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晟,周尚意,潘峰华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人文地理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野外考察能力,这是建立地理认知的基础[1]。当前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综合化,而且地理学正从知识、科学领域拓展到规划决策领域[2]。2012年教育部调整更名的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正是为了适应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增加新的实践内容、方式和工具手段,重塑并渐进提升实践能力,更显迫切。尤其当前国家级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涉及传统的野外实践能力之外,还包括运用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创业实践,以及参与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管理与决策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国内外高校地理学专业普遍注重实践教学,虽在课程数量、学时、学分的设计布局上都有所考虑,但存在着实践能力的类型、层次和目标要求不明确,创新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与统筹安排等问题。如何科学设计人文地理实践能力梯度,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有重视野外实践教学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地理系主任周廷儒先生更加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创建人文地理学野外观测基地[3]。目前,该专业已建成老中青、传帮带、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实践教学团队。近些年来,随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及北京高校重点建设的一流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在如何夯实并提升人文地理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持续探索、深耕与突破。本文基于现有的实践教学探索,来讨论上述两个问题。
学习进阶的概念自2004年首次被提出[4],至今仍是国内外特别是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本质是刻画学生逐层提高的思维或能力发展序列[5-6],是指导学习路径的教学活动序列。翟小明等曾提出围绕“大概念”建构进阶式的课程体系[7]。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常对某教学主题下学生所学习概念、能力发展的逐级提升等作出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能力或素养表现及其发展特征。确定学习进阶的“阶”至关重要,课程、评价(尤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与教学共同构成了学习进阶的框架[8]。
构建实践能力梯度的设想与学习进阶的理念较为吻合。为此,根据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动态,以及长期教学实践,在调查分析国内外主要院校的经验基础上[9],结合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能力类型及能力梯度进行了细分(见表1)。将基础实践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列入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其中基础实践能力包括野外信息记录、野外观察与辨识;综合实践能力包括野外调查方案设计与优化,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与合作协调等;创新实践能力包括科学问题发现与应用领域探索等细化目标。三类能力本身就具有梯度,同时还对各细化能力目标设置了“知道(在特定的实践场合下运用特定的技能)”“理解(为什么在特定的实践场合下运用特定的技能)”“掌握(在特定的实践场合下自觉并熟练地运用特定的技能)”“独立完成(自主选择并且熟练运用特定技能,独立完成特定的技能)”“改进(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改进并提升特定技能)”等具有进阶含义的评价标准。通过梯度实践教学,以适应不同学龄、不同学情层次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并夯实人文地理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表1 人文地理创新实践能力构成与评价标准
针对地理科学研究分别走向宏观与微观,而多数课程教育仍集中在中观的状况[10],根据不同学年的课程,系统设计包括行为主体—街区—城市—都市区—全球(城市)等多尺度区域实习与科研训练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尺度与转换的认知与理解(见图1)。
图1 人文地理多尺度进阶性创新实践能力结构
在上述能力梯度培养的目标框架下,设置各课程实践活动及独立开设的实践课程,建立“633”实践课程体系。其中,“6”指的是基础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的6个课程群的实践环节,包括规划制图类、方法技术类、经济地理类、社会文化地理类、区域规划类以及城市地理类,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20%~25%,并依托北京及周边实践基地或线路。“3”指的是以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3门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苏州上海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湖州城乡规划实习以及加拿大地理实习。人文地理综合实习采取探究式项目,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城乡规划实习以项目实训方式,培养应用能力;地理实习以实践能力迁移为重,提升学生对异国区域的地理认知和对比分析,开拓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通过海外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此外,“3”还指以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为核心的3类创新实践活动,以必修学分的形式经认定计入相应的实践课程当中,包括科研项目训练(含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通过加强实践课程的系统性设计与安排,有序开展能力梯度实践活动。低年级的部门人文地理课程实践注重印证式考察,突出要素观察、信息记录与线路设计;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注重综合思维和能力迁移;高年级的创新实践课程注重批判性思维、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实践课程及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估方式以及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提供支撑与保障。互联网迅猛发展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包括实践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估方式以及制度保障措施在内的“四位一体”全过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拓展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北京特殊的国际大都市环境、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开展以北京为中心的实习基地建设;长期建设苏州东山人文地理综合实习基地,在东山—苏州市区—上海一线,拓展新的基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太湖流域的浙江湖州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城乡规划生产实习;先后与香港、加拿大等地的高校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和线路,开展境外联合实习。
建设多功能室内实践平台。在人文地理实验室和地理虚拟实习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野外实习视频资源(2009年)、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是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面向全球推出的慕课课程之一)以及虚拟仿真项目(2020年)等新型资源。其中,内部实习网由实践教学理论、方法与技能、教学过程、成果及资源库五大模块组成,集成资源量近50G,其中图像近2千幅,动画、视频近百个,还包括众多的讲义文档等。目前已经形成人文地理数字实验室、虚拟实习场域和国内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
采取项目制实践教学,即将实践内容设计成适合集体考察与小组探究的不同主题的实践项目,将室内与野外实践活动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结合,虚拟实践与实地考察探究结合,保证在实践全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并不断丰富数字化的实践教学资源,将项目前期学习与模拟,实践过程中的数据传输与更新以及实践项目后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成果储存等有效衔接起来。通过政企学研柔性合作(例如共建基地、合作研究、项目委托等)、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方向及学情能力,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或者申请参与教师的科研团队和项目,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增强习得感。
采取“多维度(情感、能力、协作等)”“多主体(学生、小组、教师)”“规范化(制定各考察点的评价标准)”实践能力评价,将个人自主学习与反思、小组集体学习与相互评价、师生研讨结合起来,纳入过程性评价,形成综合评价模式。表2是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课程的主要评价内容、方法及标准。
表2 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课程综合评价内容与标准
为保障实践活动和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学部制定了包括财务支撑、人事考核、教学管理、对外合作等协调、监督与保障的一系列制度,提供充足的资金、师资、器材设备等全方位的物质支持及制度保障。
机制创新保障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持续性。依托校级及北京市级教改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合作出版教材、实习专著及共同申请教学类奖项,建立实践能力教学研讨常规化运行机制,形成较为稳定的实践教学团队。团队构筑了教学交流平台和辐射通道,举办“地理教学沙龙”,召开“野外实践教学研讨会”,多方位扩大团队交流辐射能力,并获得了校级及北京市多项教学成果奖。
教师有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开设了多门极具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选修课程(如“人文地理野外方法”“产业地理与规划”“金融地理学”“GIS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乡村地理学”等),并将科研成果的技术和思维不断引入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城乡规划、区域决策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与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柔性合作的共赢机制,因时、因地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合作。教师和学生享有独立的教学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无偿享有咨询服务。此外,还丰富了项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培养和用人单位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实践能力不匹配问题,并保障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可持续性。
学习进阶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构建了比较科学的能力梯度、组织与制度保障,有序推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初显成效。
1.超过80%的学生受到全面训练且成果显著。2011—2020年实践教学团队指导专业学生共获得35项国家、北京市、学校等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本科生发表39篇学术论文,获得13项社会调查及科研成果奖。90%的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继续深造。
2.吸引海外学生、中学教师和中学生。2009年以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马里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22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先后参加,反响很好。
3.取得一系列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研成果。创新实践教学的教改成果曾先后获得北京市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联合国内兄弟院校教师建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慕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扩散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扩散。
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一流专业,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在提升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建设本研一体化梯度培养模式。探索本研一体化培养目标下的实践能力梯度发展及教学序列,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同时,细化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的阶段性目标,增强训练的可持续性,提升研究型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2.优化团队的师资结构。进一步发挥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后者的快速成长。同时,进一步增加国际合作,吸纳海外实践教学的师资,提升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水平。
3.建设野外基础数据库及地理过程模拟/预测平台。以多年连续收集到的人文地理数据、学生优秀作品等为基础,系统建设人文地理野外基地的基础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教学团队加强室内前期准备与后期分析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创新并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4.以跨校虚拟教研室等教学联盟促进实践教学团队的资源共享。国内外同行院系均有自己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组织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等建学联盟,教材建设、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共建等课题或项目,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促进交流合作与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