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中暑的兽医诊治措施

2022-11-16 06:04邵善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猪舍生猪情况

邵善红

辽宁省凌源市松岭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 122500

通常生猪发生中暑的时间段主要是夏季中午到午后的这段时间,由于这个时段外温很高,如果生猪发育情况较好,更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此外,由于阳光直射关系,猪的体温容易上升,上升后皮肤温度也会容易升高,进而出现中暑反应。如若不对中暑生猪予以有效的治疗,生猪可能因为心力衰竭或者脱水严重而死亡,给养猪户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当高度重视生猪中暑情况,了解生猪中暑的临床症状及发生原因,实施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尽量避免生猪中暑,或者在生猪中暑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逐渐恢复健康,如此即可促进生猪良好生长。本文将对生猪夏季养殖时中暑疾病的导致因素,疾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的健康养殖及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生猪中暑的分析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生猪中暑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与养殖管理、防疫保健、天气环境等方面有直接关系。

1.1 生猪的养殖管理措施

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需求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使之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此种情况下为了保障生猪良好生长,应当注意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但从生猪养殖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养殖户并没有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通风不良、未能合理控制猪舍内温度,导致猪舍内温度较高,生猪容易出现中暑情况。

1.2 生猪养殖中的防疫保健

从防疫保健的角度来讲,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应注意提供充足的水,以便生猪能够随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现象。但实际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生猪脱水现象,如若此时猪舍内温度较高,那么生猪体内盐分、水分将快速下降,使之体制变弱、抗病能力下降,未能及时补充水分与盐分,便会出现中暑情况[1]。可以通过在生猪养殖饲料中添加小苏打进行预防,避免由于高温导致生猪出现机体电解质失衡的疾病问题,降低生猪炎热季节养殖中出现中暑的概率。做好疾病预防也是避免生猪养殖中出现中暑现象的有效措施,主要通过常见疾病的疫苗注射,药物保健等方式进行。

1.3 生猪养殖的环境条件

生猪养殖中的环境条件因素是造成生猪中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高温天气下如若生猪长时间暴晒,紫外线将侵害生猪脑部,很可能造成脑组织损伤,出现神志不清的现象;亦或使生猪调温系统紊乱,体内温度迅速上升而出汗较少,进而出现中暑现象。夏季养殖中通常环境的湿度较大,同时炎热的外界环境需要生猪机体进行散热,过高的湿度和环境温度将影响猪只机体的散热系统,导致中暑疾病的出现。生猪养殖栏舍中的通风状况也是影响生猪机体状况的关键,若没有做好通风措施将导致栏舍中长时间处于闷热的条件,猪只的呼吸加快,导致机体代谢加速,通过肺部循环的血流量增加,加速生长的代谢产物没有完全氧化,导致机体出现中毒的现象,诱发生猪出现中暑疾病。过快的代谢和呼吸作用也会导致生猪的心脏负担增加,引起生猪出现中暑疾病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生猪的休克,威胁生猪的生命健康。

2 生猪中暑的兽医诊治措施

2.1 生猪中暑的诊断措施

2.1.1 生猪中暑的基本类型

生猪中暑多表现在夏季高温天气中,诱发日射病或热射病。如若生猪患有日射病,则说明猪舍遮光不佳,生猪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阳光直射,使得生猪在紫外线作用下出现脑部充血严重的情况,即表现为中暑反应。如若生猪患有热射病,则说明养殖密度过大,猪舍内温度较高且潮湿,致使生猪体内散热不佳,即表现为中暑反应。

2.1.2 生猪中暑的临床症状

生猪中暑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病情发生比较激烈,发病初期多为焦躁不安、神志不清、难以控制行走;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走路摇晃、瞳孔放大等症状。在此之后可能出现身体痉挛、昏迷,最终会因虚脱严重或心力衰竭而死亡[2]。

2.1.3 病理解剖症状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暑的生猪脑部存在脑膜充血严重的现象,并且出血点较多,脑脊液明显增多;肠黏膜、心包膜、胸膜存在黏液性炎症及瘀血斑。如若生猪患有的是日射病,那么其组织蛋白还会变性。

2.2 生猪中暑的治疗措施

针对生猪中暑情况,可实施的兽医治疗措施有物理治疗、西药治疗及中医治疗。首先介绍生猪养殖中出现中暑疾病后的物理治疗措施。如确定生猪出现中暑反应,首先将生猪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并且注意转移生猪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安全卫生,避免生猪感染病菌。因为中暑的生猪免疫力较低、身体机能下降,一旦遭受病菌的侵害,很容易患病。在完成生猪转移后需要对其进行物理降温,也就是对生猪背部及头部予以洒水,注意适量,以此来达到降低生猪体温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酒精擦拭生猪身体,达成降低生猪体温的目的。

西药治疗生猪中暑疾病问题也是现阶段实际生猪养殖中常见的处理措施。如若物理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未能起到明显作用。可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也就是给患病生猪注射10 mL浓度为25%的盐酸氯丙嗪,及一定剂量的安乃近。另外,观察生猪是否出现脱水情况,如若生猪脱水严重,此时要给生猪注射5%的葡萄糖盐水,从而缓解生猪中暑症状。

除了可以用西药治疗中暑的生猪之外,也可对中暑生猪实施中医治疗。也就是为生猪熬制绿豆汤,并在绿豆汤内加入25 g的甘草、25 g的滑石粉,喂食生猪,如此即可缓解生猪中暑症状。如若确诊生猪中暑,可观察生猪耳朵是否充血及耳朵充血的严重程度,如若充血比较严重,可在耳尖或耳尾放血;或观察生猪人中、天门、血印等部位,结合生猪的身体情况,进行针灸治疗,也可以帮助生猪缓解中暑[3]。

2.3 生猪养殖中中暑疾病的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生猪中暑,影响其健康生长,养殖户应当充分认识到夏季生猪容易出现的中暑反应,进而提前落实预防措施,以便为生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使生猪健康生长。采用适合的、有效的降温手段预防生猪中暑,当然,这需要养猪户注意了解本地气候条件、生猪生长情况及养殖场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性较高的降温手段。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注意降低生猪养殖密度,让生猪活动空间相对较大,不显拥挤,如此即可使猪舍内空气流通良好,改善空气质量,使生猪良好伸张;比如出现持续高温的情况,需要观察生猪变化,在猪舍内适当洒水,降低猪舍内温度,或在猪舍内安装智能化的降温设备,以此来控制猪舍内温度,为生猪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在运输生猪过程中,使用具有通风设备车辆,以便在运输中能够持续通风,避免生猪中暑。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避免生猪养殖中出现中暑疾病的重要措施,高温或者阳光照射是导致生猪中暑的关键。为了避免生猪中暑,应当注意对猪舍环境予以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一步优化猪舍环境。集约化或者规模化养殖生猪,猪舍脏乱现象比较常见,如若不及时清理,很容易滋生细菌,危害生猪身体健康。为了给生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应及时清理消毒猪舍,以此来改善猪舍内部空气质量,提高猪舍空气流速。猪舍通风较差会使内部空气质量下降、湿度增加,使得生猪体内湿度无法排出,容易出现中暑反应。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一方面要进行自然通风,以此来改善猪舍内环境;另一方面要安装智能设备,比如电风扇等,在无法进行自然通风或者自然通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打开智能设备,加快猪舍内空气流速,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为了预防生猪中暑,还应在猪舍的外部搭建凉棚,让生猪可以有乘凉的地方。另外,最好在猪舍周围种植蔓藤植物,可起到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净化猪舍的空气。

3 结束语

从科学养殖的角度来讲,生猪中暑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养殖户应当注意正确认识到夏季生猪容易出现的中暑反应,进而实施适合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等等。如若生猪中暑,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改善生猪临床症状,使之逐渐好转。生猪养殖中避免中暑状况的出现可以有效提高夏季生猪养殖的生产性能,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舍生猪情况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浅谈影响小型猪场猪舍环境的因素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