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丽 张梦露
相比于传统的院线电影和电视剧,网络影视剧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特点更为鲜明,这既是网络影视剧的创作优势所在,但同时也蕴藏着深层危机和弊端。以市场为创作风向标使得网络剧创作的类型意识更为鲜明、创新冲动也更为强劲;但同时也往往因为泥沙俱下的态势而导致观众对于网络影视剧的整体印象不佳。2018 年12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升级的通知》,规定自2019 年2 月15 日起,新增“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系统”,标志着广电总局对于网络影视剧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网络影视剧已经从最开始的低成本、低俗化逐渐向精品化、规范化发展。主管部门发挥监管功能,有力地扭转了网络影视剧对于唯市场化的追求,并发出了强烈的信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剧不但应该遵守电视剧和网络剧“线上线下,同一标准”的内容审核要求,同时也应关注内容创作和价值导向功能。正是市场导向和内容监管的并重,进一步激活了网络剧影视市场的创新机制,为网络剧市场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创作前景。
一直以来,因为网络影视剧的创作环境相对宽松,与传统影视剧市场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创作题材和类型选择上以市场为标尺,“内容红利”的优势较为鲜明。传统的青春偶像剧、古装剧、宫斗剧、穿越剧、悬疑剧等等均是其中的热门类型剧,创作方立足于这一基础,凭着对细分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对潮流趋势的敏感,不断进行题材的深耕和类型的拓展,在原有的类型剧基础上开创出了甜宠剧、玄幻剧、电竞剧等众多新的类型,同时将盗墓题材、警匪题材等进行类型上的杂糅处理,拓展了盗墓系列剧、悬疑剧的类型边界。盗墓题材剧如《精绝古城》《龙岭迷窟》《重启之极海听雷》等系列网剧的播出,使该题材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悬疑剧在进军网剧平台后也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2018 年优酷首播的《白夜追凶》在央视点赞之后取得了微博“年度热剧”奖项,以24亿之高的播放量收官,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自《无证之罪》开始,爱奇艺“迷雾剧场”崭露头角,推出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爆款作品。
2019 年针对重点网络影视剧启动备案审核制度以来,网络剧的创作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尤其是“线上线下”的同一审核标准,对于长久以来在内容禁忌以及价值观传达等方面拥有相对宽松创作环境的网络影视剧构成了较大挑战,但同时,也促发了网络剧的创新机制,促成了网络剧整体艺术水准的提升。2020 年播出的《重启之极海听雷》作为《盗墓笔记》系列剧集,与原著相比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不但将涉及盗墓的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的删除,同时通过对兄弟情的描述,以及吴邪正面人设的树立,提升了剧作的立意和价值导向功能。该剧播出后反响不错,被誉为“盗墓题材”的翻身之作。《庆余年》以“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小说创作”来替代“穿越”情节设定,较为合理地构建起故事的世界观;一场男主“醉酒吟李杜”的重头戏,则为中华诗词来了一波文化输出,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豪感。改编自网络小说《半妖司藤》的《司藤》,改妖类题材的“玄幻”为“科幻”,巧妙地勾连起主角的几世恩怨和“远古外星生物”的世界观,不仅剧情自圆其说,还围绕这一设定设计了许多喜剧化情节。该剧在视觉呈现上也颇具匠心,以片头令人眼前一亮的美术风格和音乐来铺垫气氛,在延续原作惊悚风格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恐怖、血腥的场面,不但跳脱了大多数剧集选择将敏感剧情转化为梦境、幻境甚至精神疾病等的套路化设定,而且有效规避了由此导致的生硬有余、合理性不足等弊病。
当前网络影视剧在传统类型剧领域进行深耕的同时,也对新农村题材、抗战题材等主旋律题材表现出超高的关注度,显示了创作方对于当下文艺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以及务实的创作思路。2019 年的网络大电影《毛驴上树》作为扶贫题材中的优秀之作,突破了扶贫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常见的题材同质化、剧情套路化、人物扁平化等问题,在爱奇艺平台上映26 天,票房成绩破千万,并以站内评分8.4 分的良好成绩居同年度网络大电影评分亚军。2020 年的《毛驴上树2:倔驴搬家》《攀枝花红了》《春来怒江》等一批以新农村的变化发展为着眼点,以现实主义精神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农村题材作品入选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2021 年4 月,首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在爱奇艺上线,收获观众“战争场面震撼”“小人物的故事真挚动人”等评价,成为网络电影战争题材的标杆性作品。由杨洋和迪丽热巴主演的《你是我的荣耀》入选“国家立项重大题材网剧”,以女明星与航天工作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植入“甜宠”类型元素,以此展现为我国航天研究付出了艰辛和奉献的科研群体。该剧开播4 天64个微博热搜词条,收官时取得了总播放量破三十亿的佳绩,使得许多粉丝对航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功实现了一波航天“引流”。《你是我的荣耀》的成功,为往日容易流于肤浅的“甜宠”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热门类型剧的更新和升级摸索出了一条类型融合之道。这些优秀主旋律题材网络剧的出现,也为当前以古装、甜宠、穿越、玄幻为主力的网络影视剧打开了全新格局。
从这些优秀剧作中可以看出,相对严格的内容审核要求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网络剧的创新驱动力,使得网络剧不但在类型、创作手段上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引导创作方更加关注艺术品质,促成了更多精品的出现。而网络影视剧强大的影响力和良好创作前景,吸引了原本专注于传统影视剧的创作团队将视线投向这一领域,包括一些著名导演和演员也开始涉足网络剧,如章子怡主演的《上阳赋》、冯小刚的《北辙南辕》,王小帅的《八角亭迷雾》等,虽然口碑不一,但这些作品已经在创作标准、制作水准等方面对网络剧市场产生了引导性的影响。此外,一部分在传统播放平台上因为题材受限、预期收益不明朗的类型剧,如古装剧、悬疑剧等,出于市场考量,首播从电视台转投网络平台,像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等,均选择从电视首播转为网络首播。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影视剧领域线上线下的行业边界和标准被进一步打破,并有力地拉升了当前网络剧行业的整体水准。
由唯市场导向和挑战伦理底线之间的关联所造成的痛点,一直是网络影视剧行业管理的难点。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以点击率和流量为王的创作导向,对于内容审核和监管要求的刻意规避,很容易使网络影视剧陷入三观不正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误区,而这些弊病最终也会对网络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造成巨大的打击。对于网络重点影视剧监管的加强,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维护网络剧影视领域的健康发展。从网络剧当前发展趋势而言,唯有秉持对真善美的引领这一艺术创作初衷,在创作中注入伦理关怀,才是提升作品艺术水准、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这一朴素的认知不但已被市场所验证,同时也在不断引领网络剧市场走向成熟。
一直以来,部分比较急功近利的片方习惯以赤裸裸的感官刺激迎合观众为创作指针,通过制造恐怖、血腥、令人生理不适的画面来迎合观众的畸形趣味;或通过讲述暗黑、恐怖的故事,以“挑战善恶有报的道德底线,把观众抛掷在一个悲观的、不安全的境地之中”[1]来哗众取宠。如2018 年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同名网剧《镇魂》大火,导致网剧刮起一股“耽改风”。众多影视公司跟风买下网络耽美文学IP 进行影视剧改编,试图在网络影视剧市场赚到快钱。“耽改”剧通过双男主设定来吸引女性观众,以刻意营造的“暧昧”氛围来掩饰“耽美”本质,这种用于吸睛和规避风险的“擦边球”套路在市场上反响很大,后续不少“耽改”剧都凭借这种手段在收视率上大获成功,如《陈情令》《山河令》等等。“耽改”剧以青年亚文化的“叛逆”姿态迎合了部分小众的审美趣味,在资本的运作中被推上市场的“风口”,但是,“当前各大视频网站大量投资制作、购买耽美版权,其本质并非是支持同性平权,而是资本借由为女性观众提供集体的‘白日梦’实现超额收益的经济行为”[2]。近年来文艺评论界对“耽改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2021 年)8 月26 日,《光明日报》发文称‘警惕耽改剧把大众审美带入歧途’;9 月2 日,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将‘耽改之风’与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并称为文娱产业新问题;9 月16 日,广电总局再次强调坚决抵制‘耽改之风’”[3]。在2022 年1 月6 日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耽改”剧被全面叫停。
显然,在当下网络剧的市场环境下,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很容易为片方将来的发展埋下危机。网络影视行业发展一日千里,而网络影视剧的数量可以说是海量的存在,在这一背景下,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监管的局部滞后性以及“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也难以避免。作为内容的生产者,不但要有敏锐的市场触角,更需要在创作中注入伦理关怀,对观众、对市场、对行业,存有一分敬畏之心。而那些盲目跟风,在创作中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容生产者们,在破坏影视行业良好创作环境的同时,也必然会为自身的行为付出代价。
从长远来看,随着网络剧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体制的日趋规范、观众审美的渐趋提高,网络影视剧所蕴含的伦理关怀将日益成为网剧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根据紫金陈网络小说改编的两部网剧《隐秘的角落》与《沉默的真相》,之所以成为“爆款”剧,不仅仅源于悬疑剧的叙事创新,更在于其背后的精神内核。《隐秘的角落》将目光投向了人性深处的暗黑,通过对犯罪心理的细腻展示和冷静解剖警示世人。《沉默的真相》则通过仰视生命的光芒四射来表达对正义和善良的永恒坚守。剧中的侯贵平、江阳,这些内心向光的年轻人,面临着被现实中黑暗势力所绞杀的风险,依然选择“无悔”而一往直前;朱伟、陈法章、张超等这些法律中人一起结成接力环,以生命做局,为真相的呈现不惜付出入狱的代价。紫金陈曾自述,创作该剧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首先注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和个人价值观。这样一个关于正义、英雄、赤子之心的故事,不仅感动了无数公检法系统的从业者,甚至也让很多年轻人产生了大学报考法律专业的想法。[4]
由马伯庸作品改编的《风起洛阳》,不但艺术地提炼了洛阳古城的独特文化风貌,为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同时通过讲述高秉烛、武思月、百里弘毅三人携手追查“春秋道”的故事,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物身上所蕴藏的正义、果敢、坚持不懈等精神品质。该剧通过三个不同阶层的年轻人所拥有的家国情怀、不良井下底层民众参与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展现了主创者宏大的历史观,以及对人生而平等这一现代价值理念的弘扬。2022 年1 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网络剧《风起洛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李忠志、文艺评论专家仲呈祥、王一川等从人物形象、主题表达以及服化道的精良等方面高度评价《风起洛阳》[5],同时该剧作为“2021 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入选《中国影视蓝皮书》。
“爽感”,作为“中国网络小说界原创的一个新鲜概念……已经成为衡量网络文学的重要标尺”[6],进而,“由‘爽感’这个概念,衍生出了‘爽文’‘爽剧’等。而‘爽剧’的前身就是‘爽文’”[7]。曾经担任过盛大文学CEO 的侯小强认为,“‘爽剧’是从故事模型、结构、剧情上触发观众的爽点,调动内心的酣畅情绪”[8]。2018 年,宫斗剧《延禧攻略》拉开“爽剧”序幕,从此开启电视剧的“爽剧时代”。据《2019~2020 年度网络文学IP 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热度最高的100 部影视剧中,由爽文改编的“爽剧”占比高达42%,占据国产网剧半壁江山。[9]弗洛伊德认为,人在追求快乐与幸福中难免遇到痛苦,对此他提出了三种应对痛苦和压抑的策略:注意力的转移、替代性满足和麻醉物。[10]其中,“替代性满足”可以用来阐释“爽感”的生成机制。在“爽剧”中,“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情绪、欲望可以被肆意宣泄,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理想也都能达成”[11]。因此,“爽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现实中人们的压抑情绪,这是“爽剧”深受观众喜爱的核心原因。
从生产机制来看,当下“爽剧”制造“爽感”效果主要基于两种途径:一是苦难有偿化。有学者将“爽感”化的苦难比喻成存入银行的金钱,主角所经历的苦难虽多,“但这些事件的结局必然以主角的胜利收场,阻挠主角的‘坏人’们也必然恶有恶报”[12]。在“替代性满足”的心理基础上,最终的“偿付”使得观众能够释放“苦难期”积累的压抑、忿懑等情绪,产生一种“扬眉吐气”的心理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爽感”。而为了让“偿付”更有看点,那么就必须将苦难“用工笔细致地勾勒出来”[13],甚至将其夸张化,以此来强化“偿付”后的“爽感”,使其造成的冲击感更加汹涌和强烈。
但片面强调苦难,或者人为地设置过多的苦难,难免会营造出黑暗的剧情氛围,当观众在观看时将自己代入主角的身份中,很容易将剧中过分黑化的背景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对于现实认知的扭曲。如2013 年大火的《甄嬛传》,已经具备“爽剧”的雏形。甄嬛在经历遭人陷害,痛失所爱等种种苦难后愤然回宫,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复仇成功,登上“太后宝座”的剧情深深戳中了观众的“爽点”。但这部作品之所以成为当年的“爆款”作品,还在于相当多的观众将其奉为“职场生存宝典”,在妖魔化职场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的基础上认可甄嬛种种报复行为的合理性。但是,甄嬛的逆袭之路本质上是一条“黑化”之路,曾经善良、单纯的甄嬛从仅求自保到遭受打击后明白,只有比敌人更狠,才能在深宫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一认知导致甄嬛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远离了坚守善良的初心,将“比坏哲学”[14]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到《延禧攻略》,女主魏璎珞“上位”的手段和甄嬛也是如出一辙,都是靠比对手更狠、更毒、更阴险,才得以击败对手,获得成功。这类“爽剧”中蕴含的功利价值观、“比坏哲学”及“职场厚黑学”的精神内核,不但是对艺术应弘扬“真善美”这一核心追求的背离,同时也走向了对现实的黑化描绘,成为一种真正的“毒鸡汤”。
营造“爽感”的第二种途径,则是意志的完全实现。“一切外在于意志的障碍只不过是意志实现过程中增加升级乐趣的手段。”[15]主角在故事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都是打怪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关卡,不会对其最终目标产生威胁。而“爽剧”以“金手指”解决主人公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达成意志的实现,往往只存在于虚拟想象之中,是将人性和现实架空以后营造的虚幻图景。首先,这些“爽剧”中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具有主角光环,往往集颜值、才华、天赋、家世于一身,而“金手指”模式主要表现为主人公靠着“主角光环”不费吹灰之力地“打怪升级”,从而走向人生的巅峰。如《赘婿》中由现代社会穿越回古代的主角宁毅,利用自身拥有的超前的现代知识在古代“作弊”,以此收获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北辙南辕》中的女主们则纷纷在现实中“开挂”——长相出众、长期不工作、靠着男友的经济支持过着高质量生活的戴小雨,分手回国后因为饭局上一通豪侃就一举获得高薪岗位;家庭主妇司梦在远离职场数年后,凭着北师大毕业生的身份又轻松成为作家等等。其次,“爽剧”主人公的意志往往不需要接受外界的评判,也不受所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斗破苍穹》《斗罗大陆》这两部“爽文”改编的典型“爽剧”中,男主萧炎和唐三作为绝世天才,在几乎一帆风顺的游历变强过程中,处处受到“绝世美女”的青睐,甚至于如“开后宫”般获得剧中几乎所有女性的仰慕;而一些针对女性观众的“爽剧”则往往强化“颜值为王”的逻辑并迎合女性观众对甜宠爱情的期待与幻想。如《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将女主桑祈设定为一个“绝色美人”,以活泼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行为收获了多位男性角色的青睐,以及男主对女主的各种花式宠溺。这种以“甜宠”为内核的“爽感”,对女性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巨婴式的感情抚慰模式。在这些爽剧中,无论是历经苦难后的成功逆袭,还是各类“意志”的实现,本质上都是缺乏现实性根基的空中楼阁,这类剧情的编织,看似为观众建造了一个具有理想主义光辉的精神避难所,实则是不负责任地将观众抛置到一个虚无失真的境地,进而导致他们走向自我的精神迷失。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对于影视剧价值观导向的进一步重视,批评界对于部分影视剧价值观失范现象的强烈批判,创作界的自审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部分网络剧在创作之初即对“爽剧”中常用的复仇模式保持警惕,不但注意在立意上坚守创作初心,还在情节设置中贯彻对正面价值的传达与弘扬。2021 年末播出的《雪中悍刀行》,不但削弱了小说原著中“一男多女”的感情线,同时删去了大量关于争权夺利的情节,将重心立足于展现主人公坚守信念之路的人性魅力之上。主人公徐凤年身为北椋统治者的世子,为了反驳当权者们“成大事必要心狠手辣、牺牲无辜”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共识”,不愿走父亲为他铺好的康庄大道,而是为创造一个更公平、更有人情味的太平盛世,毅然决定走上更加艰难的道路。保全身边人、不牺牲任何一个无辜者、为北椋和天下百姓谋幸福安定,成为徐凤年除报杀母之仇之外的又一内在驱动力。没有权力欲望的膨胀,没有庸俗的成功学,徐凤年当上北椋王并非贪恋权位,而是志愿做一个并非扭曲三观、拥有仁心的当权者。无论是在故事中权力中心的朝堂之上、人心复杂的江湖之中,还是在观众们所在的现代,该剧主人公所拥有的核心价值观都显得弥足珍贵。
暑期热播的现实题材网剧《你是我的荣耀》,讲述的是女主乔晶晶在多年后终于追到了少女时代暗恋的男神的故事。男女主角并非“爽剧”中常见的“天选之子”,其中男主于途梦想从事航天事业,为此努力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放弃月入百万的金融行业,毅然投身航天;女主乔晶晶则是为了喜欢的人努力学习,在成为女演员之后不甘做花瓶,化身“工作狂”,爱惜羽翼,积极进取。剧中呈现的种种困难对于当下年轻人而言十分真切,如于途面临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航天工作收入不高,在父母身体抱恙时难以给父母物质保证;曾经的女友夏晴介怀于途的收入过于微薄而选择与其分道扬镳等,都是现实生活中观众们可能遇到的困境。于途和乔晶晶的相爱,不同于其他“爽剧”一味满足观众爱情幻想的“一见钟情”“颜值为王”以及“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恋爱套路,而是基于两个人的相互扶持和理解。尤其是乔晶晶,无条件地支持于途的理想,为了契合于途的生活习惯愿意改变自己奢侈浪费的缺点。他们各自为理想而奋斗,这种心理独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爱情,也成为当下一味强调“甜宠”、耽于美色的言情剧中的一股清流,对年轻人的恋爱观具有相当积极正面的引领价值。
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压力、焦虑和负能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爽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正如“以爽文写情怀的”网文作者猫腻所指出的,“爽文”是他在创作中遵循、突破的类型法则,也是为读者提供阅读快感的商业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前提。[16]和“爽文”一样,“爽剧”作为一个深受市场欢迎的创作模板,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宣泄负能量的出口,观众通过剧中搭建的“爽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舒缓排压的功效。同时,“爽剧”如能规避“比坏哲学”“伪现实主义倾向”等局限性,依然能生产出既令大众喜闻乐见但又富有人性关怀的优秀作品,因为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善于描写多种意志的冲突、谈判和协调,并以此来展现人性,进而塑造复杂、丰满的人物形象”[17]。“爽剧”超越“毒鸡汤”式的不良价值导向实现叙事进化与审美提升,是网络影视剧走上健康良好发展方向的又一个重要表征。只有创作者真正做到警惕价值陷阱,重视价值输出倾向,网络剧的未来发展才会有更加健康繁荣的生产环境。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影视行业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蓝海。市场导向对创新机制的激活以及唯市场化所带来的弊端如影相随,使得这一行业生机勃勃,但也带来了“叙事伦理”缺失、审美低俗化等种种顽疾。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和影视企业自身的正确创作导向是网络影视剧朝着精品化之路推进的两股重要合力。监管是刚性的治理手段,有时也会带来对于行业的误伤;而影视剧作为内容产品,有的时候又缺乏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争议性,进而形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尤其是随着网络影视剧市场影响力的进一步加大,其对于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引领意识进一步受到社会关注,针对网络影视剧的监管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推进之中。在这一背景下,创作方更应怀有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在创作中注入充分的社会责任感,以现实主义精神充实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得网络影视行业走上繁荣之路的同时,为弘扬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作出应有的贡献。
[1] 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年版,第26 页。
[2] 张冠男《耽美作品影视化热潮反思》[J],《视听》,2021年第7 期。
[3] 糖炒山楂《改名、删减、出海,“最严监管”下耽改剧如何求生?》[Z],“娱乐独角兽”公众号,2021 年10月6 日。
[4] 参见:2019 年9 月19 日紫金陈的新浪微博[Z]。
[5]《〈风起洛阳〉线上研讨会:剧集圆满收官,洛阳文化由此风起》[Z],“爱奇艺行业速递”公众号,2022 年1 月10 日。
[6][12][13]曾子涵《论网络文学“爽感”特征的生成机制——以猫腻的作品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6 期。
[7][15][17]胡一峰《超越“爽感”之后——从〈隐秘的角落〉看网剧精品化之路》[J],《艺术评论》,2020 年第10 期。
[8]何佳子《爽剧进行时》[J],《中国广播影视》,2018 年第20 期。
[9]发布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R]。
[10]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68-70 页。
[11]李楚翘《“爽文”与“爽文化”:替代性满足的实现与危机》[J],《视听》,2020 年第5 期。
[14] 陶东风《犬儒主义与投机主义比道德损坏更可怕》[N],《人民日报》,2013 年9 月9 日。
[16]猫腻,邵燕君《以“爽文”写“情怀”——专访著名网络文学作家猫腻》[J],《南方文坛》,2015 年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