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2-11-16 03:47戚玉成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汇文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教师应管理工作师生

戚玉成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汇文小学)

在当前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沟通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它能使交际双方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他人意愿的了解。由此可见,沟通作为一种交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学中,班级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既是教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作为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的重要形式,在强化师生情感联系、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教师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应积极地进行自身沟通艺术的提升以及应用,通过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沟通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以此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内获得健康、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沟通艺术的概述

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一方通过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与另一方进行自己想法或意愿交流的一种方式,以此获得预期交往的结果,实现双方信息传递的效果。本文所指的沟通为语言沟通,即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某种期待、感知、要求以及信息传递的沟通方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沟通作为一种艺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与沟通艺术的水平以及发挥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沟通双方应遵循相应沟通原则。首先,应遵循平等的原则。平等是沟通双方最为基础的沟通原则,双方只有处于平等的地位,才能没有任何顾虑地进行自己情感及观点的表达,实施最为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其次,应遵循针对性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沟通艺术的发挥应做到因人而异,只有结合对方的具体情况,调整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出沟通的艺术性,获得更为良好的沟通效果。最后,应遵循善于倾听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沟通与倾听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只有通过倾听才能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对方的想法,以此实现沟通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善于倾听是沟通艺术得到发挥的重要促进因素,是获得良好沟通效果的重要原则。

二、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沟通艺术的具备以及发挥的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其一,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一直以来,教师严肃认真的形象深入人心,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教师具有一定的敬畏心理,这就会使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常常存在一定的顾虑,不利于良好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形成。而教师通过自身沟通艺术的发挥,会有效改变在学生脑海中的固有形象,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内更加乐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此促进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其二,有助于教师管理工作针对性的增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原则,同时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及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通过沟通艺术的发挥,能与学生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使学生能给予教师更多的信任与信赖,更乐意对教师敞开心扉,进行自己真实想法的倾诉。这样就使教师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来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其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来自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作为教师教育引导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艺术的发挥,教师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期望,同时学生还会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实现自己潜能的发掘,以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自身的管理理念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平等沟通地位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沟通艺术的发挥。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地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自身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以此优化管理工作沟通的效果,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1.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主管理地位,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的深化赋予了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地位和班级管理的自主管理地位,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具体的班级学习、管理工作中。在这种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地位,并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为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促进教师沟通艺术的有效发挥。

2.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注重师生沟通的有效实施

素质教育的深化使素质教育理念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指导理念,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师生沟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引导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充分重视师生沟通的有效实施,使教师在自身沟通艺术的发挥中,获得学生更好的信任与信赖,在“亲其师,信其道”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师生沟通互动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教师为了维护教师威信,以命令、强制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严格地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意见以及态度置若罔闻。这种刚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师生间平等、和谐沟通的开展。因此,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1.教师应积极地进行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将沟通作为最主要的管理手段之一

柔性化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刚性化管理模式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它以开导、沟通等管理手段为主。因此,在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进行班级管理模式优化的过程中,通过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教师就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使教师能在更加频繁、更加有效的师生互动中实现自身沟通能力、沟通艺术的提升与应用,以此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的有效性。

2.教师应积极进行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师生间平等沟通地位的构建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地进行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与教师开展平等、良好的对话与沟通。这样教师就能在宽松、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内,进行自身沟通艺术的发挥,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重视给予有效地表达,以此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及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积极拓展沟通途径,增强管理工作中沟通的效率

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已经成为教师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沟通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基于小学阶段学生兴趣广泛、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点,一成不变的沟通方式,僵化、封闭的沟通渠道很容易导致学生沟通积极性的消磨,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进行沟通途径、沟通方式的拓展与创新,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为有效的教育与引导,以此增强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的效率与质量。

1.教师应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工作中语言沟通的功能

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师生沟通中,语言沟通是最为重要、最为常用的沟通手段。因此,教师就应充分地发挥语言沟通的艺术性,来增强管理工作中语言沟通的效果。如,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诚恳的语气,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学生的优势特长等方面切入,以此实现学生紧张情绪的改善。另外,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还应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耐心地倾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地回答等,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沟通积极性,以此促进教师沟通艺术的发挥。

2.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的运用,开拓崭新的沟通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进行沟通、联系的途径越来越多,人际交往也越来越便捷,远在千里的人们也能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地沟通。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单纯面对面地沟通已经无法满足师生间日益提升的沟通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地进行信息化沟通途径的拓展。如,教师可以在电子互动平台中增设“论坛”的栏目,使学生能在这一栏目中畅所欲言,以此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实现教师沟通艺术的有效发挥。

(四)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因材施教的沟通方式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沟通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毫无差异。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的理解能力、应对反应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很难直击学生内心,形成情感共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师生间沟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时,应建立在对学生具体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并通过因材施教沟通原则的实施,与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沟通与引导,实现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如,在与班级内性格内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就应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其的闪光点以及优势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激励中鼓起勇气,倾诉苦恼,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耐心地倾听和适当地引导,来敲开学生的“心门”,并在因材施教的沟通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

(五)注重规章制度的制定,保障管理沟通效果的提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制度作为重要的管理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途径,同时更能在制度的层面来保障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行为的有序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沟通艺术的充分发挥,教师应充分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健全,以此来提升沟通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围绕“班级管理制度制定”这一话题进行班级沟通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应在班级制度的保障下,开展有效、有序的沟通活动。这样教师就在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保障中,有效开展师生沟通,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六)注重家校合育的实施,增强教师沟通艺术的功能

小学班级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其沟通不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应注重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以及在家校合育过程中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推动家校合育力量的形成,共同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应对学生家长给予充分的尊重,通过对学生进步、发展的肯定以及期望的提出,引发学生家长的情感共鸣,以此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的教育管理因素,其中,沟通艺术作为教师管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地体现着教师教育管理的能力水平。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就应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管理模式的优化、沟通途径的拓展、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优化教师的沟通艺术,促进教师沟通艺术的有效发挥。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实施井然有序的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管理工作师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