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华中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以下简称“东桥小学”)以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为办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以美立人。“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往往通过具体的行为外显。所谓审美的人生态度,就是以审美的亲和态度去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东桥小学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的实践,是持之以恒的,且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对学校“尚美立人”校训的继承和发展。“尚美”不是目的,“立人”才是根本。蔡元培曾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有了这样的人格,人才“立”得住,“立”得久。这里的“立人”,指向人的“生存美学”,将人作为“审美的存在”。这里的“人”,不是指概念化的“人”,而是指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从“尚美立人”高度发展而来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关注个体美学、自我美学,所“立”的是群体中的每一个人。
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以学校美育为出发点。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事。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认为:“美育有大小之分,只限于艺术学科,那是‘小美育’;从以美育人高度认识,则是‘大美育’。”[1]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就是“大美育”,应该成为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东桥小学将这个任务确定为培养学生善待自然、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需要基于学校美育进行顶层设计,并在整体推进中体现“四性”。一是全员性。学校美育的对象是所有学生,是培养所有学生的审美的人生态度;美育工作者是所有教职员工,而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教师。二是全科性。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学校美育的任务,我们开展的“课程美育”的实践探索,涵盖所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三是全程性。学校美育贯穿各个学段,体现在各科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四是全面性。在实践中,五育要协同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美育在“五育融合”中的基础桥梁作用和协调作用,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将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其他四育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同发展。
“生命意志论”的代表性人物叔本华和尼采认为,审美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生存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学校美育必须将审美素养的提升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学校美育不能窄化为艺术技能训练,更不能以艺术考级的等级来评价学生,一定要坚持“素养为本”导向。审美教育,育的不是“技”,而是“人”,是生动活泼的发展中的人。
家庭、学校、社区在培养学生审美的人生态度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美育要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不只生活在学校里,还生活在家庭与社区中。家庭与社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说学校实施的是目的性更强的“有意教育”的话,那么,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则更具原生态,更具“无意”性。从这个角度说,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形成合力,引导家长弘扬家庭美德,营造书香家庭;要有意识地联系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上共建美好育人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家长及社区居民中“好人”“能人”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资源。东桥小学主动作为,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委员会,使学校成为社区育人的主阵地,也使社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
美育要去功利化,美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是师生美学散步的地方。散步,用的是空闲时间。散步者,身心处于自由状态。美学大师宗白华崇尚“散步美学”,如果我们的美育“匆匆然”,就实在对不住“美学”二字。在快节奏的时代里,美育工作者恰恰需要给学生留下“散步”的时间,让他们去欣赏大自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与世界对话,与自己对话。美育工作者,需要学会让自己也让学生适度“留白”,随着美学去散步,这是美育工作者应有的美学境界。具有美感的校园环境可以让教育有温度,有情感,有生命,有意味。校园环境包括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儿童驻足流连”,是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美学追求;学校的精神环境,往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渐渐成为学校的管理文化。物态与精神相结合的校园环境熏陶出东桥学生儒雅、阳光、沉稳、坚毅的美好气质。
一是自然之美。这里的“自然”有两层意思。其一,“大自然”。校园里,花草树木丰富多样,高低错落,疏密相宜,四季都有绿色,四季都有花开。在校园中央,一棵三百多年的老银杏树,成为学校独特的风景,校歌《银杏树下飘书香》的旋律常常飘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其二,“自然而然”。校园建筑的布局推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人身处其中感觉不到突兀与逼仄,感觉到的是舒心与和顺。
二是景观之美。校园里除了假山、水池之外,还有一些文学微景观。比如,在草坪里布置了《小王子》中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故事情景。读过《小王子》的学生,常会自然而然地回味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没有读过的学生,就会去翻阅这本书。这样的文学微景观散布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使校园弥漫着迷人的文学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三是廊道之美。廊道里布置的图片,是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精彩瞬间,灿烂的笑脸、自信的眼神、飞舞的身姿……流露着生命的朝气与灵动;廊道里也少不了学生的作品,剪纸、绘画、书法、线绳小浮雕……展示着学生的艺术才能与素养。廊道里还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了美德少年、阅读小明星、体育健将等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
四是场馆之美。场馆折射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品位。场馆不应只是摆放东西的地方,更应成为吸引师生去观赏、去学习、去实践的地方。场馆应是充满磁性的活力空间,学校的校史馆常常吸引师生流连其间,大家从一份份珍贵的史料中,不断发现值得传承的精神;师生进入艺术展览馆,在欣赏一件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产生创作的冲动;在图书馆沁人心脾的书香里,静静地阅读成为东桥学子的常态。
课堂是学校美育的主阵地,审美的人生态度培养不能与学习相剥离。学习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活动的样态也直接影响着美育的效果。课堂教学需要审美化建构,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审美化的课堂包含四个方面的特质。
一是求知与育人的统一,激发发现美的热情。知识学习与美育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具有审美价值的时候,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会高涨。反之,知识学习如果脱离人的精神成长,人即使学到的知识再多,也会像空中楼阁一样缺少根基。
二是感性与理性的融通,体察欣赏美的情趣。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教的角度说,教学往往是从理念出发,教师将学习内容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有意味,这个意味就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们所强调的学习要“活泼泼”,不仅指外在的样态,更指内在的神韵。
三是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教材内容与当下生活实践往往是有时间差的,教材呈现的是人类已有的认知成果。教学要与时俱进,必须与当下的生活相链接。从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这一角度说,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创造美。创造美的过程就是联系过去、立足当下、走向未来的过程。联系生活,让知识鲜活起来,教与学才会充满有意味的活力。
四是密度与节奏的和谐,创造表现美的平台。课堂教学要有张有弛、有抑有扬,为学生提供表现美的适切的平台。所谓密度,指的是课堂的容量,容量的大小以学生评价为依据。学生已会的,内容再多,容量也不能算大;内容虽少,但学生理解有困难,容量也可以算大。密度与节奏,要在动态变化中把握。把握得好,课堂就生动,学生的学习就活泼,美便自然而然地呈现。人们所说的教学是门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恰当调整学程与学法。
“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美育课程”,是以美育为主的课程,一般指艺术类学科课程;“课程美育”,是指在所有课程中渗透美育。学校将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渗透在所有课程之中,课程内容的呈现、结构的安排、活动的设计,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课程要给人以美感,要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
一是体艺活动课程。学校开设了绘画、趣味纸浆艺术、书法、剪纸、线绳小浮雕、合唱、舞蹈、器乐演奏、足球、篮球、象棋等50多种校本课程。学校为学生展示艺术素养提供了丰富平台。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班班有行动,人人都参加,所评出的“小达人”可以登上报告厅的大舞台一展才艺。
二是研学旅行课程。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我们的人性并非在我们自身内部,而是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3]研学旅行就是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学校组织的各类研学旅行活动往往历时数月。学生既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丰富了人生阅历。
三是社会实践课程。学生走进工厂、来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去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整理房间,走上街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奉献的意识。
四是交往礼仪课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学校开设了言谈、餐饮、行走、观赏、待人、仪表、仪式等课程,不仅教给学生相应的礼仪知识,还引导学生理解礼仪背后的文化底蕴。当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时候,礼仪才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举行隆重的“开笔仪式”,让儿童的小学生活开端美好。
五是心理健康课程。健康的心理是审美的人生态度的基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校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定为低、中、高年级段心理健康课程的主题。学生从认识自己、认识家族开始,到了解自己的血型、性格,自己身上传承的中华民族基因,再到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未来,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