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阴补阳针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案

2022-11-15 15:18王雪飞王树国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筋脉痉挛针刺

王雪飞,王树国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中风称之为“卒中”或“脑卒中”,常因外邪侵袭、五志过极、饮食不节或过度劳逸等病因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是中风后最难治、棘手的后遗症之一。若迁延不愈,长期卧床,可导致褥疮、栓塞、抑郁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王树国主任医师通过泻阴补阳针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取得显著疗效,现将1 则治疗案例介绍如下。

1 病案举隅

王某,男,52 岁,2019 年9 月13 日初诊。主诉:左下肢肢体活动不利5 月余。现病史:患者5 个月前晨起如厕时突发左下肢肢体活动不利,左腿软,至中午左下肢肢体力弱症状加重,家属送至医院,查头颅MR 示:右侧基底节脑梗死。即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清除脑自由基,改善脑循环等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现为改善遗留左下肢肢体活动不利症状,遂来本院就诊,以求中医特色治疗。现症见:神志清楚,语言欠清晰,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左下肢肢体麻木疼痛、活动不利并呈痉挛状态,纳眠可,小便正常,大便2 日一行,质偏干,舌暗,脉弦涩。血压150/84mmHg。专科检查:左下肢肢体活动不利,左下肢肌力3 级,伴肌张力增高;左下肢肢体膝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左侧巴宾斯基征(+);左下肢膝关节屈伸不利,左足痉挛内翻。经修订的Ashworth 量表(MAS)评定左下肢运动功能为3 级,经Barthel 指数评定,左下肢评分为53 分。取穴:患侧下肢阴侧取太溪、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血海;患侧下肢阳侧取昆仑、申脉、阳陵泉、足三里、梁丘[1]。操作:嘱患者卧位,针刺前用75%的酒精对患者穴位皮肤进行消毒,选用0.35mm×40mm(1.5寸)悦臻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先刺阴侧穴位,均行提插捻转泻法,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再刺阳侧穴位,均行提插捻转补法,弱刺激。每天针刺1 次,留针30 分钟,1 周针刺6 次,2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患者左下肢膝关节屈伸度有所好转,肌张力有所改善,继续治疗2 个疗程后,经修订的Ashworth 量表(MAS)评定左下肢运动功能为2级,经Barthel指数评定,左下肢评分为75分。左下肢肢体肌张力明显降低,膝关节屈伸明显好转,左足痉挛内翻症状也明显好转。患者感觉症状较前明显缓解,能够独立生活,自行出院,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维持营养均衡,继续家庭康复训练。

2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在下肢主要表现为伸肌肌张力增高而屈肌肌张力相对弛缓,临床表现为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足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2]。此患者左侧下肢痉挛性瘫痪属于现代医学的中枢性瘫痪范畴,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影响了感觉及运动功能,从而导致肌肉麻木疼痛伴痉挛,关节屈伸不利[3]。依据解剖学原理,关节要完成屈伸运动,主要依赖于主动肌的收缩和拮抗肌的舒张。因此,在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时,需要缓解下肢伸肌痉挛同时增加屈肌力量,从而抑制异常的下肢运动。在取穴时应注重协调肌肉之间的力学平衡,即同时选取伸肌、屈肌侧穴位,以有效缓解痉挛症状。

王树国老师认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属于“痉证”、“筋痹”、“拘挛”等范畴[4],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拘急挛缩。此病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治以调和阴阳,理气和血,使肢体筋脉气血流畅而得养。正如《灵枢》所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精气乃光,调阴与阳,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选用阴阳经相对穴位,可调和阴阳,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有效缓解肌肉痉挛。亦如《灵枢》所云:“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表现为下肢伸肌(即前侧、内侧)拘急挛缩,屈肌(即后侧、外侧)弛缓,根据阴阳概念,前为阴,后为阳,内为阴,外为阳,故此种症状表现为阴急阳缓。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拘挛属实,弛缓属虚,故治疗宜泻实补虚,即泻阴补阳,以调和阴阳,最终达到阴阳平衡。

本案患者针刺疗法所选经穴应两两相对,位置相近,且较均匀地分布在膝、踝关节附近,分属阴阳经,更有贯通肢体百节经气的功效,使阴阳相济,阴阳协调,气血畅达,脑窍得以开启,经气得以激发,筋脉得以濡养,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肾之原穴,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针刺太溪穴可以达到疏通局部和肢体远端气血经络的作用,通则不痛,以此治疗肢体经络疼痛病症。又因患者为老年男性,腰膝酸软,舌暗,脉涩,有肾气亏虚症状,故因补肾气。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针灸甲乙经》:“腨如裂,昆仑主之”,“腨”又称“腓”,指小腿肚。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昆仑还可以治疗踝部及足跟痛。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针灸甲乙经》:“偏枯不能行,大风默默不知所痛……照海主之”。申脉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申脉与照海均通于阴阳跷脉,主司下肢运动,针刺二者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筋脉拘挛[5]。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而脾主四肢、肌肉,故针刺阴陵泉可健脾化湿,强健气血生化之源,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肢体筋脉得以濡养,经脉得通。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此穴可强筋健骨,舒经活络,调和气血,解除经筋受阻,缓解疼痛。此外,对抑制肢体的痉挛状态有明显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脉交会穴,有健脾益气养血,活血通经,强筋健骨之功,可治下肢痿痹、胫痛不能久立。如《针灸甲乙经》:“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足三里穴经现代研究证明单用针刺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抬高较前能明显改善10cm 以上,而且健侧也有同步改善效果。患者病程时间较长,根据中医久病入络理论,故针刺血海穴,以活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筋脉得以濡养,血海穴还可治疗骨关节相关疾病以及有效改善胫前、胫后动脉的血液流变学;梁丘可治疗下肢不遂,两者位于膝关节附近,可共同调节气血,舒缓筋脉。

3 小结

综上所述,导师王树国主任医师运用泻阴补阳针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取得显著疗效,不仅简便效廉,绿色安全,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传统针灸的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筋脉痉挛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一统天下(龙首)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我的神奇药丸等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
风不能,雨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