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与探究

2022-11-15 12:18唐远甲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9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耐力训练方法

唐远甲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 北京 100084)

短跑运动历史悠久,是最能够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之一,同时短跑运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在大型国际赛事中,我国运动员的短跑成绩与国际短跑运动员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后天短跑训练方法不科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提升短跑运动成绩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培养短跑运动梯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制订不同的短跑体能训练方案,在训练中提升短跑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是提升短跑运动员成绩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查阅短跑运动、短跑运动体能训练等文献,以某高校及其附属中学田径队短跑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当前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优化了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某高校田径队6 名短跑运动员以及该学校附属中学4名体育特长生为调查对象。在对运动员年龄的划分上,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即用13~15岁、16~18岁、19~21岁及22岁以上的分段对该研究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年龄阶段划分。

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文所需要研究的内容,笔者查阅了主要文献检索平台中关于运动训练、短跑体能运动训练等有关内容。针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的体能特点,重点参考了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张英波编著的《田径体能训练》《田径运动高级教程》等著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为该调查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吸收整理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践教学经验,提炼出能够反应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指标,并据此设计成运动员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运动员结合自身日常训练情况对问卷进行评价。问卷采用总加评定法评价态度的量表,对各种训练手段的数据分别进行相加,各项手段的分值越高,就表明调查对象越常用此训练手段。分值有4 个等级,分别为3、2、1、0。统计出各训练手段和方法的总值,并按得分由多到少排列,其累计百分比大于70%的为常用训练手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的体能训练方法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上述体能训练方法能够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训练水平。多年来短跑体能训练的经验总结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着体能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既定训练任务的具体训练方法就是运动训练法,这是对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具体训练方法的总结和概括,是多种具体训练方法的集中概括。多年来,在运动训练中总结出多种不同运动训练的方法,在实践和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训练方法划分为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针对不同训练要求,科学地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完成各个不同时期和比赛的训练任务,提高比赛竞技水平、比赛成绩和体能水平[1]。

本次调查对象在日常体能训练中采用的不同训练方法的统计见表2。

表2 常用体能训练方法统计表

运动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育的程度也是不同的,需要就此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基础训练阶段(13~15 岁)使用较多的是重复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在初级训练阶段(16~18岁)较多地使用了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比赛训练法;在运动员进入专项运动阶段后(19~21岁),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在训练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在初级训练阶段,运动员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且对运动训练的认识还不够,在训练中采用重复的训练方法能够强化和固定运动员的标准动作,在持续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训练中又较多地使用了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的特点是将练习方法分为多个不同的练习小单元,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特点、训练任务,对不同的训练单元进行组合,在每次的体能训练中完成多个训练单元的组合。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而言,循环训练法有几项优点:一是能够缓解长期的田径运动给运动员带来的枯燥感,长时间进行田径训练,运动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循环训练法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提高运动训练的趣味性;二是相比于其他的训练方法而言,循环训练法的方法较为灵活,能够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进行内容调整,提高训练的针对性,进而提高体能训练的训练效果;三是循环训练法能够锻炼到运动员身体的各个部位,不同训练项目的组合可以减少运动员身体受伤的概率[2]。

而在高级训练阶段,又较多地使用了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持续训练法等训练方法。间歇运动法是在运动员体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反复体能训练的方法。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而言,在训练中使用间歇训练法能够较好地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而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区别在于处理运动强度和每次训练的时间间隔不同,后者能够让运动员的身体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不至于让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疲劳感或出现运动损伤。在高级训练阶段,对运动员实施间歇训练法,能够让运动员的身体得到深层次的刺激,提高身体在疲劳状态下的体能、耐力和适应能力,以适应比赛强度[3]。

可以看出,不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都较多地使用了重复训练法,也可以看出重复训练法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的重要作用。重复训练法指的是在不改变训练时间、内容、强度、次数的前提下,每次训练都进行一定内容的运动训练,通过在训练中的重复练习,达到运动员的最大负荷量。但在进行重复训练后应为运动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得到基本恢复。在训练中反复多次重复同一动作,在多次同一动作的强化下,运动员能够固定运动动作,有利于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还由于重复训练本身带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刺激到运动员的各个供能系统,提高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对于短跑项目而言,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运动素质的提高,加强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培养,也必然能够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现代的短跑运动对运动员在短跑活动中后程的速度有一定要求,而持续训练法的主要功能即是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因此保持一定的持续训练强度也能够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但在本次调查中,持续训练法使用较少,可能是受到运动员学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观察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发现有较好速度耐力的运动员比赛成绩一般也较好。因此,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将持续训练法与其他训练方法结合起来。

2.2 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研究

速度素质指的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体现的快速运动的能力,包含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快速完成指令动作的能力和快速位移的能力。根据以上定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是速度素质的核心要义。同时,速度素质是短跑运动员的核心运动素质[4]。

短跑一般分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4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要求和体能要求也不尽相同,有必要通过不同的速度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速度素质训练。与其他事物的规律相似,短跑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运动能力会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运动成绩很难得到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肌肉出现了一定的适应性,进而出现了运动障碍,这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在速度素质训练中,一定要灵活使用各种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建立更多中枢神经条件反射,最大限度挖掘运动员的速度潜力,提高训练效果。通过查阅文献,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速度训练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速度训练常用方法

由表3 可知,基础训练阶段较多地在利用信号完成动员、听口令完成动作、做各种反应性游戏,这三种速度训练方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训练中多使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兴趣,减少运动中的枯燥感。初级训练阶段较多地使用了利用信号完成动作、30~100m 站立式跑、下坡跑、上坡跑、车轮跑等速度训练方法,这几种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移动速度起到了较好的提升效果。在专项训练阶段,原地高抬腿、原地摆臂练习、下坡跑、负重跑、小步跑等方法使用较多,能够对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和加速能力起到较好的提升效果。短跑是一个短距离的冲刺性运动项目,短跑运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影响到短跑活动的最终成绩。无论是起跑、加速跑、途中跑还是冲刺跑,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低龄运动员中主要是开展反应速度的练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反应速度练习逐渐减少,同时加强了移动速度和加速能力的训练,这不利于运动员的起跑能力训练,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造成影响。

踏格跑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训练方法,踏格跑的训练原理在于将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训练结合起来。尽管在目前的训练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步长训练比较重视,但针对性的步频训练在日常训练中使用得并不够。因此,在日常训练中仍需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5]。踏格跑是一种能够较好锻炼短跑运动员步频的训练方法,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短跑运动训练中应加大使用的频率。

2.3 不同年龄阶段短跑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研究

运动员耐力素质指的是运动员保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运动员在整个竞技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抗疲劳,完成一系列强度的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力素质[6-7]。在短跑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在整个快速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速度,这需要肌肉不断收缩,而机体在快速移动时产生并堆积了大量乳酸,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并导致机体产生了疲劳感。短跑运动员的耐力主要指的是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耐力[8-9]。

从表4可以看出,低龄短跑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以短距离间歇跑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间歇跑的距离也在不断加长,这是比较符合运动员生长特点的。在实践训练中,长距离跑也是教练员训练运动耐力的主要方式,耐力训练受到越来越多教练的重视。

表4 耐力素质常用方法

3 结语

短跑体能训练要以专项训练为主,促进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技术训练要根据个人特征来进行,加强对运动员全程跑的节奏训练。在力量训练方面,负荷训练强度要增加,但不宜过快,要在运动员身体最大承受范围内进行,力求在训练中找到个人最大运动负荷量。要有计划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活动,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处理好训练、比赛和休息之间的关系,促使运动员的专业成绩取得较大的提升。

要更加突出短跑体能训练的专业化。这个阶段的运动员要取得好的赛事成绩,专业素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提高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强度,并以提高运动强度作为提高训练水平的主要措施。现代高水平短跑运动员每年约参加8~15次的比赛,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应明确训练分类,按短跑专项化要求和肌肉活动的功能特点,安排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规定训练强度、持续时间、休息方式和间歇时间等。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耐力训练方法
我的各路好友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