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王礼伟
随着国家近年来“粮食安全”以及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种业“芯片”口号的提出,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党组织更需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同时,科学高效地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能够更加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科研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赋予农业科研院所全体党员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决定了农业科研院所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应该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落实更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调了党的质量建设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旨在加强党的质量建设。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最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是党的思想的切入点、行动的着力点,是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进行全面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党内一切工作运行的制度化、常态化、标准化,能够增强全体党员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对农业科研院所而言,党支部作为党在科研单位中的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基础组织,是团结和带领广大科研工作者做好农业科研工作的前沿阵地。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进行标准化建设,能够增强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团队和个人能力,鼓舞士气,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永葆他们的初心使命,引领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及探索未知等。
(一)重视科研业务工作,忽视党建日常工作。自2019年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座谈会在农业农村部召开后,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在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成果转移转化、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科企合作、人员激励等方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科研院所,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其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仍然以科研成果的数量、科研项目的质量、科研团队影响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奖项荣誉类别、交流合作级别等指标作为参考的依据。在此“指挥棒”的指引下,农业科研人员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项目申请、论文撰写方面,且在竞争性职称申报及科研绩效考核的压力下,科研人员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厚此薄彼”地以科研工作为“主业”,以党建工作为“副业”,选择性、象征性、盲目性地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一些党建活动,对单位集体缺乏关心,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较弱。在政治理论自我学习上,更是敷衍塞责,不愿花时间精力去深入学习研究,不求甚解,缺乏政治意识、核心意识。这些原因进一步导致了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存在。
(二)重视党建活动数量,忽视活动内容成效。目前,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遍采用“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集中观看党的专题纪录片及时事新闻等方式,鼓励广大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部分融媒体进行自我学习。通常,这些党建工作任务都是上级党组织安排的“规定动作”,即使这样,依然存在“规定动作不到位”的现象。“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在其他科研业务会议结束后附带性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的党日活动主题宽泛、内容空洞,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更存在入眼入耳不入心的现象;一切工作仅停留在“拍照留痕”上。且部分支部书记同时担任行政职务,身兼数职,行政工作和科研工作已经占据其大部分时间,做好党建工作更是不切实际。在党建活动的“自选动作”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农业科研院所少见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在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过程中,习惯于听汇报、查台账,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注重党建工作的实效,不执行严格的奖惩措施。“重形式、轻效果”,导致党的理论知识无法广泛传播,不能深入人心,容易造成广大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思想离心,行为失范,甚至进入恶性循环。
(三)重视党员发展数量,忽视党员发展质量。农业科研院所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具备高学历、高素质,其中,党员占了绝大部分。单位中党支部的设置常以一个或几个科研团队组建形成一个党支部,不仅有利于人员的相互交流,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对入党申请人的审查方面,党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平常忙于科研工作或行政工作,对人员的质量可能存在把关不严、碍于情面的现象。且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亦是年底党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一些思想不正、动机不纯的人员进入党组织,给党组织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隐患。虽然绝大多数党员能够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或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依然存在个别党员党性意识较弱,思想觉悟较低,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出现部分党员的素质及觉悟不如普通群众的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广大职工群众心中的形象。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党建工作。党的建设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要求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尤其是农业科研工作者要意识到加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开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内容。现阶段,“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实施开展,给了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写道,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因此,农业科研院所的各级党组织必须用思想武装自己的行动,用行动谱写绝对的忠诚,切实把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
(二)创新党支部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党的组织生活是最经常、最基础的党内生活形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党性锻炼途径。农业科研院所需要紧密结合单位的管理模式和科研业务工作,以更加开放创新的思维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一是在组织的安排设置方面,根据科研人员的业务性质、工作特点、人数规模,同时考虑科研学科团队、首席专家、骨干新秀、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的分布等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尽可能做到支部组织建设、科研业务及个人发展工作相互结合、深度融合、互促互进、共同发展。二是在组织的活动形式方面,可以形成“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建立跨域联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党建动态“网上查看”、党建任务“网上开展”、党建活动“网上参与”,积极探索“网上支部”“网上党校”“网上党务”,实现“一个支部一个网络阵地”,使科研人员开展党建活动时摆脱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党员教育、管理、活动的广度和维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延伸。针对青年党员群众,积极推行“青春党建”“科研党建”,开展各类“相亲交友”“风采展示”“文体活动”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活动。围绕广大科研人员关心的科研热点,可以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学术沙龙”“大咖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拓展科研视野,在交流中学习成长,不断丰富党建内涵;另外,还可以根据党员群体的个性化差异,量身定制,开展“订单式”活动,全方位构建开放包容的组织活动方式。三是在党组织活动内容方面,要真正让党员群众在组织活动的内容中受教育、学益处、得好处。要把解决党员群众党建、科研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活动重点,满足党员群众在工作生活上物质及精神的需求。要充分赋予基层党员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及话语权,让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活动方案策划和内容设计,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让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活动中发挥个人特长,提升成就感、幸福感。要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教育和传播,让党员第一时间接触党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理解党的重大政策,不断提升理论分析水平与能力,切实感受到党在发展中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三)抓住党建与科研工作的平衡点。农业科研院所的性质决定了党建工作的政治方向,只有将尊重科学规律、结合科研实际、满足党建要求三者相互结合起来,党建工作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建工作和科研业务工作相融合,就是紧紧围绕单位的发展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党的事业在单位内部具体落实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指引作用,解决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融合不够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的成效成为单位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在制定党建制度时,要针对科研人员制定适宜的考核机制、绩效评价,可以将其在党建工作中的表现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与科研业绩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考量,将党建内容设定一定的赋分比值,进行量化考核,不断健全完善业绩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在党组织开展推先评优、职称晋升、表彰嘉奖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的重要参考指标,建立党建工作一票否决制度,避免“只专不红”“不红不专”的现象,形成长效化工作倒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