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岭南党史功能 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新途径

2022-11-14 08:12:20
活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岭南党史党员

杨 博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江门 529000)

在岭南党史中,记录了一大批广东青年大学生党员扎根家乡,不断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地具体实际,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伟大历程。所以说,岭南党史文化是党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党史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在岭南地区发展迎来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之际,大学生对党组织的依靠和关注程度更高。在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新途径的过程中,要在岭南党史功能的使用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一、岭南党史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中的价值

大学生党员要通过深入学习岭南党史、运用岭南党史,将理论和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东省的深入发展铆劲加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总结,发现在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新途径的过程中,岭南党史功能的应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一)有利于岭南人文和经济效益双向提高

发挥岭南党史功能,能够有效开辟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成果的新路径,既能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又能进一步挖掘岭南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岭南红色文化、传承岭南红色文化。

(二)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养和评价体系

发挥岭南党史功能,能够加快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标准化建设,丰富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的评价理论,着力为党组织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合格人才。

(三)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找到了砥砺奋进的方向。现今的大学生党员具有先锋性、主动性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缺乏经验和辨识能力。社会和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产生冲击、影响。因此,从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层面来看,党史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投身新时代提供有力的科学导向和精神力量。

二、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研究视角进行创新

当前,广东省各级党组织非常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在实施过程中想了许多点子,用了很多方法,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差异比较明显。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可以从实际出发,以岭南党史为基础,深入分析党史文化资源,提炼岭南本地党史教育功能,并探索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路径,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供各基层党支部大学生党员借鉴,并将其扩大应用于江门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的培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二)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途径进行创新

将岭南党史文化功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融入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传统模式的同时,还要将其结合到大学生党员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全过程中,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新模式,将党史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充分渗透到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中,推动广东事业方方面面的发展。

三、岭南党史融入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新途径

(一)组织社会实践和知识竞赛

为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丰富多样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比如,进行与岭南党史教育高度契合的主题知识竞赛,或者举办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提供更多进行自我教育的思路和方式。

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中,要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红色革命圣地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党员担任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讲解员,促使他们利用自己所学习的岭南党史知识,丰富游客的见闻,优化游客的游览体验,促进岭南党史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党员会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党史的进一步熏陶,并领悟到党史中所蕴含的更多思想内涵,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断提升。

在岭南党史知识竞赛中,组织者要依据党史资源的内涵特征,对竞赛活动的项目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将活动项目分为历史事件知识竞赛和人物知识竞赛两个大类。多样化的岭南党史知识竞赛项目可以促使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从而通过深化思想,促使大学生党员更为深刻地感悟到作为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以及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此可以促使党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得到传承,促使大学生党员从岭南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有利于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并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

(二)发掘革命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

战争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革命教育基地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资源,这些基地见证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和努力的过程,是党的奋斗精神与革命意志的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岭南革命教育基地,能够有效地提升岭南党史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河坝战役是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军事上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是江门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该基地位于开平市百合镇茅冈圩广湛公路旁,坐南向北,建有宽为36 m、高达13.7 m的牌坊,日夜默默讲述着革命先辈为革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周文雍、陈铁军二位烈士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在英勇就义前,他们举行了著名的“刑场上的婚礼”,这样的革命豪情、浪漫情怀,使当代大学生党员备受鼓舞。清明节期间,要组织大学生党员到烈士陵园扫墓,让生于和平时期、肩负维护和平稳定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党员在庄严的纪念碑下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彭湃故居坐落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风景秀丽的龙津河东面的海城镇桥东社,坐北向南,面临龙津河,始建于清末。彭湃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彭湃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今汕尾市)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8月30日,彭湃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33岁。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占地面积1250 m2,建筑面积357 m2。是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三元里村民不忍欺辱,拿起农具与英国侵略者搏斗,经过一天的激战,三元里人民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民间自发反击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另外,大学生党员还可以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看一看革命先烈所用过的物品,让这些革命的“见证者”带领大学生党员穿越时空,去感受历史。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驳壳枪、打满补丁的衣物,都是当代大学生党员所难以想象的。参观活动可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三)加强岭南党史知识教育

目前,党史学习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岭南党史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史知识培训。在运用岭南党史进行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抓住中共党史这条教育主线,把党史教育和思政理论知识教育结合起来。例如: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心理行为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岭南党史,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党史的内涵特征;结合大学生党员学习进度,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知识学习分享会。

在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岭南党史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贴近当代大学生党员生活的模范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作为历史知识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岭南党史读物、人物传记,在丰富大学生党员历史知识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什么是共产党”“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的感悟和认识,进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岭南党史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作用。此外,高校各级党组织可以带领学生党员在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英模人物故居等处,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如聆听先烈为信仰而献身的红色故事,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让他们在现场感受和体验先烈们为心中的信仰和主义而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四)优化岭南党史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发挥党史功能,多元融合、全过程融合,进行从“为了教育而教育”到“为了广东的发展而教育”的价值转型,探讨如何在全面学习党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岭南党史的育人功能,探寻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新途径。

在岭南党史功能探索中,要实现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保障和规范管理,改变当前党史教育中重复培训、资源使用率不高的现状,以及一些走过场、做资料,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要合并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金和资源,通过对岭南党史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质量。比如,要梳理岭南党史资源,加快综合性党员培训基地建设,对参与党史教育的各方主体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组织部门工作的规范化。要形成办班统一申报制度,促使省内各高校党史教育培训的组织者高效利用培训资源。各个参与培训主体要以发展需要和岭南历史资源特点为依据,向组织部门提交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如果计划通过审核,则由党校和组织部门共同落实党史教育工作,以促进党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培训效果的提升。

(五)加强岭南党史教育评价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深入分析广东以文化人、资政育人,推进党的建设,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提炼党史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对于当代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中的理论学习、教育模式、考核与评价等现状进行反思,是提升党史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一定要被充分应用到党史文化教育工作中,以促进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的形成,帮助每一名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党史教育的评价要基于大学生党员自身素养、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行为养成等方面来丰富评价标准,要通过建立党史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党员以学为荣、以史为鉴,促使他们将学到的党史知识应用到个人发展和党务工作中。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育主体构建的党史学习组织中来,树立学习榜样、实践楷模,从而借助“人人要学”的党史学习氛围,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要对全体大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和党史知识应用能力。大学生党员参加党史学习的考核成绩、学习小结、出勤情况,都要被记录在电子学习档案中,并将其党史学习成果与评优评先、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新途径的研究中,要将岭南党史文化育人功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到各个环节中去,从而促使大学生党员能够坚定政治立场,能辨别真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各种舆论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而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岭南党史文化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终身受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需要完善的工作。

猜你喜欢
岭南党史党员
忆岭南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50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第一次学党史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雨岭南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4
不辞长作岭南人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