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朱家骏 刘冬青 许静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办公室作为高校的中枢部门,通常承担着组织协调、上传下达、参谋助手等一系列职责,其中信息工作属于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着为上级部门提供工作参考、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解渠道等多重作用。当前,我国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办公室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助推高校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开展。
信息收集、撰写、报送,是高校党政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是上级部门了解高校工作进展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学校领导掌握各部门各领域最新动态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工作的重要窗口。当前,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信息工作的载体、对象、范畴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对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近年来从事信息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信息工作主要面临着以下要求:
(一)对信息稿件质量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两微一端”的迅速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呈现出指数型增长为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收集、撰写和报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报送信息稿件的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稿件质量参差不齐、内容有粗有精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要信息的采编和录用,影响信息稿件的总体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决策层对高质量信息稿件的要求日益迫切。
(二)对信息稿件时效的要求。信息的时效性是信息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信息的采纳概率和参考价值。特别是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重要会议和活动的举办、重要时间节点等,上级部门需要高校迅速反应、提前预判信息报送的侧重点,第一时间反馈有关信息。同时,高校办公室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重要舆情以及需要请示上级部门尽快定夺的重要事项时,更加需要信息工作人员准确将情况通过信息稿件的方式及时报送。
(三)对信息稿件深度的要求。高校办公室的信息通常围绕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来展开,主要反映高校一段时期内某领域工作的特色做法、突出成绩、典型经验,或者是某方面的突发事件、重要舆情,以及上级部门要求报送的相关情况。但是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信息工作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高校本身工作的基础上,更需要高校结合国家需求、社会热点、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严谨、权威、准确的参考和 支撑。
做好新时期高校信息工作,要求信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党和政府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反映情况、建言献策,推动信息工作高质量开展,需要信息工作者重点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深刻把握上级精神。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信息工作者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性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浏览官方媒体和文件中的关键信息,时刻关注重要会议召开、重要讲话发表、重要政策出台、重大节日等关键时间节点,了解和把握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某一时期重点关注哪些领域的工作、期望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信息收集整理和撰写报送工作,这样方能第一时间收集整理有关情况和经验做法,撰写出有较强实效性、针对性的信息稿件,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了解和掌握学校各方面信息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信息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工作者应养成良好的信息搜集习惯,积极培养信息敏感度和判断力,时刻关注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近段时间对哪些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和强调,积极参加学校各类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掌握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目前正在谋划的主要工作和未来思路,敏锐地从中提取出信息报送着力点和出彩点,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争取更加翔实的素材和资讯,尽最大努力确保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做好信息工作,要求信息工作者不能总是坐在办公桌旁撰写信息,更需要主动走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一线,了解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呼声,倾听各方面对学校工作开展情况的反响和意见,了解师生的具体诉求和实际意愿,并进行准确归纳概括,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决策的重要信息。同时,深入一线调研,有利于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点,探索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思路,真正发挥信息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确保信息稿件的“含 金量”。
(四)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高校信息工作与其他单位信息工作的一大显著区别是,高校拥有丰富的高水平人才资源,不乏各领域的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这为高校信息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信息工作者在做好日常学校工作信息报送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升信息工作的政治站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社会各领域的热点话题,根据学校专家学者的研究所长,积极向专家学者进行请教和约稿,邀请专家对某方面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便上级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囊团”功能。
新时期,上级部门和学校对信息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高校加快打造一支积极投身于信息工作的优秀队伍,形成有利于信息工作深入开展的长效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够推动信息工作提质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深入开展工作培训。高校信息工作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信息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做好新时期高校信息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刻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上级部门和学校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抓手。组织信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研讨活动,传授写作技巧、交流心得体会、拓宽工作渠道。适时邀请信息工作人员参加校内重要决策会议和工作部署会,熟悉学校各领域的重要工作,为开展信息工作提供有力 保障。
(二)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信息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信息稿件都能够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的采纳和认可,这就导致信息工作者可能需要加倍付出努力,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因此,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对信息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应建立“数量+质量”双向发力的信息工作奖惩机制。一方面,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加大信息稿件报送的数量,扩大信息内容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对信息稿件的质量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信息稿件的总体质量、采纳录用情况、领导批示情况等,进行综合打分和测评,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奖惩机制,让信息工作者能够潜心认真做好信息工作。
(三)扩大信息工作队伍。基于新时期高校信息工作的时代要求和关键举措,做好信息工作,不仅需要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同时离不开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全校信息工作队伍。高校应积极组建由办公室牵头的信息员队伍,由各二级单位选派业务能力强、文字功底佳、工作态度好的人员,担任本单位信息员,直接与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对接,定期报送本单位重要工作和重点信息,及时落实办公室发来的信息约稿通知,逐步形成一张延伸到基层单位的信息传输神经网络,为做好信息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