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君 程先能 商禧程 闫 伟
(1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2 淄博市第一医院,淄博,255200)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近代麻醉学、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治疗手段愈来愈多样化,如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手术治疗的地位仍旧无可替代,在医治或诊断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排气是术后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因为手术的患者经过麻醉后,肠道蠕动会变得缓慢或者是暂时停止,肠胃功能下降,尤其是腹部的手术对胃肠功能干扰更大,且腹部手术在所有手术中占很大比例[3],所以术后3~4 d肠功能是否能慢慢恢复、开始排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术后排气说明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可以开始进食。通过饮食补充手术患者所需营养物质,腹部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益于患者及时恢复正常饮食,从而促进早日康复。前期研究表明首荟通便胶囊可通过扩张小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增加微血管血流速度和毛细血管开放数,改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推测首荟通便胶囊可能会通过调节患者肠系血管微循环促进术后排气[4]。本研究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07例,针对首荟通便胶囊在腹部手术术后排气的促进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首次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首荟通便胶囊治疗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3)。观察组中男20例,女33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57.6±17.91)岁,病程6~27 d,平均病程(11.64±4.95)d。对照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6.17±12.09)岁,病程5~30 d,平均病程(11.41±6.03)d。收集全部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其他临床资料),对照组仅进行自主运动或辅助运动排气;观察组在进行运动排气的基础上服用首荟通便胶囊。2组例数、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腹胀、腹痛、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等症状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常用标准对腹胀程度进行评分,共分为0~3分(0分:无腹胀;1分:轻度腹胀,无腹部阳性体征,腹胀程度可忍受;2分:中度腹胀,腹部稍微隆起,腹围可见增大,有显著不适感;3分:重度腹胀,腹部显著隆起,且伴有呼吸困难,腹胀难以忍受)。
1.3 纳入标准 1)行腹部手术者,符合上述术后腹胀的临床诊断标;2)患者出现明显腹胀、腹痛,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3)年龄18~85岁之间;4)患者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且手术过程顺利;5)未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6)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均无过敏反应;7)患者知晓本研究用药方案,依从性良好。
1.4 排除标准 1)并发其他部位良恶性肿瘤者,并发其他胃肠道动力、内分泌、代谢疾病者,并发肾、肝、心等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病变者,并发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病变者;2)患有全身严重性疾病或严重传染病者;3)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有精神病史者,依从性差;4)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具有过敏史者;5)接受可能对本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者;6)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治疗方案中途改变,不配合治疗或不坚持用药使2组数据存在差异者,未遵医嘱进行治疗者,试验中服用了可能影响试验药物疗效判定的药物;2)机体耐受性差,疗程中出现严重过敏或并发其他疾病者等;3)患者急性发作或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本研究纳入患者均完成复查随访,无脱落病例。
1.6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接受病灶部位开发手术,并进行正常术后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辅助运动排气,禁止吸烟喝酒;观察组患者接受首荟通便胶囊(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50041)治疗,2粒/次,3次/d。
1.7 观察指标
1.7.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经观察,腹部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因此于术后7 d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腹胀、腹痛、肠道功能障碍改善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腹胀、腹痛、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是否缓解,记录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便时长。
1.7.2 肠道功能指标 术前及术后7 d时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胃动素(Motilin)、促胃液素(Gastrin)、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
1.8 疗效判定标准 对2组患者进行7 d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首次排气即为显效,通过比较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
研究对象腹部手术后出现排气、排便,腹胀消失,即为有效。对纳入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出现异常的不良症状进行记录,例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水肿等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期间不良作用,并对恢复情况进行记录。
2.1 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短,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便时长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水平相当;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甚或有所上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比较
2.3 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监测 根据1.8项下疗效判定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7 d随访时,统计得出2组研究对象均在7 d内成功排气、排便,2组总有效率为100%;由表2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说明首荟通便胶囊术后促排气功能疗效显著。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表2 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手术后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排气,排气是医师判断患者有没有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决定患者能否进食的关键[5]。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极大地减轻了手术中患者的痛苦,对于要做腹部手术的人来说,麻醉不仅是阻隔了痛觉神经的传导,肠胃也会被麻痹,所以经过麻醉后,患者的肠道蠕动就会变得缓慢或者是暂时地停止,肠胃功能下降和停止;手术完成后,肠胃的麻痹感并不会立马消失,肠胃功能也不会马上恢复,若是这个时候进食,肠胃无法消化和蠕动,对肠道的负担就会过重,增加肠胃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引发并发症,比如出现肠梗阻等情况;如果患者能够正常排气,就说明肠胃蠕动功能恢复,患者才可以少量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然后随着康复的进度调整饮食[6];如果患者术后一直不排气,很有可能是某些并发症引起的,可能为发生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特征主要为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常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7]。严重的胃肠动力改变能够使肠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且导致内毒素和细菌移位,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排气排便时间延后、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影响术后的整体康复,有时甚至会造成电解质紊乱、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使患者预后受到严重影响[8]。目前,西医对于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尚无明确的疗效。
从现代中医学的角度讲,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学“肠痹”“肠结”等范畴,病机多为虚证,或者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手术对机体是种创伤应激,极易耗气伤血,因此兼有脏腑功能失调;现有的研究表明术后早期中医治疗应以理气通腑为先,旨在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术后中期,脏腑虚损,气虚血瘀,当以扶正为主,手术后期,脾胃功能逐渐恢复,当扶正攻邪兼顾,以巩固疗效,以扶正补虚或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9]。有气血亏虚存在,但非一味补益之事,腑气不通,胃气未复,补之无用,为虚不受补[10];首荟通便胶囊通过塞因塞用治法,润肠通便、泻浊排毒、补血润燥、补气健脾,本方尤其对毒邪内蕴、阴液亏虚所致的便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治疗作用[11]。现阶段,已存在采用中医药方法对腹部手术后排气及肠道功能恢复的研究,如厚朴排气合剂、理气通腑颗粒等,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肠功能,并能减轻炎症反应,理气通腑颗粒对于结直肠癌术后证素为大肠、气滞的患者,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而首荟通便胶囊以塞因塞用治法,达通气通便之效。首荟通便胶囊处方组成包括何首乌、芦荟、决明子、枸杞子、阿胶、人参、白术、枳实八味,中医辨证便秘属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者[12-14]。方中何首乌、芦荟,润肠通便排毒;决明子、枸杞子、阿胶,调肝理脾、补血滋阴以奏逆水行舟之效;人参、白术益气养阴;枳实通便导滞,共奏益气养阴、泄浊通便之功[15];《药要分剂》提到:近世以芦荟为更衣药,盖以其清燥涤热之功也。因此,首荟通便胶囊可养阴益气,泄浊通便,可循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便秘。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首荟通便胶囊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未服用者,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便时长均少于对照组,首荟通便胶囊有助于腹部手术术后排气、排便,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快速康复,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但具体起效机制仍须研究证实;由于研究对象数量的限制性,本研究成果仍须进一步证实,可通过多中心试验对首荟通便胶囊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排气、排便疗效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探讨促进肠道微循环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