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嘉欣 华南师范大学审计处
将内部审计合理外包,有利于各单位缓解在内部审计上的压力及人手不足问题,为其内部的管理带来更多的支持。而审计外包容易催生一定质量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事业单位便要加强对内审外包的质量问题研究思考。
在各单位中,内审外包能让内审工作提高一定的效率及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但是,有很多因素都会让内审外包实际质量受到影响。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做好过程管理。部分单位在外包内审工作之后,并没有对外包做好长期监督,没有将过程管理落实起来,没有做好阶段性的评估工作,最后会出现扯皮现象等问题,不能让外包审计的效能和质量得到保障。第二,没有做好前期规划。一些单位在外包内部审计时,没有可靠、详细的外包计划,也没有将外包的形式或业务类型充分明确起来,没有合理筛选外部的审计机构,最后影响了外包的针对性,影响内部审计整体的工作质量。第三,没有做好事后评价。在内审外包后,一些单位没有及时的评价外包的质量,缺乏标准,这让外包质量的控制没有根据可以遵循。若外部的审计机构实际出具审计报告缺乏质量,无法为单位提供参考的实质性建议时,便会让审计无法发挥作用。
在各单位中,外包内部审计虽然有一些优点,如能让审计成本得以降低,让内审提高独立性等,但它也容易导致一定问题,如在外包内部审计后,内审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也有泄露信息的风险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各单位在外包审计时会有利有弊,要让外包审计的效果得以保障,各单位便要结合具体需求,合理做出决策,选择和单位状况相适应的外包形式,让内部审计的外包质量得以保障。
而一般来讲,内部审计的方式有两大类,即部分外包和全部外包,具体有以下主要形式。
各单位要在外部第三方的审计机构所协助下,对内审机构的人员数量、设置配置等状况进行确认,并联合审计机构对内审计划进行制定,明确有可能的审计各类风险。而此方式的优点是,它既不会对内部审计的状况进行干涉,也能优化内部审计。在此方式的应用中,要避免对第三方的合作审计机构过于依赖,不然外包项目往往会有更多缺陷,影响内部审计的顺利转型。
在各单位中,一些内审业务会有较高的专业性、工作难度,内审人员工作能力无法和实际需求相满足,为让审计的质量得到保障,各单位便要聘请专业人员,使其协助自身将审计任务完成。此方式的优点是,它能保障内部审计充分的独立性,能让内审人员提高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但它也有缺点,因为第三方往往只在审计时接触被审计的单位,所以他们很难从单位的整体出发,分析单位中的问题,难以保障审计的最终质量。
在各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机构应该保留一些审计人员,这些人员要负责较高政策敏感度的工作。然后内部、外部的审计人员要通力合作,完成常规内审。此方式的优点是灵活性较高,且选择面也更宽。但在此类外包形式中,内外部的人员往往不能顺利协调,内审人员有不愿意与外审人员合作的可能性,双方会在审计职责分工上有困难。
一些单位因为内审工作量大及业务繁忙,会选择全部外包内审任务,由外部的审计机构来负责完成。在此方式中,内部审计能够保障充分独立性,且审计结论往往不会受到单位方面的较大影响,而第三方的审计专业性,也能让单位审计的需求得到满足。但此类方式同时也有缺点,即外审人员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单位具体状况和管理层具体需求,无法和单位状况结合,根据管理层的实际管理需求完成审计,最后容易影响到审计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且审计结果难以保密,会有泄密风险。
部分单位在对内部审计评价时,会有定性分析特征明显的状况,而没有做好定量分析,最后让评价工作显得非常主观,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内审外包实际质量。为此,各单位应该针对内审外包,加强质量评价科学体系的建设,将评价的各项指标完善起来,尝试对外包的各业务状况进行动态式的评价,让过程式的管理得以顺利实现。各单位要将内审质量的规范手册当作导向,将深入调研的工作做好,从财务指标、业务流程等方面出发,建设内审外包的完整质量评价科学指标体系,以此有效评价外部机构具体完成的工作,比如评价审计方法有没有十分合理,或者底稿有没有完整,或者报告内有没有对重大问题有效披露等。在评价体系影响下,各单位能对内审外包实际业务状况及时的监督和控制,在出现问题后便能及时反映,然后督促供应商将优化改进的工作做好,让内审外包的质量满足工作需求。
在现阶段,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没有充分的重视,认为此项工作是挑毛病和查问题,这让内部审计在开展中,无法得到各人员的充分配合。为此,内审人员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自身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具体形势,端正自身的思想,将工作态度摆正,尽量主动提出单位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对策,对内部审计充分重视。因为内部审计的落实,可以让财政资金能合规、合理的有效使用,所以各内审单位要对其此项作用加强宣讲,让职工能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实际意义,使其明确内部审计特点、作用等内容,可以对内部审计重新解读,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让职工将各审计人员当作“自己人”,最后让单位内部能彼此配合,为内审外包的工作打好基础。
在各单位中,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整体目标,结合内审业务具体特点,对需要外包的业务尝试合理的决策和分析,将总体的方向把握好。此外,应该根据不同评价指标,充分反映内审资源的状况,以此对外包的恰当形式进行筛选,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各单位要对其他单位内审外包的成功经验进行参考,联系实际的需求还有成本上的要求,给出外包的有效决策。针对一些专业领域,应该尝试专项业务的外包形式,并选择和口碑良好的会计机构来合作。在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是必须要设置的部门,但单位配置人员相对较少,合理借助社会审计力量的协助会产生一定成本,需要达到审计全面覆盖,更好地完成业绩要求和审计业务,通过外包形式必不可少。总的来讲,在外包形式的选择中,各单位需要根据管理需求、内审质量要求来给出可靠的决策,不能盲目从众的选择。
在现阶段,各单位外包内部审计的成功和理想案例偏少,在具体实施中,审计方法显得过于保守,且审计的内容也会有更大的限制。因为第三方的各审计机构能选择和审计需求更适应的人员,所以在内审外包时,应该尝试对审计的方法创新,以及对审计内容的拓宽。同时根据审计重心还有单位整体工作的目标重点,对年度审计的合理计划进行编制。各单位要对审计领域积极拓宽,让审计内容的设置能变得更为全面,比如审计内部控制具体状况,促使各单位尽快将内控制度完善起来;对使用资金的状况全面分析,评估使用资金的效果,让单位提高资金利用率;对管理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工作做好审计,全面审查公开的招投标工作,为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状况,将贪污等问题杜绝,减少经济纠纷,应该重点审计处置国有资产的工作流程,重点关注经济合同的签订、合同责任的履行等过程。同时,还需要关注手续有没有合规办理,资金的拨付是否合理等;对决策评价、经济责任做好审计,持续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运行权力的状况,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进行审计;对决策执行的最终结果进行追踪等。
在采购审计服务外包内部审计之前,各单位应该科学、全面评估承接机构,初步评价定点审计具体供应商,也要综合性地对其服务的实际质量做好考评。第一,应该对合作方的资质、声誉进行充分了解,如他们在行业内真实的口碑,有没有擅长的一些特色领域等。第二,应该根据相关指标,为合作方开展综合式的考核,以此来综合衡量,并且择优筛选。第三,在分析合作方的实力、专业能力外,还要对其内部人员考察工作的态度,选择和合理收费标准的机构合作,在让审计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也需要将成本控制兼顾起来。
在内审外包中,为保障内部审计可以实现良好循环,在事后阶段,各单位要将制度建设加强,对追究责任的机制进行建立。一方面,各单位要在内审实施的规范办法健全的同时,将内审的职业道德方面规范确定起来,以国家法律当作基础,结合单位内实际,加强工作调研,制定和单位实际相符,有强操作性,能让内审长远发展的内审规范和办法,使其覆盖审计的计划、制定方案、报告信息等不同环节,让内部审计可以有章可循,变得更为规范。另一方面,各单位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针对各问题意见做好整改,在发现问题后,应该分层级对责任进行追究,以此避免漏报、瞒报等问题。各单位还要将后续的审计追踪落实,若有人导致一定损失,应该对其问责,若各单位没有配合审计,或者有伪造事实的状况,应该结合实际情节的严重程度,向单位内各负责人追究对应责任。
在外包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因为内部的一些审计人员所掌握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比较有限,且外部的一些审计人员往往对单位内状况不够了解。所以在审计外包中,应该保障内外部审计的充分协调和合作,具体要做到:知识沟通。在外包中,内外部的审计人员要彼此多对专业知识进行沟通,内部人员要对工作需要的知识进行补充,提高自身的能力,而外部人员要对单位管理上的信息、政策法规进行了解,由双方合作来找出不足问题,将审计的要领确定起来;一般而言,外部审计要将有可能影响单位内部审计的关键事项整理好,然后和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商议,为保障审计的效率,双方要沟通需要的资料,便于在审阅后对对方的工作量进行评价,对双方的资源充分利用;程序方法沟通。为降低重复劳动的出现频率,双方应该在工作的程序方法、范围上做好沟通协调,在外包中,内部审计要了解审计程序还有方法上的问题不足,为对方及时提出建议意见,以此将审计风险降低。
内外部审计还要在防止舞弊、内部控制和成果共享上加强合作。在防范和揭露舞弊时,双方也要加强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在此方面,内部审计明显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参与单位中任何的防舞弊类型调查,确保审计内控的有效性、健全性,让防舞弊工作得以常态化。而在外部审计方面,便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单位的财务报表上,因为舞弊往往容易导致重大误报等状况,所以外部审计要对内部审计做好防舞弊的检查;在内部控制中,双方要加强合作,评价内控系统属于内审关键的目标,一般要利用风险评估这一方式开展。在第三方的各审计机构中,要对被审方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做好评估,利用内控测试,对内部控制实际健全性进行审核,并确定审计的具体范围,确定审计程序的控制时间,促使审计效率得以提高;双方还要在成果共享上加强合作,外部审计要负责评审评估内部审计的状况,明确其中的问题环节,给出对应的建议。在内部审计中,应该针对外部审计给出的明显问题加强调查并核实,将审计的重点区域明确起来,促使合理的建议意见落实,和外部审计加强定期沟通,对整改的进展进行跟进,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有效,让审计充分提升影响力;总的来讲,在内审体系的建立中,各单位要将内外审计结合起来,保障彼此的合作协调,取长补短,以此让内部审计能获得良好效果。
在事业单位中,内审外包有着一定必然性,一些单位的内审外包是刚性的需求。在内审外包中,各单位应该重视对合作方的全面评估,也要能结合实际,选择内审外包的合适形式,并重视针对内审外包,构建质量评价的完善体系。总的来讲,各单位要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对内审外包做好动态监控,让内审工作得以落实到位,促进单位的发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