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涛 邵文莉 赵月彬 王浩 赵崇强 马海艳
适期高质量播种是丰收的基础,提前备好良种、肥料,培训好农机手,调试好播种机械,力争小麦收获后立即贴茬直播夏玉米,实现一播全苗,打好丰收基础。
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选用表现优良、产量高、甜糯性好、质地柔嫩、果穗均匀、出籽粒高、抗病性强的优良甜糯鲜食玉米品种,最好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延长市场供给时间,充分满足市场需求,鲜食玉米可选择青农206、西星五彩鲜糯、济糯33、京科糯2000等口感、色彩、卖相好的品种。
要选种精选后包衣的种子。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采取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害,可用70%的噻虫嗪(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按种子量的0.3%或60%高巧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4%+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6%进行拌种。
适宜的机械是确保播种质量的关键,小麦玉米连作的地块要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小麦收获同时切碎秸秆还田,要求小麦留茬≤20cm,秸秆切碎长度≤10cm,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玉米播种应选择多功能、高精度、种肥同播的单粒精播机械;小麦秸秆粉碎质量差的地区,可选择清茬(或灭茬)玉米精量播种机;土层板结或带肥量大的地区,可选择深松多层施肥玉米精量播种机;选择具备仿形功能的播种机械,保证播深一致,出苗整齐。
鲜食玉米植株的整齐度影响着其产量和质量,植株整齐度高的,籽粒成熟度和含水率变化较小,产量高、质量好。“玉米—马铃薯”轮作地块,在春马铃薯收获后,5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鲜食玉米生育期短,5月上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夏玉米在小麦机收后立即机械单粒精播,实现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玉米机械精播、化肥深施“一条龙”作业,有条件的可采用破茬深松免耕播种机。等行距播种时行距60cm,播深5cm,墒情好,预计播种后能出苗。若墒情差,播后需浇蒙头水,播深适当浅些,播深3cm,做到播深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
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以防外来花粉串粉后影响品质或口感。一是空间隔离,即与其他花期相近的玉米间隔距离不小于200m。二是时间隔离,即与其他类型玉米的花期间隔应在25天以上。三是自然屏障隔离,即利用房屋、林带等自然障碍物进行隔离。
科学的水肥运筹不仅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还是形成合理群体、发挥品种高产潜力、提高成穗率的保障。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力争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穗期主要是长叶、拔节和雌雄穗分化,力争穗足穗大、个体健康抗逆;粒期主要是开花受精,籽粒形成并灌浆,力争粒足粒大、不早衰、千粒重高。
底肥或种肥随播种带施用,优先选用深松多层施肥和定位施肥玉米精播机械。肥料推荐使用缓控释肥。带施底肥要8~10cm侧深施,防止烧种和烧苗。若墒情差,播后立即浇“蒙头水”,有利于早出苗、出全苗、成苗壮,“蒙头水”最好使用喷灌设备,喷灌更有利于玉米出苗,可保证出苗率在90%以上。规模种植的玉米田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
苗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效果,但如果长期干旱则应及时浇水,若中午叶片卷曲,早晚舒展开可以暂时不用浇水;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苗期如遇强风倒伏,一般不用扶正,幼苗可自行矫正。植株如有分蘖,无须拔除。苗期一般不需施肥。
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是夏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尤其敏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穗期就是鲜食玉米的抽雄期到适收期阶段。穗期主要做好鲜食玉米的投粉工作,注意防止串粉。如遇阴天或连续降雨,为提高投粉质量,保证产量,应提早收集一部分花粉冷藏,天气转晴后辅助人工投粉。穗期阶段的鲜食玉米对肥力需求较大,因此要分批、分量进行施肥,在抽穗期前半月左右需要重新补充复合肥和钾肥,且灌“跑马水”来保持土壤水分含量。鲜食玉米吐丝时,为了保证主穗的营养供给充分,需要把多余的小穗摘除,然后重新施肥以保证氮和钾的供给。
玉米生产期间要防除的病虫草害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等。要按时对鲜食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若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甜糯玉米是鲜食食品,所以禁止在食用前20天施用农药。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治理方法,其中农业防治主要是科学种植、合理密植,去雄量约占到穗总量的32%,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放置诱虫灯等物理器械抗击蛾、玉米螟等昆虫危害。提倡生物防治穗期害虫,利用生物天敌对昆虫的致命性,而达到抑制昆虫侵害玉米的目的。在7~8月中旬,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盛发期,玉米螟百株落卵量达1.0~1.5块时,释放赤眼蜂,分两次释放,每次0.7万头/亩,间隔5天释放第2次。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农药杀死致病菌和昆虫,保证做到无剧毒、无残留。
近年干旱、高温、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造成了播种困难、授粉不良和倒伏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早进行防范,采取辅助措施预防减轻损失。
高产田出现小、弱、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减少养分消耗或防止病害传播,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为正常植株创造好的光合环境。普通地块除出现有传染可能的病株要拔除外,其他小、弱株,可不专门拔除,以减少人工投入。
高肥水、密度较大、生长过旺、降水较多、倒伏风险较大的地块,尤其是高产攻关地块在玉米7~11片叶片展开期喷施化控剂预防倒伏,可以适度控制株高,促进茎秆粗壮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抗逆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群体结构。使用化控剂要注意合理浓度配比,防止因用量过大造成植株过矮,无法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影响产量。
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遇到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产攻关田和示范田可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续阴雨或极端高温,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切实提高结实率,防止花粒,增加穗粒数。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早做好防范,开花授粉期间遭遇高温的,可进行灌水或喷灌,增加土壤湿度,改善小气候,减轻高温可能对开花授粉造成的热害。中后期遭遇强降雨或台风天气时,要提早准备机械,疏通沟渠,提高短时强降雨或极端天气持续降雨情况下的排涝能力。玉米生育前期怕涝,高产夏玉米应及时排涝,淹水时间不应超过0.5天,尤其谨防苗期芽涝。生长后期对涝渍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时间也不应超过1天。
鲜食玉米的采收是保证鲜食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采收过早,含糖量低籽粒小影响口感;采收过晚,籽粒水分流失口感不鲜。一般为授粉后的25天左右采收,此时含水率在62%左右,风味、食味最佳。鲜果穗带苞叶采收,低温存放并及时销售或加工以确保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