机脱粒滚筒及其他工作部件的声音。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排除,如果发动机和脱粒滚筒声音异常,且有黑烟冒出,说明滚筒内脱粒阻力过大,需要调大脱粒滚筒间隙并降低前进速度,或者立即停车切断联合收割机前进动力,加大油门进行脱粒,待恢复正常后,可降低作业挡位或减少割幅再正常作业。
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时必须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为排除引火隐患,发动机的排气管要安装火星收集器,并及时清理积炭。传动和危险部位也要做好安全防护装置,显要位置要标注安全警告标志。作业区严禁烟火,夜间进行作业时不能用明火照明。作业区不能有闲杂人员,驾驶室不能超员,防止外人干扰。
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保养、清理和排除故障时,必须确保收割机处于停机或断开运行状态。开机状态下,严禁排除故障,禁止将手伸入出粮口或排草口清除堵塞。联合收割机行驶在道路或转移时,需要锁住左、右制动板,将收割机提升到最高位置锁定,通过桥梁或繁华地段要有人护行,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机手需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严禁无证人员驾驶联合收割机,且驾驶证要与准驾机型相符。驾驶人员不得酒后驾驶联合收割机,更不能转借机械或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机件失灵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时,驾驶人员不得穿拖鞋、吸烟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联合收割机处于运转状态时,要清理作业区,闲杂人员不得入场,驾驶人员也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得疲劳驾驶,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况,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