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215100)
从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但是学生的学习如果事事都从间接经验开始,那么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很多困惑,无法感同身受.例如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这类问题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以往教师在教授时都会用画行程图的方式,但是往往学生仍旧无从下手.为了让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再上升到数学知识.例如要解决上述追及问题,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操场实地跑一跑,让他们感受全过程.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路程、相向而行或是背向而行等方式来进一步感受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画的行程图,进而来解决实际问题.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去捕捉数学知识[1].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是必然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生活化”和“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方式与目的的和谐和统一,以践行新课标理念,笔者将以下浅见与广大同行分享.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2]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并善于结合学生生活的现实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并使用于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素材的选取可以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事物,也可以是有趣的故事,还可以是与学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课例1生活引入——“垂直”的概念
苏科版教材七上第167页中,问“上面图片中哪些线互相垂直?教室里有哪些线互相垂直?”问题中出现了“垂直”,那么到底什么是“垂直”,教材对此并未说明.对于这一个概念的讲解,教师可以用生活中更加生动的例子来引入.比如用跳水比赛的视频和示意图(图1,图2)问学生:“入水时让身体与水面有怎样的关系才可以让水花较小?”学生就会对“垂直”有很直观的感受和认识.他们不但能理解垂直的含义,同时还能了解垂直在生活中的某些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图1 图2
课例2理解认知——“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给学生讲“用字母表示数”时,首先要讲清楚为什么要用字母来代替,有哪些好处.如果单纯地用理论来解释的话,学生并不容易接受.教师可以用古代一位学生学写“万”的故事来讲解,用这个故事来揭示用一个符号“万”来简化写一万个“一”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以符号代表数字的过程,从而揭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的形成过程.
用这类生活中的实例和故事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加强数学感知,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使课堂的重点与难点得以突破.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感受生活中的“数 学味”.
正如第一部分表1简略归纳的一样,这部分有对典故的直接引用,也有对旧词的新用。作用也无非是被当作文献史料的记载而作证据性的引用(化用)。值得一说的是刘勰的“另赋新意”,这类情况是刘勰在领会了典故、语句中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进行阐释和表达。举《诸子》篇中“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的例子说明一下:
当教师收集了大量的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后,如何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并在课堂上以何种形式呈现出来呢?这是很有讲究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还是要依据不同的课堂内容.
课例3概念形成——“中心对称”问题
在讲解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先不用教材中出现的操作,而是先向学生抛出一个游戏.规则如下:两人轮流在一个圆桌上放同样大小的围棋子,每人每次只能放一枚,任何两枚围棋子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谁放完最后一枚,使得对方再也找不到空地可以放下一枚围棋子的时候,谁就赢了.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生参与活动后由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结论,从而揭示“中心对称”概念.除了游戏,我们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或巩固.
课例4实验探究——“做菱形”问题
苏科版八下《数学实验手册》中有“做菱形”这一节.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一章里出现的各种中心对称图形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做菱形”就需要学生很好地应用已学知识.本节内容重点在“做”.如何做?为何这么做?有多少种方式?都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上这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充分利用“折纸”这个方式,折出了很多不同的菱形,并让学生说出了原理.(以下展示其中的两种折法,图3,图4)
图3 折法1
图4 折法2
总之,在课堂中教师应当善于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的乐趣与自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不能让“生活化”形似而神离,要用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故事情境、典型游戏、操作实验等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它们和谐地在一起呈现,从而达成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需要通过“生活化”素材和方式的选择和切入,更需要能够有效地揭示数学研究过程,反映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等数学科学特点,最终以“数学化”的目标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H.弗赖登塔尔(H.Fredenthal)对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有着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数学化”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样,他认为的“数学化”也要在“生活化”的客观世界中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研究和整理.因此,学生在经历“生活化”学习之后,要再用具体的数学模型去代表特定的数学对象,完成一般化和深化.弗赖登塔尔将“数学化”分为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两个层次.
水平数学化就是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简言之,就是把生活情境以数学问题呈现出来.垂直数学化相对来说就显得更“纯数学”一些,它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或用符号演绎推理来解决数学问题.平时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在导入、例题讲解、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不同环节里,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数学化均可体现.例如笔者在讲解苏科版七上“有理数的乘法”中就曾用水平和垂直两种不同层次的数学化方式来引入.
课例5水平数学化的引入
图5
.
①若蚂蚁匀速向右爬行,4秒钟后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②若蚂蚁匀速向左爬行,4秒钟后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③若蚂蚁匀速向右爬行,4秒钟前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④若蚂蚁匀速向左爬行,4秒钟前它在什么位置?答案:(-2)×(-4)=8.
课例6垂直数学化的引入
下列式子用乘法可以怎么表示?你发现了什么运算法则吗?
① 2+2+2+2=8.答案:2×4=8.
②(-2)+(-2)+(-2)+(-2)=-8.答案:(-2)×4=8.
③(-4)+(-4)=-8.答案:(-4)× 2=-8.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针对学情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例如从以上两种不同的引入可以看出,水平化引入更贴近生活,能更好地引起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垂直化引入比较“简洁”却能较为直接地反映出运算法则.教师对两种数学化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不同乐趣,找出问题中的共性与规律,形成数学的抽象与概括,建立数学模型.一句话,就是最终使学生学会“数学化”方法,建立“数学化”思维模式,形成“数学化”能力体系——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所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和核心路线.这样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上课的方式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统一起来.
“数学化”的教学过程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四种手段的运用:第一,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学习和思考的路径;第二,为了挖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小心验证;第三,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第四,要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化”应包含“生活化”.只有将“生活化”和“数学化”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数学的背景和应用,又重视数学的抽象和证明;既强调现实基础,又重视逻辑思维;既密切注意数学的外部关系,也充分体现数学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方式与目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