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雅璐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家庄 0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切有力地明确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激发了中华儿女不懈拼搏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奋勇斗争的精神养分,是持续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辉煌的能量来源。
伟大建党精神历经百年历史积淀,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聚力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精神象征,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战胜苦难、敢于求变的珍宝。要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并深入剖析其科学内涵。
坚持真理,即矢志不渝地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持续拓展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坚守理想,即一以贯之地树牢和追求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不动摇,并在现实斗争中态度明确、敢于拼搏。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的炮火中,看到了“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进而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他们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工人运动的实质性突破中,认清了“消灭阶级,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进而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笃行不怠。他们在社会建设的艰难求索中,确定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而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党成立开始,就已经是我们生死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不论何时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党心与民心相连,军心与民心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时期,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胸怀所有的穷苦民众,从来不考虑他自己,用生命兑现承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先锋孔繁森把足迹印在了阿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将自己满腔的热血献给了藏区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数百万扶贫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强而有力的筹划指挥下,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聚力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开拓奋进中,克服各种现实难题,打破各种艰难困境,在苦难中实现涅槃,在挫败中成就辉煌,铸就了敢于求变、奋勇拼搏、无畏艰险的精神风骨。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着无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强大精神,才能历经沧桑锐气不减、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综合国力及国家地位的发展跃迁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不可计数的挫折与磨难,遭受过沉痛的牺牲与教训,但仍然初衷未改、步履不辍,最终成就了不朽伟业。灿若星河的共产党员奋勇拼搏、不惧死亡、前仆后继,将名字刻在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心头上,将热血洒在伟大祖国的万里山河大地上,将生命铭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熠熠丰碑上。
对党忠诚,即对党的基本纲领、理论、领导的伟大事业忠心不改;不负人民,即毫不动摇、全心全意地为民务实求真,永不背弃人民。历史走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的政治性和坚定的人民性是亘古未变的。方志敏向党组织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被捕入狱后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信仰高于生命,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背弃的壮丽誓言。抗美援朝老兵涂伯毅在战斗中烧伤致残,六十多年来义务宣讲抗美援朝精神,无怨无悔、忠心不改。一大批“人间蒸发”的核科技工作者,在绝对保密的研究所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到三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完成了从氢弹到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党员干部勇当先锋、无畏艰险,用生命挽救生命。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就一直坚守明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鲜明的人民立场,以强而有力的举措,完成了一项接一项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壮举。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资源和宝藏,已然重重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骨血里。其在为我们强党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动力支持的同时,也有力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使命、根本宗旨和英雄气概。
中国共产党唯实励新、思想坚定、理论科学、信仰如磐,才能锐气不减、永葆活力。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团结人民、不断创造新的伟大事业得到并坚持的;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局势、不断开展新的伟大斗争明确并坚守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明确为始终不变的思想指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认准了它是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普遍真理,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可以有效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具体意蕴不尽相同的伟大精神,但它们的实质和核心却是大体一致的。实事求是、担当使命、坚守理想、忠诚为民、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坚定信仰等关键词、核心语,是各种精神的内核和本质。所有这些理论成果,都为我们持续走向新的伟大胜利高扬了思想旗帜,明确了根本遵循,确立了行动指南。
促进中国共产党持续奋勇前进的强大助推力,就是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和幸福、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坚忍不拔,在民主共和的建构与巩固上,切实践行坚守初心与勇担使命相结合的行动准则;在国家道路的选择与探索上,始终奉行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相结合的实践原则。无论是革命时期,三座大山的推翻、中华民族的独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或者是改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行,还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的都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幸福,各民族的繁荣、兴盛,祖国的独立、富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而国内外环境也一直错综复杂,为革命事业的顺利推进增加了难度。变革进取就必然会有斗争,残酷的斗争就必然伴随着牺牲。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或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进步,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与繁荣,都是在斗争中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为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诞生并进一步强大的,恩格斯也曾强调,斗争是马克思的生命要素。中国共产党遇到了数不清的挫折磨难,遭受了严峻的生死磨炼,付出了沉重和惨痛的代价。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28年,为实现祖国的解放与独立而牺牲的中华儿女,只是记录在册的就有三百七十万余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千八百多名中华儿女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迈决心,团结人民、不懈拼搏,才取得了民族独立、经济腾飞、教育强国、脱贫减贫等一系列革命斗争的可喜成绩,才成就了中华民族又一崭新的历史功业。
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素养。回顾党章,从党成立开始,“对党忠诚”就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义务;犹记入党誓词,从党诞生开始,“对党忠诚”就是共产党人用一生在践行的人生信条。众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杰出中华儿女,组成了中国共产党。他们赓续并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秉持着永远忠于党、永远忠于人民的决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持续获得新的胜利的能量来源,在充分加强并合理利用民众武装就是取胜之本这一重要方略的指导下,共产党人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在做好、做实军民团结工作就是克敌制胜关键所在的豪迈气魄中,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了一个接一个的传奇伟业。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无论是艰难竭蹶的革命年代、栉风沐雨的建设时期,或者是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还是锐意进取、勇创辉煌的新时代,任何困难都没有打倒共产党人,靠的就是立党为公、勤政务实,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伟大建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的历史伟力,是中国共产党基业的巍巍丰碑。伟大建党精神贯通着中国共产党的始终,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其具体意蕴,处理好理论宣传与具体实际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兴党强国的价值功能。
切实薪传伟大建党精神之根本立足点,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不动摇。马克思主义始终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进步。伟大建党精神的薪传,需要我们在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坚决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在中国大地上发展文化,坚持在人民实践中创造文化。毛泽东同志再三强调,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现实有机融合,而且要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历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他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战略、新举措为重要指引,在巩固、提升、规范现有结合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谱写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的华章。
初心和使命一直是鼓舞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行的能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重大部署之旨归。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形态下坚守人民立场不动摇的思想表现,是中国共产党铭记初心、不辱使命的切实体现。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才是最坚固的防御网,也是最有力的攻击武器。伟大建党精神的薪传,需要我们依靠人民力量,站稳人民立场,要走进基层、走近群众,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批评。思考问题、解决困境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始终主动接受人民监督。要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处理上下真功夫,在实际行动中把民生当成最大的政治,在验收成果时把为民务实当成最大的政绩。社会发展红利的受众应进一步扩大,使全体人民,尤其是低收入者获得更有“质感”的幸福。要协调各方,全面推进革命老区高质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繁荣有序发展,深入推进边疆地区稳定安全发展,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实现科学有效发展。
新时代各项工作部署的开展都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认清世界发展局势。伟大建党精神的薪传,首先必须从整体上筹划、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历史任务,深切体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前进方向。同时,也要全面审视和分析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准方向、做好决策,努力赢得伟大斗争更广泛的、全新的胜利。要合理利用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建设进程中的丰富经验,团结和带领人民积极应对和驾驭大变局。大变局还处在持续变化发展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机遇期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空前未有的挑战。要牢牢把握和利用历史机遇,深刻认识潜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应对一切风险及考验,既要合理利用好大变局的积极影响,促进民族复兴伟业纵向深入发展,也应利用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导向力,助推大变局向好向快发展。
敢于刀刃向内、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及纯洁性的根本所在,是较于别的任何政党的特有标识和独有优势。伟大建党精神的薪传,需要着力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深入推进“四史”的学习教育工作,着力开展党史故事宣讲工作。切实推进思想解放,创建愉快的思想氛围,提高共产党人守正出新能力。解放思想是行动优化的前提,是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基础;守正出新是助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和治党治国能力的有效推动力。要从党百年来的丰富历史经验和巨大实践成果中获得前行助推力,提升党的组织力,淬炼党的政治定力。必须确保对党绝对忠诚,提升党性修养,履行职责使命。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明的方向毫不动摇地走下去,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勇立潮头、满帆前行。
综上,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可以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催人奋进,就是因为当其与现实力量相结合时,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实践改造力和巨大的社会号召力。科学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而伟大的精神一经掌握群众,就能以其独有的引领力、凝聚力,给予现实社会以巨大的发展动力。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薪传,要深入剖析其科学内涵,创造性地拓展其价值意蕴,着力增强其理论说服力、现实感召力,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