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

2022-11-14 14:17杨平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公允

杨平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施行时间安排,无特殊情况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的企业都要执行2017年颁布的新金融工具准则。鉴于本次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调整在标准、内容方面的广度和深度,本次准则的施行将是一次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并探索规避不良影响的应对措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概述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分类及分类基础变化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需要以CAS22 IFRS9为基础,将金融投资分为三类,分别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和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

在运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投资进行具体分类判断时,可从业务类型入手,根据具体业务模式和合同内容对业务类型进行判断。在以新金融工具准则为主进行金融分类判断时,可有效降低会计人员工作量,减少人员主观判断,不仅提高了金融资产分类的准确性,同时保障了金融资产分类的客观性,进而推动企业金融资产的规划管理。

在相关工作的金融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金融资产分类的有效性,还需要对两种测试进行准确定义,对检测方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其一,合同现金流特征测试,主要指金融资产基于合同约定未来合同现金流的实现的现金流量属性。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以产生的合同现金流是否是对本金及未偿付本金部分给予的利息补偿为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类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计入当期损益的两类金融资产。其二,业务模式测试,将金融工具进行分类时,首先需要对合同现金流特征的测试,接着就是开展对业务模式的测试。业务模式测试的开展,主要是对企业投资管理信用金融资产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业务模式可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收取基于合同约定产生的现金流,将金融资产进行出售获得现金流或者是两者兼有。在新金融准则下,分析企业的金融资产的管理能力时,一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企业管理层管理意愿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实际拥有的金融资产的特性进行的分析。

(二)计量基础发生的变化

旧金融工具准则下,计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中,如对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进行的摊余成本的计量,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无特殊情况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针对特殊情况,公允价值无法获取的,可以以成本方式计量。在新发布的金融工具准则下,特殊情况被取消,难以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在准则中已进行规定,针对权益工具投资需要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权益工具投资被进行了明确划分,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予以明确。企业在进行权益工具投资时需谨慎考虑。针对债务工具投资,需在现金流特征测试和业务模式测试的基础上,确定摊余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选择。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企业的投资业务中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更广、资产减值管理的范围和计提思路发生改变、在深度和广度对企业的业财融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范围更广

从金融工具的计量方式来看,新准则下,按照计量价值类型的选择,金融工具的计量方式就两大类: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在对金融工具产品做出分类时,其具体分类属性的确定应充分依赖对经营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做出的判断。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范围更广。部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在旧准则下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但在新准则下被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非公开上市等市场条件下的股权和债权投资,新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些低比例、不具有重大影响的金融工具,旧准则下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新准则下划归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进行计量。

针对以上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的扩大,预示着投资企业向报表使用者传递的价值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公允价值确定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报表使用者对价值信息的信赖更多依托于对企业公允价值确定能力的认同,这无形中对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确定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资产减值管理的范围增大、计提思路发生改变

在资产减值测试管理工作中,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明确规定了纳入减值测试范围的事项,将表外信贷担保事项都纳入减值管理范围,强化了表外项目的风险监控与计量力度;需要对纳入减值管理范围的金融工具进行逐笔逐项减值确认和计提。相对于旧准则下相对宽松的要求,新准则下的减值计提更为严格和全面。

在减值管理思路上,旧金融工具准则下是“当出现了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才进行减值准备的测试和计提”,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无论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已经发生减值都需要逐笔逐项地进行减值准备的测算和计提,要求更为严格。新准则下的减值计提模型对于信用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的资产也要求进行减值测算和计提,当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后则必须对整个业务存续期的预期损失进行测试和计提。

基于新准则下金融工具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考虑的内容更多、计提要求更严格、计提时间更提前的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行为时将更加谨慎,择优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项目,很大程度上规避冒险、投机行为。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协议签署时,将更加谨慎约定协议所涉列的信贷、担保等事项,尽可能减少投资项目减值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后续管理时,对存在减值的投资可以做到及时、平缓计提,避免投资项目减值的集中、大额发生对公司业绩产生震荡影响,保证投资项目的业绩的平滑反应。新金融工具准则将规范企业的投资决策更谨慎、更务实,更好地避免经济周期带来的投资业绩波动,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市场波动应对能力的提升。

(三)在深度和广度对业财融合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和应用,其计量方式与公允价值理念已逐渐被企业了解和应用,但是企业对金融投资产品或项目的业务管理流程和财务核算体系却几乎未发生变化,已不能满足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企业对金融产品管理的要求。新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范围增加,针对结构复杂、缺乏公开透明市场报价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的确定难度系数较大,投资企业必须要加强业财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业财部门的优势互补和信息资源共享。业务部门不仅需要在投前关注项目的投资预期,而且需要关注投后的投资效益实现与财务报表中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实现是否存在偏差,以识别投资效益是否在财务报表得以充分、客观地反应。一旦财务报表的投资效益表现与项目的实际投资表现出现偏差,应主动协同职能部门进行持续跟进和关注,以不断跟进和完善财务、业务的核算和管理水平。财务部门需要建立高效的财务计量、核算体系以保障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高效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核算体系必须将投资业务的各个环节影响因素考虑其中。

通过以上业财融合,实现业财部门在投前、投中、投后多个环节的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共享、复核。在数据交互中实现业财部门的信息共享,不仅及时完善、修正财务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也促使业务部门对投资评价做出及时修正。财务工作的重心将不再是简单的核算,会计计量、业财融合将是未来财务价值的延伸点,基于财务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财务人员只是掌握准则、财务管理和税收法律将不再能满足业务经营需要,未来能创造价值、赋能企业发展的财务人员还要有估值、金融、统计、风控等公允价值计量必用的相关知识,以此来输出对投资评价的决策有用和价值相关的财务信息。

三、企业投资应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措施

为应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企业投资产生的影响,企业应当从强化业财融合、进一步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强化企业中的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措施强化,以保障准则在企业内正确实施并及时应对准则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提高企业的投资业务管理水平。

(一)制定完善的估值计量制度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工具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更广,公允价值的精准确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金融工具的核算质量。为保证对公司投资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工具准则计量和核算的准确性,公司应制定完善的估值计量制度,力争形成一套适合企业投资业务模式的、成熟的、科学的估值制度体系。为保障计量度的实用性和实操性,首先,应该对各类金融工具产品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细限定,针对每一笔投资业务都可以高效确定是否属于金融工具产品以及属于具体哪一类金融工具产品;其次,针对每一类金融工具产品设定具体的估值模型、估值参数、估值流程、估值方法,以保障估值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高效性。通过完善的估值计量制度保障金融工具产品公允价值的可靠获得,增强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工具产品的核算质量。

(二)通过业财融合强化投资业务的全过程、多方位管理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工具产品的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投资业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合同条款的设定都会导致金融工具产品的分类的不同。不同的投资业务对应的是哪种金融工具产品,在分类时既要符合新准则的要求又要符合管理层对业务实质的管理预期。在进行投资业务活动时,业务部门、风控部门、财务部门应该充分发表意见、交换意见,最终选定投资业务管理模式,确定投资的合同条款的设定,对金融工具产品进行合理分类。在投资业务的管理中各部门应该树立关注项目投资的全过程价值表现的意识,财务部门、风控部门在投前预期、投中管理、投后退出投资的全过程进行管控,通过财务核算系统、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风险监控平台、市场高频数据的高效互通,实现投资业务的全过程、多方位管理,以应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施行对企业投资业务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业财融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企业内部需要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融合,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金融投资类项目的分类和计量具有更清晰和严格的规定,需要业财融合思维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明确金融投资所产生资产的分类,并据以实现会计核算与业务投资类型的准确匹配。通过将投资业务的业绩与会计核算结果相互校验、比对的过程,强化在投资业绩反应工作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职责,提高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实现业务部门在投资活动中选择最优的投资模式,财务部门选择更合规、合理的核算方式的目标,促进投资业务的高效、高质开展。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财务部门与企业风险控制部门的融合,达成两部门的全方位、多角度沟通,促进业务存续和业务操作等内容的制定,提高投资业务的管控力度,保证各项投资业务有效实施,实现风险监控,把握财务风险,优化企业的投资业务模式,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完善与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匹配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将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应用时,还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使内部控制制度与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匹配,保障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中公允价值的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的合规性、科学性。

会计监督方面,在具体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中,企业需要促进会计监督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严格控制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将会计监督职能进行有效加强,对金融资产的投资管理模式进行明确,并根据业务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处理,保证决策的时效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保障企业金融工具投资效益的实现,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的有效管理。

风险控制方面,在具体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中,企业需要优化或重构风险管理体系,以匹配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预期信用风险测算的要求,提供充分的依据支撑。通过内部监督,保证风险管理、业务分类工作的科学性、独立性,从而实现金融工具产品分类、预期损失估计的合规性、合理性。

(四)强化企业中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将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应用后,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管理的建设实施,强化投资实施人员、风险管理人员、财务计量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对金融投资项目的分类进行准确确认,随后根据市场实际变化情况、行业影响因素等对投资产生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实时进行判断与调整。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金融整体市场环境变化较快,人员对风险进行管理时,通常存在自身素质不足的情况,难以对市场走向进行明确把握,导致投资项目出现风险问题,还需要企业加强对人员素质的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将金融工具准则作为基本规范,保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业务内容和处理技术,从而促进金融投资项目的准确计量和分类,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发展建设的逐渐进步,新金融工资准则的出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具有显著应用意义,在企业具体实施后,有利于企业人员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将金融资产质量进行有效提高,对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进行保障。但与此同时,企业在面对新金融公司准则实施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金融工具准则造成了限制影响,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将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强化金融监督管理,以保证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公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现代金融工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