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附属小学 胡珊珊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说”,也就是从阅读中学会表达。复述则是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的重要方法。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就是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就是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学段升高,将复述训练按照难度进行梯度编排:第一学段详细复述(再现性复述),第二学段简要复述(概括性复述),第三学段想象复述(创造性复述)。
简要复述比详细复述困难,需要学生进行提取重要信息、记忆、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简要复述能力很重要,学生在今后传达会议精神、汇报调查考察情况等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简要复述。三、四年级学生在进行简要复述时,概括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方法。为此,笔者根据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尝试在简要复述训练中运用各种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在变式训练中有层次地提高其概括能力。
小学阶段的课文主要分为两类:叙述类和说明类。叙述类文章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四种。说明类文章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是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学生在自主阅读一篇文章时,往往会关注故事的情节而忽略文章的表达顺序。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中,编者在各个学段都设计了不同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厘清文章顺序。
笔者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复述训练中,让学生根据图片顺序讲故事,就是让学生知道,讲故事是要有顺序、有逻辑的,这是复述的基础训练。笔者在《盘古开天地》的复述训练中,让学生抓关键词厘清顺序,也就是抓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分开后”“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等表示时间先后关系的词语复述课文,只要抓住了时间词,就明白了文章的顺序。有的文章,则是内部有潜在的逻辑顺序。在教学《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时,笔者通过“西门豹是怎么知道要惩治哪些恶人的”和“是不是惩治了恶人,百姓们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情节是存在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的,进而使学生能循着“了解实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复述课文。
在学习说明类文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笔者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说明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中,用了“两亿四千万年前”和“数千万年后”这些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让学生知道在简要复述时,要依据时间顺序。
文章内容有并列、递进、隶属等不同结构关系。学生在简要复述时,容易出现结构混乱、层次不清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简要复述时思路更清晰,教师要搭建有效的支架。笔者经常运用的是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利用图文并重的表达方式把各层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的独立形象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建立记忆的连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便于理解和记忆,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不可多得的有效载体。
记忆是复述的基础。要想复述好,在阅读时,学生必须快速记住语言材料里的一些重要词语、结构层次等,而思维导图正好合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笔者引导学生首先确定惩治的恶人包括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然后,笔者让学生通过抓住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对待不同的恶人采用的是不同的惩治方法,并把惩治恶人的方式概括成三个关键词:去看—去催—回去,将概括出来的关键词,运用鱼骨图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建立一张思维网。这样,学生在自己简要复述故事时,就可以依据黑板上的鱼骨图,脱离书本,进行表达。
学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只要了解了说明的结构方法,就能够迅速抓住说明文的内在逻辑。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去认识和理解说明文中事物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弄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恰好弥补了学生抽象思维的缺憾。
在《太阳》这篇说明文中,文章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发现太阳的特点主要是远、大、热。这三个特点是并列关系,而“远”这个特点是通过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的,这两种方法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太阳距离人类十分遥远。大和热的特点是通过做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的。借助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并能感知说明的方式方法。
学生把握住文本的顺序和结构后,用自己简化过的语言,进行概括性的表达是简要复述训练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语言表达方式的指导。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做扩句练习,让学生在添加新词的过程中使表达更加丰富,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而在简要复述的过程中正好相反,就像缩句练习,教师需要通过对比,删繁就简,保留必要的内容,让内容更一目了然。
笔者在指导复述《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时,解决表达问题主要分两个环节:“分清主次”和“长话短说”。笔者先让学生评价哪个故事最精彩,从而引出在简要复述时需要详略得当,如《西门豹治邺》中“了解实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恶人”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然后,学习“长话短说”,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采用先扶后放、先学后教的方式。笔者先给出句式:“西门豹问了______才知道_____是因为_____。”学生根据句式,很容易地对第一个情节进行简要复述。对于课文中用了九个自然段来描述的内容,学生就用了一句话说清楚了:“西门豹问了当地百姓才知道,田荒人稀是因为巫婆,官绅搞‘河伯娶媳’”。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词句段运用中的“长话短说”的例子,自己发现概括的小秘诀。接着,师生共同把小秘诀总结为“抓主干”“转述”“抓结果”等一系列概括的方法。最后,笔者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方法,对第三个情节“兴修水利”进行简要复述。
在《乡下人家》一文的学习中,课后题要求学生想象画面,给课文配画,并试着给每幅画取名字,这也是简要复述的训练。在感知画面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抓景物位置来提炼关键词,给场景配画取名,如 “屋前瓜架、门前鲜花、屋后绿竹、林中鸡群、河中戏鸭”;也可抓景物特征,如 “瓜藤攀架、鲜花绽放、绿竹成荫、鸡鸭觅食”。给出一两个例子后,笔者让学生迁移表达方法给下文每个场景配画取名。
在学习《琥珀》这篇科普文时,课后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事物,如苍蝇、蜘蛛、松脂,抓住动词,如爬、扑、滴,抓住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气温高”“时间长”“淹没在泥沙下”等进行简要复述。
经过明顺序、理结构、学方法的一系列训练,学生对简要复述文章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思维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能力的提升也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或几篇课文的实践就能达到的。
学习了简要复述的方法,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里指的就是将已学到的方法应用在新的问题上。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因素对成功的迁移起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新问题的表层结构和已解决问题的表层结构相似。例如,一个钱币收藏家遇到有关分数的数学题时,如果这道题是用货币兑换来呈现会比要求计算一个引擎的效率更容易理解。练习是迁移的另一个显著因素。重复做很多某一类型的题目使学生更容易辨识一个新问题的内在结构。基于以上两个因素,笔者认为,简要复述训练不仅是在语文课堂上,还应该将训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提升简要复述的能力。
笔者把简要复述的语文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三种:推荐类、介绍类、笔记类。
推荐类简要复述包括推荐一本喜爱的书,推荐一部精彩电影,推荐一处好玩的地方等。在设计这一类简要复述时,笔者会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结构,又可以帮助记忆,避免在推荐的时候有所遗漏。以推荐一本喜爱的书为例,小学生读的书大多是叙事性的,既然要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别人,学生必然要厘清顺序和找到书中最吸引人的情节。在确定好情节后,笔者引导学生用学习过的简化语言的方法,进行表达。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推荐同一本书,比比谁推荐得更吸引人,谁的语言更精准简要,在对比中提升;也可以推荐不同的书,既锻炼了简要复述的能力,也激发了阅读更多课外书的兴趣。
介绍类简要复述包括介绍一样事物,介绍一款游戏的玩法等。介绍类简要复述重在介绍时有条理,不遗漏。例如,在组织介绍一款游戏的玩法时,笔者让学生用流程图-出游戏的步骤。为了完成流程图,学生就会梳理在游戏前需要准备什么、在游戏中的规则、在游戏后的整理等。
笔记类简要复述就是在听报告、讲座等内容时,在较短的时间里边听边记录下关键的内容。这一种简要复述十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这种简要复述训练时,笔者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像传统的笔记那样内容繁杂,它的优点是条理清楚、结构灵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回顾并更加高效地记忆。笔者引导学生在一张纸的中间-上笔记的主题,用不同的颜色笔画出不同的分支,在听的过程中,提取关键词(如小标题等)记录在分支上,再围绕关键词,-出听到的和关键词有关的内容,形成围绕关键词的组块的内容。这类简要复述难度大,需要在设计的时候从易到难,也可以在记录后,再给学生文字稿加以对照。
基本技能是需要练习直到熟练掌握的技能,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只会让学生厌烦。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练习设计得更有趣,多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最关键的技巧,让学生在更高阶的情境中学到基本技能。
总之,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在思维导图等有效支架的帮助下,简要复述能力将在训练中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