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琳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内控的目的在于让企业的长期执行方针及政策更加契合企业成长的需要,使得各部门之间内部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体系,同时采取优质的措施规避风险,达到提高企业总体效益,构建独特且完整的管理制度的长远目标。现今,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都对内控的机制进行了改良,但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虽然有对经验的总结借鉴,但由于没能发现问题存在的根源,没有形成独特的与自身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的统一制度,仍旧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致使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对员工间、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存在问题,无法获得最大企业效益。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且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具有较高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财务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责任也相对较大,且其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可以对企业各项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国有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之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有企业的经营压力。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入强化了各行各业的内部竞争,国有企业则呈现出了后劲不足的发展趋势,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实际中不难看出,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理念和思想方面存在明显的弊端和不足之处,经营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变更。此外,考虑到国有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特殊性,与私营企业相比较其具有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价值,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改革,持续推动核算型财务向着管理型财务发展,进而为国有企业的未来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信息化时代中,国有企业想要获取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财务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若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获取信息化体系的支持,则能够加快对企业各个部门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应用,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质量和有效性。
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这是许多国有制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核心的结构组织不合理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不足,此时就需要董事会来进行规范。现代的企业制度提出,要对该核心结构进行规范化的构建,各个高层结构之间要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且要有直属于董事会的专属委员会来完成企业的审计监督任务以及风险评估任务,然而现存的最大问题就是许多企业内部存在着“内部人控制 ”的现象,这不利于董事会发挥职能。内控制度的完善需要建构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CICPA、CSRC、央行、审计署以及国家财政部等部门都对内控有理论规定,但具体的研究还是不足,因此,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且许多规定的生态效度并不高。除此之外,我国内控制度定位还集中于业务的进行,审计数据合理性,资产安全等方面,这一点与COSO定位集中在财务报告及执行法规上的目标定位有一定差距。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这将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个人来看,内控并没有做到涉及每一位员工;就不同部门来看,也没能做到对部门之间的接洽做出很好的管理;就工作环节来看,内控没能贯彻在各个环节之间,因此,会导致管理不全面,影响整体效益。绝大部分的国有制企业并没有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没有将内部制度等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考核及晋升等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模式,究其原因还是不重视该方面的建设。然而事实上这很重要,对员工的价值观、个人修养等不加以积极引导,不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加以要求,内控就不能达到期待的成效。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模式不合理的问题,其资金结构过于单一,较为依赖银行贷款,这也决定了国有企业在面对风险时难以保证自身的应对能力。而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忽视对现金流的有效管控,且内部管理制度相对不够合理,严重影响到了财务控制的实际效果。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虽然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是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内部的管控力度较小。具体而言,企业的审计工作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公司高层缺乏重视,审计工作开展并不规范;(2)内部结构不健全,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企业的治理与内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没有一个完整的治理机制,企业内部就不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不能发挥全部实力。企业要想走向成功,一定要对企业的核心权利主体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从而使之形成相互制约的平衡模式,且需要保证权责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董事会所需要的完成的任务在于确定企业总体走向,如对各部门提出的需要随后执行的政策、制度或者工作程序进行了解和审批,对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提案授权通过,以便进入接下来的执行阶段,同时要对企业工作进行风险评估,作出关乎企业命运的重要决策,以及对管理层人员的任命,董事会的存在能够对内控的进程和成效进行监管。高级管理层职责在于执行,将董事会通过并下达的策略以及需要执行的程序付诸实践,明确分管各部门的职责以及责任,构建好风险评估的具体实施机制,对内控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整合,及时发现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妥善解决。监事会职责在于监管,管理和调控企业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对另外两个权力部门进行监管,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做好分离各个权力部门间不正当联系的工作,如董事会和总经理职位以及总经理班子分开设置、企业高层的决策人员与执行者不能有直接关系、审计人员不能与权力部门相互串通等一系列行为,由此杜绝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依据企业内部具体的形势来对员工制定独特的机制,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身心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职员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紧密联系。企业内部需要有成体系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对员工进行入职的考核到工作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完善的机制,有助于企业对优秀员工的选择和培养,人事部门更应该有严格依据该制度实行人才选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企业内部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风险管控机制,这项机制一定要契合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大的市场环境,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综合企业工作结构的各个方面,对未知风险进行评估。该机制需要具备利用定性定量的技术手段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流程中存在着风险的流程进行完善,运用科技手段评估风险,构建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制度。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性复核法等一系列途径对企业内可能存在的风险全面监控并进行评估,找出其中可能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较大的方面,并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使规避风险。
对于国有制企业内部管控的机制,主要可以分成三部分,具体如下:首先是在企业核心部分,需要将物资和资金的运转过程与制度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监控防线,对责任承担制度以及业务范围进行详细了解;其次是“堵”,需要设立对应的岗位,在会计部门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中业务进行随机以及定期的审核查验,此项任务需要配备专业的,有很强工作能力及责任心的员工,需要对员工进行规范管理,对监督任务完成进度形成材料汇报给财务负责人;最后是“查”,需要在稽核、纪律检查、审计等部门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单独的部门,该部门直接受董事会管控,要求与需要查验的部门没有利益交集,通过一系列举措对会计报表等数据进行审查,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上报。这独立的三个管控部分形成了递进的监督整体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纰漏,规避风险。
要对企业内部的制度进行完善,可以采取外部监督的方式来完成。一般情况下较多采用财政、审计、税务等外部监管部门所构成的外在监管体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些监管部门通过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实现互相监督、信息交互的体系,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实现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审计、财政等部门有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监管的权利,其职责在于监督企业是否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对于企业行为的督导也很重要。
在市场经济体系的推动之下,国有企业需要积极改善原有的单一化融资模式,扩宽融资渠道,并要优化和完善债务偿还机制。综合考虑各类融资机制,BT项目融资模式是一种更适合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其中股权融资渠道分为私募方式和公开发行方式两种类型。国有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私募融资准备,寻找合适的投资者,以达到丰富融资渠道的目的。此外,PPP模式也可应用于国有企业的融资使用,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部门承担公共采购的责任,再由专项公司作为中标人完成合同的签署,最终与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协议。从某种角度来看,若想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价值,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国有企业还应当重视对合作机构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融资的根本目标是获取持续性的融资,而想要实现这一既定的目标不仅仅要从制度和理念等方面进行更新,同时也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合理选择合作机构可以满足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重视对融资管理双赢的追求,保证合作伙伴的基本权益。
国有企业本质上属于集团化管理体系,故其财务控制工作具有复杂性的基本特征,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较为庞杂、繁琐。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效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自身的资本控制和管理水平,这能够有效降低资金的管理风险,并能够达到预期的内部控制效果。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国有企业首先需要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规范和综合性管理,一切与资金相关的活动均需要进行严格管控,进而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提升资金的利用率,更能够发挥集团内部控制的实际价值。在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始终是工作的核心构成,其必须成为财务控制一体化的关键环节,践行企业权力集中的内控原则,对国有企业的全部财务活动进行系统监督和管控。其次,为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国有企业财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账户管理工作,及时更新企业的银行账户信息,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国有企业的银行账户应当由母公司进行统一管控。资金使用需要经过多层审批,并采取限额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还应当及时梳理银行账户,关闭无用账户,遵循一个账户对应一个项目的基本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财务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在深化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传统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更为合理的内部全面审计制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工作:一是会计审计工作。需要通过财务制度和财务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并定期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二是经营审计工作。国有企业所负责的经济活动均需要进行预算审计,综合分析项目的资源配置情况、成本核算、预算、固定资产等,保证项目的资金使用合理。三是项目审计。任何项目均需要由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合同进行专项审计,同时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的盈利情况及可投资性进行综合性评估,评估结果将视为衡量项目可行性的主要依据。四是离任审计。当国有企业出现高层领导离职或者调任的情况时,国有企业则应当及时对其曾经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审计,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的全面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在深化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明确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国有企业还应当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以往审计工作中的难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当构建一个与内审、内控意见相关的数据库,除了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也能够对工作进行信息化分析、处理。
在当前的情势之下可以发现,国有制企业的内控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决策过程中效能过低,管理水平不足,没有前进动力以及企业竞争力不足。若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更长远地发展起来,仍旧需要进一步探究问题根源,综合各个方面提出更加系统化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