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研究

2022-11-16 00:44陈宪王清燕刘燕萍王晓飞陈飞翔谢向阳廖映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造口换药创面

陈宪 王清燕 刘燕萍 王晓飞 陈飞翔 谢向阳 廖映梅

1罗定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云浮 527200;2罗定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云浮527200;3罗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浮 527200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等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创伤患者及老年人基础疾病逐年增多且居高不下,病情严重,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慢性伤口病情状况目前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难愈合伤口又称慢性溃疡,指治疗1个月仍未愈合的缺损皮肤组织,伤口很难得到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慢性难愈合创面主要表现为压疮、手术切口感染、糖尿病足溃疡、外伤所引起的感染伤口等导致的难愈伤口,对于此类伤口需行多次清创及反复换药。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多次反复入院及治疗护理周期延长,致残率发生较高,严重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但均未能达到显著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1-3]。糖尿病足溃疡古亦称“脱疽”,是由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深组织破坏的一类疾病。慢性难愈合伤口发病率较高,据统计2025年全球预计将有3亿糖尿病患者,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4-6]。湿性愈合理论保持创面恒温、湿润,湿性敷料由藻酸钙、自黏性水胶体敷料、自黏性泡沫敷料构成,有效促进患者病灶周围血液循环畅通,具有保温、保湿、吸湿作用,有利于肉芽快速生长,可直接或间接促进患者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化功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了舒适感[7]。其中本研究通过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43例,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罗定市为山区县级市,患者多为务农,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伤口的处理知识欠缺了解,常常自行运用中草药或其他药物外敷伤口,往往容易出现创面假性愈合结痂,痂下化脓导致创面长期不能愈合。对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及住院部收治各种术后或外伤引起感染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等患者1 200例,其中选择符合慢性难愈合伤口条件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1~84(43.01±8.75)岁,给予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型敷料对慢性难愈合伤口进行伤口换药处理。纳入标准:(1)糖尿病足溃疡疡、压疮(按照NPUAP/EPUAP 2007版压疮定义与分类,选择Ⅲ、Ⅳ级者),符合慢性难愈合伤口诊断[8];(2)因外伤后或术后尚未愈合且合并感染的慢性伤口、下肢静脉溃疡(继发于患者下肢静脉疾病溃疡且符合慢性伤口的患者)等;(3)病程超过30 d无愈合倾向,年龄24~65岁,性别不限;(4)合并相关内科基础疾病的患者,入院后首先通过内科专家会诊及规范诊治,病情好转且平稳;(5)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6)所有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心、肝、肾、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严重疾病患者;(2)已明确伤口深度伤及骨骼、神经或肌腱组织,有潜行或窦道;(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具有精神疾病及智障者。本研究经罗定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方法

给予湿性愈合理论对慢性难愈合伤口进行伤口换药处理。慢性难愈合伤口给予湿性愈合理论护理方法,在全院建立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微信联络群,所有参加试验研究的伤口造口专科小组成员均通过护理专家统一的伤口护理培训且合格,包括伤口处理细节操作流程及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考核评估合格,采取首诊责任制,每一位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皆由同一名护理人员全程负责跟踪愈合情况到康复出院,出院后还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并指导,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藻酸盐类敷料等新型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操作方法:遵循“一视、二嗅、三触、四量、五摄、六录”的伤口评估流程,达到形成有利于患者创面愈合的微酸环境,全面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评估伤口主客观指标,护理人员采用“一洗二清三敷四包”的伤口无菌处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伤口换药、饮食、体位、健康教育、治疗配合等多方面的护理。

3、观察指标

(1)采用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8]评估干预前(入院)、干预后7 d(1周)、14 d(2周)、28 d(4周)、42 d(6周)、56 d(8周)治疗效果,PUSH评分范围0~17分,主要包括创面面积、渗出液量和组织形态组成,①有效:总分值下降;②无效:总分值不变;③病情恶化:总分值升高。(2)由医护人员在干预前、干预后期间更换敷料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采用VAS评分标准用于干预后1、2、4、6、8周更换敷料时对患者伤口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疼痛程度运用0~10表示,一根10 cm的标有10个刻度游动标尺,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0~3分为轻度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患者更换敷料时疼痛程度越严重。(3)观察记录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2、4、6、8周伤口面积。

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3.0软件包计算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干预前后患者伤口PUSH评分结果比较

干预后1、2、4、6、8周43例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PUSH评分分别为(7.29±2.54)分、(5.02±1.92)分、(3.12±1.53)分、(0.75±0.32)分、(0.09±0.08)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8.73±2.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4、6、8周检验值分别为:t=2.488、7.131、11.466、18.438、20.082,均P<0.05)。

2、干预前后患者伤口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1、2、4、6、8周43例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VAS评分分别为(1.51±0.35)分、(1.03±0.29)分、(0.76±0.27)分、(0.39±0.18)分、(0.13±0.12)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2.35±0.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4、6、8周检验值分别为:t=5.932、9.537、11.567、14.628、16.765,均P<0.05)。

3、干预前后1、2、4、6、8周患者伤口面积情况

干预后1、2、4、6、8周43例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伤口面 积 分 别 为(12.29±1.18)cm2、(11.75±4.03)cm2、(9.68±3.02)cm2、(5.18±2.04)cm2、(3.76±1.17)cm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13.98±5.0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4、6、8周检验 值 分 别 为:t=2.149、2.271、4.813、10.649、13.002,均P<0.05)。

讨 论

创伤性慢性伤口是指人体在受到切割、有创手术等外部创伤后,伤口因局部缺血缺氧及微环境改变,无法正常、有序、及时通过自身的修复过程能够理想达到解剖及功能上完整状态的伤口,病情持续发展还可能造成更多直接威胁,没有按照正常愈合的三期过程进行,而是进入持续炎症状态[9-10]。慢性难愈合伤口常存在多细菌定植形成的生物膜,并造成伤口反复感染、迁延不愈,90%为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溃疡及压力性损伤,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目前呈现出愈合机制复杂、病程长、费用高的特点[11]。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12-13]。伤口愈合需经过止血期、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组织重塑期4个过程。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主要采取频繁更换敷料,易使创面脱水、结痂,敷料会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黏连,当护士在换药时患者感觉疼痛可能将会造成再次损伤。这样势必造成伤口二次感染,延长了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及患者痛苦。

湿性愈合理论主要关键因素是为患者的伤口营造一个湿润快速康复的良好环境,湿性环境有利于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使细胞再生能力及游移速度可以迅速加快,其密闭的半透膜性能,湿性环境有利于保持伤口恒温,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可以明显调节创面氧张力,使基底床保持湿润状态且形成低氧环境,提高免疫力,有利促进毛细血管迅速形成。湿性愈合理论在保持伤口创面干燥的前提下,提供湿性生长环境是最理想的伤口疗法。湿性环境下无结痂形成,能够有效提高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迅速溶解,刺激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成为肉芽生长的基础,让患者显著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湿性环境可降低感染概率,大大减少了感染机会[14-15]。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1、2、4、6、8周患者伤口PUSH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吴艳铭等[16]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慢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湿性愈合理念,有效提高了创面清洁度优良率,可以明显提升伤口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湿性愈合理论保持创面恒温、湿润,临床上已经普遍运用于手术切口、烧伤、压疮、感染性伤口以及慢性难愈合性伤口,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病灶肉芽的快速生长,且新型敷料能够维持较为持久的抗菌效果,在治疗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且大大提高舒适感。湿性愈合理论能够以其诸多优势显著降低患者痛苦,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护士救治水平、责任感及医护的相互协作精神。应用新型敷料无需每天换药,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对山区交通不便的患者可减少交通费用及就诊时间,大大方便了群众[17-18]。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伤口护理方法,所有参加试验研究的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医护人员均通过护理专家统一的伤口护理培训且合格,包括伤口处理细节操作流程及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考核,采取首诊责任制,每一位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皆由同一名护理人员全程负责跟踪愈合情况到康复出院,出院后还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并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型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换药间隔时间,促进伤口的迅速愈合。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1、2、4、6、8周患者伤口面积均显著低于干预前。

综上所述,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能够选择性将坏死组织清除,抗感染力好,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护理效果,且显著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改善护理结局,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费用,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造口换药创面
皮肤防护护理应用于ICU造口失禁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生态疤痕”能否修复——渭南为矿山创面“疗伤”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外科『换药』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