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大学 马蕾
基于党建发展背景,各级党组织需要在全面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的前提下,重视以创新化的工作理念持续推动各级别党建工作的优化、完善。作为现代管理学产物的品牌化建设理念,是我党在工作中持续扩展其影响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这一核心要素,就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在品牌化理念的引导下实施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进行研究、探讨。
(一)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方式。各行各业在遵循从中央到地方基层顺序实施党建工作优化、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创新化的工作理念作为基础,力求借助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质量。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工作落实的重要前提,创新这一理念进一步体现在学院二级党组织在遵循上级要求完全响应工作的同时,能以本组织的发展实际状况作为出发点,开展、落实带有组织独有特色的活动。此外,高校基层党建的品牌化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其中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的组织机关而言,也带有显著的借鉴和推广性。这些成功经验的出现及推广,不仅仅代表了师生群体广泛认可党建工作创新中出现的工作品牌,并且完全贴合基层党组织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的全部要求。
(二)顺应党建工作方式创新的具体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品牌化发展、建设战略,其本质便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二次深入探讨、认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建工作中形成的优秀经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追求党建品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在这一工作的全过程中将创新理念贯穿其中,以便在持续丰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内涵的同时,实现工作理念、方式的同步创新,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应对党建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全新问题。同时,高校内部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建设中应用、积累的成功工作经验,能够在持续推广的过程中,促使校内的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在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作原则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党建工作品牌的特色和实效性水平。
(三)全面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关键因素。我党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凝聚力、组织力的提升,在始终维护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的前提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品牌化建设工作才得以提出、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品牌化建设、发展,可以在品牌理念的加持下,对各项工作资源及机制持续进行发掘、整合、完善,以便最大程度上调动师生党员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持续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创新发展的同时,全面发挥基层高校党组织服务群众、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发展为先的原则。高校始终要将发展作为学校今后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深层含义就是质量的持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品牌化发展、建设,能够在持续推进学校各学科教育工作高水平发展的同时,针对高校的知名度、社会形象做出进一步的强化。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落实将品牌化理念作为指导,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得以维持长盛不衰生命力的关键因素。由此不难看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化发展,需要全面遵循发展为先的原则,将校内的党建优势逐步转变为发展优势,力求推动高校及其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化的高水平发展。
(二)遵循工作规律。作为现代管理学领域重要发展产物之一的品牌化理念,基本适用于现今全部社会领域管理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谋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相比,高校党建工作过程中引入品牌化发展建设理念,更加重视高校自身社会效益的提升,关键是需要借助品牌化理念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落实既定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因为人才培养本身是一个较为系统化且具备一定滞后性和较长工作周期的工作过程,往往需要数十年之后,方能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全面进行展示。如此一来,高校引入品牌化发展建设理念,在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重视教育、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基础工作规律要求,确保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品牌化发展建设,能够在实现科学、规范、制度发展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品牌的活力水平。
(三)立足本土特色。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在实施品牌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特色是其品牌的具体对外呈现方式。换言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品牌化发展,需要在全面遵循品牌管理理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的前提下,全面完善自身资源的特色,并将之进行品牌化发展以及建设,以此来全面提高高校在现实、潜在资源等方面的品牌建设价值。
(一)以专业为基石重视品牌的独特化设计。高校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品牌化发展需要以其专业课程特色作为出发点,对基层党建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育以及建设,这不但能够有效借鉴校内已有专业资源优势,更能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业务和党建两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在这个环节中,高校内部的专业课程发展必须要以内部的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引领核心。简单而言,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在提供正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凝聚全体师生的向心力为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在组织设计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学科、实验室、课题组中也可设置相应的党支部,以此来实现党组织与各专业学科发展之间的深层融合,从而进一步催生出党建科学工作项目,以此建立高校内部基层党建品牌化发展的独有特色和优势。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高校在历经长时间发展中累积的知识、技术等专业资源优势,能够对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的内涵和形式做出进一步的 拓展。
(二)以长远眼光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化建设。任何领域的品牌化发展、建设以及管理都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取得成果的过程。高校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品牌化发展,则必须以党中央总体要求作为出发点,真正在维持党建品牌项目党组织纯洁性的前提下,为今后党建品牌化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便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品牌化理念深度结合,同样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在党建工作品牌化发展的全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穿插其中,以此帮助学生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全的人格。高校制定贴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规划战略时,需要将基层党建的品牌化发展纳入其中,从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并对其中的项目确立、考核、激励等工作制度体系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以此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发展、建设的长远有效工作 机制。
(三)党建工作互联网模式的建立健全。网络技术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层结合,进一步拓展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以及范围。在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文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层融合,并建立网络时代下的党建品牌化发展工作模式。在使用微信、论坛等线上传播载体的过程中,高校需全面整合历年发展中所积累的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成功经验,并在全面纳入学校内部全部师生党员的前提下,建立成一个囊括线上、线下的完善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发展运行机制。在宣传落实的环节,同样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以动画、漫画、图片等更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的方式,将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接地气”的宣传教育。除此之外,诸如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的演讲以及党务知识培训、知识竞赛等方式,也能够为全体师生党员提供全面发展的绝佳平台,不但能够帮助师生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党建品牌化建设的魅力,也能更进一步推动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品牌化建设工作中。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化发展是适应当前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化发展是党组织得以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在始终坚持发展为先、科学规范等基本工作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借助内部现有的专业资源优势,设计带有特色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并以长远的眼光追求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同时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建立完善的信息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模式,确保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工作制度多个方面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化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