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辉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500
近年来,在国家对畜牧业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巨大转变,我国养猪业正在从传统的副业养猪向专业化转变,从专业化到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在实际养殖中,最常见的是建设不规范、简陋,设备简单,因此只能选择圈养的方式,而不能采用封闭饲养。同时整体规模偏小,技术不达标,资金成本也较少。如此就会导致防疫工作的难度增加,生产水平持续下滑。
当前很多个体户的养殖技术较差,未能达标。同时猪的品种极为混杂,繁殖能力相对偏低,从而使得存活率也变得非常低。因此,养殖人员为了提升生产工作的整体效率,当前就要在养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尝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持续扩大规模,与周边养殖人员联合在一起,共同打造养殖区,逐步完成规划管理。针对同一类猪,采取共同饲养的方式,以此提升生产效率[1]。
通常来说,养殖人员的饲料几乎都是通过自主搭配的方式实现,使得部分猪的营养获取未能达标,导致品种出现退化的情况。很多仔猪的存活率非常低,生长速度也很慢,还有一定概率导致疾病出现。不仅如此,若饲料出现污染,同样会对猪的健康带来影响。猪一旦吃了这些不干净的饲料,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情况严重就会出现死亡。此外,真菌感染的问题也很严重,吃了这些问题饲料的猪,健康受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寄生虫感染,进而增加死亡概率。
当前很多猪场的污水排放并不合理,在导致水源受到污染的同时,对土壤环境以及外部空气也会造成影响,从而使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针对这一问题,养殖人员就需要调整排放的方式,优化外部环境,实现科学养殖的目标。
在进行养猪生产的时候,环境条件的保护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若环境条件达标,自然能够促使养猪业做到全面发展。因此,但凡有任何问题出现,都要及时予以处理,以防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要工作就是针对养殖模式方面展开改革,发展全新的结构体系,确保养猪业的整体规模有所扩大,并参照特定的标准,逐步完成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还要积极推广生态养猪的方式,专门打造统一化的牧业小区。小区内存有的粪污,应当采取统一处理的方式。如此一来,疫病问题出现的概率就会有所下降[2]。
2.2.1 猪舍内部温度
猪对于温度方面一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用一句话来说,也就是大猪十分怕热,而小猪则非常怕冷。因此,猪舍不论温度相对较高还是较低,都会对猪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通过相关检测可得知,处于哺乳期的小猪,温度条件应控制在26~33 ℃;处于生长期的猪,温度条件应控制在21~25 ℃;而所有成年猪,温度条件应当控制在19~23 ℃。冬天的温度偏低,外部极为寒冷,所以必须保证室内一直处于通风的状态,充分利用阳光的热度。另外,圈舍里面还要专门设置加温设备,像是保暖箱、暖气等。夏天的温度非常高,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结合猪舍的具体状况,采用针对性措施,诸如设置空调,或者采用地板降温的方式。
2.2.2 水源清洁方面的问题
猪的水分补给极为关键,猪在正常生长的过程中,基本上都离不开水液的调剂。但凡猪的体内出现存水量不够的情况,就有一定概率引发病变产生。若情况严重,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死亡。猪场里面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机井和水塔,依靠输水管道,将水液送到各个猪舍里面。但是,水液本身的质量必须做到合理控制,参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在经过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而周边区域中的河水,若没有检测,坚决不允许使用。不仅如此,每一年都要对猪场的水源展开全面检测,以此了解当前水质的真实状况。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所有用水设备进行全面消毒,进而确保用水安全。
养猪时饲料投放同样极为重要,其质量水平都和猪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我国多数养殖场采用的都是预混料以及浓缩料,并通过膨化技术以及颗粒加工技术,逐步完成饲料生产工作。而从当前情况来看,需要大面积扩散的是饲料配方,其参照猪生长的每一个阶段的生长需求,逐步完成配比工作。在模式方面,实际包含三个部分,主要为消化氨基酸、充足的含磷量、高一级标准蛋白质含量。通过有效配合之后,使得饲料的营养变得更为平衡,在确保猪能够健康生长的同时,还能防止环境污染。
猪场在每日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大量污染物出现,这些都必须及时进行清理。通常来说,可以采用生物净化的方式,其主要依靠的是厌氧发酵,以此将猪的粪便全部集中在一起,通过特定的装置,将其转变为沼气,产生有机肥料,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常见的沼气,其不但可以在照明方面得到应用,同时还能完成供热,而沼气渣也有其价值所在,能够作为肥料。此类技术能够有效完成废物的二次利用,并在全国范围之中得到全面推广,促使更多人群有所受益。
综上所述,在这些年之中,我国养猪技术有了显著提升,使得养猪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高,但在其中少部分问题同样非常严重。因此,养殖人员就要深入研究,在技术层面持续优化,进而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