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11-14 03:02宋丽萍
对外经贸 2022年9期
关键词:商科贸易服务

宋丽萍

(广州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一、引言

“新商科”是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新概念,是在现有商科发展的基础上,回应科技、社会、经济所带来的挑战。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能否培养出符合新商科建设背景下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开设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一方面顺应了国家的发展要求,为服务进出口贸易培养专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有力推手。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从培养应用型本科国贸人才的角度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问题。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配套课程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配套课程及教材还较为欠缺。相比较于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发展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而国际货物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发展比较成熟,高等院校内配套课程也比较完善。大多高等院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诸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学》《国际商法》等主要服务于国际货物贸易。跟服务贸易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涉及国际服务贸易实务方面的较缺乏。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服务贸易涵盖的行业众多,涉及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及其他服务等十二个行业门类。另外一方面则是上述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大多专业性较强、行业跨度大,如建筑、金融、通信等,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比较大的挑战。随着5G 时代到来,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倒逼产学研进行学科交叉重组、升级。因此,在新商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商科以职能为导向的专门人才培养方向,结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强项突出行业来设置与之相关的实践训练课程,转型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提升课程的应用性,仍然是一个难题。

(二)教材内容单一,课程与实践结合应进一步增强

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材编写,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大多是停留在介绍基本定义、特征和发展现状等层面。另外,由于国际服务贸易与世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国对外开放政策等都息息相关,时效性强。而服务业涉及的不同门类特征各异,课程内容广而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知识点分散。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新商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强调融合性、交叉性、包容性。在服务业的12 大行业门类中,各行业诸如建筑、电信、知识产权等领域跨度大,教材内容也无法实现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懂技术、会管理等。但是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训练国贸学生从事国际服务贸易能力的实践课程,如在金融行业的实习、旅游行业的实习等,导致学生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的实践训练不足。

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门类多,且时效性要求高,国际服务贸易各个门类要求的技术性也比较强,比如会计、法律、IT、建筑、金融等因此,在师资配备上应符合当前新商科建设中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

三、国际服务贸易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建构服务贸易课程体系

各高校应该建设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课程体系,开设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度较高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保险》《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企业运营》等课程,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另外一方面也提升学生的跨境运营、网站建设和维护等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系统的服务贸易课程体系的同时,需要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可以开设更多与当下服务贸易发展趋势高度融合的课程,比如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课程,以培养出与时俱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商科建设人才。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会造成教学内容不深入的问题。在新商科融合性、交叉性和包容性的要求下,需要根据应用型国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还需要结合所在地域的产业发展特点和对应的方针政策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因地制宜、有侧重安排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地方省区的发展定位来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学习,如广东省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科学研究技术产业集聚的地区,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可对该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讲解。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内陆省区,则可结合入境旅游等内容深入探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与教师、教材共情的能力,也更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

针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理论性强,大多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设置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实验课程,无法进行系统性的实操实验教学问题。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所教授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可以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要求学生先修某些课程,奠定一定的学习基础,比如《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等,到大三、大四再学习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赛事,比如“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创新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方向的教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大多基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大框架,针对此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各高等院校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跨学科交叉学习与教学,提升青年教师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教学的业务能力。另外,作为一门学科交叉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的师资配备时,应重视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研究特长。例如,可尝试不同研究专长教师分别进行不同章节内容的讲授,如国际金融服务的章节部分由金融相关课程教师主讲,国际旅游服务部分由旅游相关课程教师主讲。这样可以很好地将被动进行学科交叉扭转为主动进行学科交叉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另外,为了改变教师全程讲解,学生参与度低的现状。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将一些难度不高、易理解的章节内容布置成小组汇报作业给学生完成,如国际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发展(运输、旅游、电信、金融、教育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设置不同的主题,采取有奖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活跃课堂,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有意识收集和讨论不同行业的融合情况,比如跨境电商中贸易与互联网的结合、金融科技中金融交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云营销中营销与云技术的融合等。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模拟演练国际服务贸易的一般流程,增加课堂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小结

随着新商科建设的推进,培养精通国际服务贸易业务的专业人才,不断研究传统的专业课程如何与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联动,改革教授方式,以主动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应用型国贸本科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人才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潮流,应用型国贸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培养产业需要的、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服务贸易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商科贸易服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统计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贸易统计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