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庐江县冶父山镇财政所,安徽 合肥 231500)
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中,乡镇财政属于最关键的构成内容,也是开展乡镇治理工作的关键,有助于促进乡镇政府从经济建设型逐渐转变为公共服务型。乡镇政府要想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能,就应当了解乡镇财政运行与改革的核心要求,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体系。针对乡镇财政体制与政府职能无法相适应、财务运行缺乏稳定性、收支存在矛盾等问题,需要提出解决的方案,促进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在树立先进工作思想的同时,优化财政工作系统框架,了解财务法律法规与基本财政政策,还需要搭建完善的财政资金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力度,确保监督防范工作到位,实现乡镇可持续发展目标。
实现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是促进乡村战略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保障。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以后,中央财政给予了乡镇财政在服务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职能任务。一方面,属于公共财政运行的终端,乡镇财政是做好基层费用管理工作、优化村级组织结构的核心力量,在传达我国强农惠农政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其属于关键的推动者、引导者,需要立足于乡村的基本发展需求,对接我国财政支持,获取到一线优势。在实现农业资源产业化发展、市场化合理配置的同时,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能与义务。不断完善农田水利、道路建设,还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提供义务教育、卫生服务等,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区,建立全新的农业产业链。
乡镇政府肩负着政府集中利用资金的核心职能,不单单会对党的政权架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还可以拓展乡镇自主权,进而提升其对增收节支的主动性。采用构建与乡镇政府职能互相匹配财政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将服务保障功能发挥带最大化,助力乡镇的稳定发展。实现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乡镇财政运行面临的发展困境。当前,许多乡镇都存在赤字、债务问题等,核心因素就是缺乏完善的财政管理机制,甚至存在职位空缺的问题。基于此,只有立足于当地的基本情况,促进乡镇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确保乡镇政府公共职能发挥到最大化,才能促进县乡良两极财政的稳定运行,有效财政支出进行把控。在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化解蕴藏的风险问题,实现乡镇政府的自主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大部分乡镇财政所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是相关部门进行执行,财政部门仅仅是负责开展税务征收、财务资金管理等各项工作,也表明了财政与税收征收分配的工作是不同机构处理的。然而在乡镇财务管理的阶段,存在统筹规划能力有限的情况,有些部门就是结构资金实际获得情况进行资金分配,但是可能会对后续的税务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乡镇财政在实际的资金分配阶段,会将大部分资金运用到公共事务中,但是乡镇财政的相关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除了需要承担乡镇单位运营资金,还需要肩负乡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职责,并保证生态保护建设到位,避免出现预期财政以及实际财政不符合的情况。
在稳定了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农村秩序以后,乡村保证体系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我国实施税收改革政策以后,不再收取乡镇自筹资金,财政财力显著减少,无法确保农村基础性建设到位。例如,许多农村道路出现严重损坏的情况,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建设道路中,但是乡镇部门则存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与此同时,乡镇的居住环境存在缺乏健全服务保障的问题。虽然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不高,但是无法提供相应的基础性保障,则会对建设新农村带来一定的阻碍,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财政风险问题。
当前,许多乡镇财务都出现了赤字、债务等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因素就是乡镇财政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企业利用的财政管理制度存在差异,也没有明确执行制度的相关文件与规章制度,进而出现财政管理不合理的情况。在建设乡镇企业的时候,可能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制度,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间隔一年才会做账,甚至存在会计人员与出纳人员是同一名员工兼任的情况。而在更换财务人员的时候,没有进行资源信息的交换,出现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财政支出要高出实际收入。
基于社会持续进步的条件下,许多乡镇整都更加关注教育、民生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加大了对社会民生建设层面的资金投入。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等补助政策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共问题,导致乡镇财政建设压力加大。而社会公共事业的不断壮大,就表示乡镇财政支出增加,也会使得乡镇财政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
在有些地区的乡镇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财政预算不到位的情况,许多预算项目也无法按期完成。同时,随着预算项目的不断增加,导致财政整体支出较高。许多乡镇财政的管理人员在开展预算工作的时候,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把控,也没有对整体用途进行全局性的考量。这也导致了在使用资金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引发许多项目使用过程中,出现预算用途改变、预算计划变更等问题。另外,财务管理部门虽然会定期开展财政资金审批的工作,但是在财政项目中,还存在许多财政管理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需要落实支出责任与事权互相适应的财政制度。以此要求为核心,理顺财政关系,并且加强县乡两级财政部门的管控力度,从横向分析与纵向把控入手,平衡发展水平不同乡镇的基本事权、财权,实现协调统一的核心发展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与产品,使得相关人员明确自身的基本工作职责。以城乡结合发展为基础,探究支出责任与乡镇事权相适应的管控制度,并解决支出责任不清晰、事权不清晰导致的服务效率不高、政务低效等问题。在全面落实与转移支付的同时,对县乡两级财政收支分成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对乡镇财税业务的考核以及监督,促进财政中心下移,整合社会服务机构、政务服务机构、执法服务机构的职能,发挥出公共服务资源的实际效用。
从大部分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设财政服务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并设置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层面不仅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保障,还可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居民能够获得国家政策、乡镇工作的支持。在管理财政方面,需要提出相配套的服务保障机制,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一,对财政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配置,由胜任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重要的职务。第二,选拔高素质人才,建立高素质财政队伍,使其能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建立内外兼容型的管理体系,还要建设完善财政管理体系,为当地的居民提供相应的财政管理服务。
加强预算管理力度,主要就是以县为单位,结合乡镇的基本发展情况,进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秉承公开化、透明化的核心原则,落实预算编制政策标准,还需对核算方式进行把控,合理的利用账户。在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机制、财政服务体系的同时,开展量入为出的预算编制工作,发挥一般性转移支出机制的效用,开展规范化的乡镇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收入管理的工作,并且以依法治税为核心理念,真正做到应收尽收,还需要对优质的税源进行培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适当的强化固定转移支付力度,做好财源信息的全面普查工作,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并且优化内部资源,促进产业化的运行与发展,开拓更广阔的乡镇财政收入渠道。采用落实村级、乡镇人员经费标准的方式,落实专项激励策略,加强对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项目的预算支出把控力度,实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核心目标。
其次,针对乡镇财政预算失控的问题,提出跟踪监督、协调管控、考核等一系列的方式,确保预算方案顺利实施,不会出现预算资金使用不当的风险问题,做好全面专项资金预算分析把控工作,跟踪惠农支农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情况,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立足于乡镇财政人员实际的工作情况,鼓励乡镇财政全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对实际的需求进行分析。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开展人才聘用、业务外包等各项活动,将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用发挥到最大化。立足于乡镇财政运行的基础标准,做好政策法规的分析工作,还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真正实现分批次做好培训活动的工作,以提升乡镇财政负责人综合素养为基本要求。通过进一步落实乡镇财政考核评价体系,提出人员量化考核理念,给予员工相应的激励与惩罚,进而激发乡镇财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平台,传递关键的数据信息,突破上下级、内外部的信息沟通壁垒,进而从根源上提升乡镇财政运行的效率。
相关部门需要以乡镇财政运行风险防控为核心,并实现分级授权、分岗设权,还需要优化内部运行流程,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秉承预防为先的工作思路,结合预算执行与编制、财政收支、村级经费管理、财产运行、乡镇债务等,优化信息系统,落实岗位不相容分离机制,提出配套的管理方案,做好监督评价的工作。与此同时,明确乡镇财政的记录,采用乡镇预决算公开检查、资金巡查、政务公开等一系列的方式,做好绩效评价的工作,并建立常态化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有效制衡、相互支撑的监督管理体系,有效地杜绝乡镇财政安全风险问题。
乡镇财政部门在对财政税收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的背景下,应当实现资源科学化的管控目标,紧跟当前政策改革的脚步,促进乡镇财政的顺利深化与改革,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全新的发展格局,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社会经济持续改革与深化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各项事项的把控工作,还需要合理化地利用财政基本职权,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做好财权管理的工作。采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落实规章管理细则的方式,切实提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乡镇财政所需要出台相配套的风险预警方案,还需要针对财政预算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财政风险预测的工作,还需要规定乡镇财政的实际内控权限,对内部管控机制进行协调,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融入日常的财政活动中,开展项目统一协调把控工作。最后,乡镇部门需要积极的配合监督检查,还需要对财政审查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到位,还需要吸纳群众提出的有效意见,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利用。以深化财政机制改革为核心,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控工作,编制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落实到建设项目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效率,并对非税收资金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
基于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乡镇财政改革与发展会面临许多发展困境。要想实现深化改革的基础目标,就需要将重心放在财政收支问题、财政基本职权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监督防范策略,促进当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相关部门需要确保财政管理工作到位,解读我国颁布的基本政策,开展合理的团队部署工作,还要加强资金管控力度,对乡镇财务进行把控,准确定位财政基本职能。通过建设配套的财政服务保障机制,开辟广阔的财政经济来源,规范乡镇财政运行秩序,加快新农村建设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