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社会岗位工作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而为了迎合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高校也都开展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计算机已经普及,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但多数学生只掌握了计算机的娱乐功能,对于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的维护等基础知识并不熟悉,以至于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地借助计算机开展岗位工作。究其原因,这与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高校计算机课程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重任。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及计算机人才的输出质量。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高校计算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还比较传统,导致高校计算机教学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较快的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比较滞后,计算机课程所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多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计算机技术甚至是已经淘汰掉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不强,学生无法接触和学习较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比较低[1]。一些高校虽然对教材进行过更新,但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归根结底,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较为滞后,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不少高校管理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只要配备基础的计算机设备就足够了,而对于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培养完全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在信息化建设滞后、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必须要保障有充足课时的实践操作,即便教师能够将所有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计算机课堂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少,教师往往只能根据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无法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计算机课堂中,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极大地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2]。
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在讲台上按照教材和备课内容,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听得一头雾水。而在上机操作课上,教师根据落后的教材教授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往往是教师讲一步,学生操作一步,对于一些软件运行的原理、操作步骤的作用和目的等,教师并未进行过多的解释,致使学生只知道每一个操作步骤,却不知道每一步操作的作用是什么,而且繁复大量的操作练习也会消耗学生的耐心。这些都表明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擅于挖掘课程趣味性,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来讲,大部分学生都青睐于科技产品,他们对计算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该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这一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唯有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质量。
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懂得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大学生,这样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在走进社会后能够更加顺利地胜任岗位工作。尤其是那些对计算机依赖程度较高的岗位工作,如财务会计、装修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其在校期间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直接决定着其岗位工作能力。因此,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高校的计算机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在选用教材时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3]。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删繁从简,注重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能一味地追求面面俱到。对于一些高校计算机实践课程偏少的情况,应该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使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切实得到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的教学资源通常只有教材,教学资源非常有限。通过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设施“武装”到计算机课堂,就能将网络上的资源融入计算机教学中。通过互联网收集教学信息,借助多媒体、音视频等,将知识信息进行多方位呈现,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4]。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计算机专业学习共享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将不同章节的学习重点、授课视频等上传到平台供学生学习,也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对各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利用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与巩固。同时,师生之间也能就课程学习中的疑难点、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计算机岗位需求变化等话题进行互动讨论。
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主动去接触和学习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只有自己的教学观念得到改变,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对其将来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5]。而对于高校计算机实操课,教师应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计算机操作流程的时候,应该摒弃过去宣讲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将完整的操作流程展现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也可以对课堂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学生分别进行操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操作技能,然后再进行不同小组之间的操作竞赛,评选出操作速度最快、准确度最高的小组及个人。这样就能很好地带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计算机是与信息化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该看到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变化,及时对教材内容及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强化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而高校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入手,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