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云,黄大广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公元前一世纪,在汉文史籍当中已经有关于傣族的相关记载。汉朝把傣族先民称作“哀牢”或“掸”;唐以后称傣族先民为“乌蛮”“白蛮”“白衣”等;宋以后称傣族先民为“金齿”“白衣”;元以后称傣族先民为“金齿”“白夷”“百夷”“僰夷”等;清朝则称傣族为“摆衣”;民国称傣族为“泰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摒除了民族压迫的制度,按照傣族人民自己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我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史书记载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傣族的先民们就已经进入了“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
孔雀舞是傣族民间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傣语称“嘎洛涌”和“嘎楠洛”,通常可以进行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表演。傣族舞蹈的种类繁多,形式也较为多样,流行面积很广,并且各具特色。其大致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舞蹈等。在傣族聚居的地区,经常举行各种节日活动,每年都会举办歌舞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赶摆”等一系列民俗节日。
孔雀舞的动作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每个动作开始前会有起式,结束后也会有收式。舞蹈的过程中情感表达较为含蓄,但语汇十分丰富。舞姿更富于雕塑感,动作多保持在半蹲的姿态上进行均匀颤动,身体及手臂的各个关节都有弯曲,就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手形及手的动作也是十分多样。傣族的居住地大多是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的,因此傣族人民非常善于吸收他国的文化精华,并且能够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相融合,历经长期发展,就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来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成型,逐渐流传下来,形成了孔雀舞。孔雀舞除了表现孔雀的生活之外,也有一些是表现神话故事的。例如,潞西县多表现孔雀与魔王的故事;西双版纳则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召树屯与婻木诺娜》。孔雀舞过去都是由男性进行表演,舞蹈时戴尖塔盔假面,身胯孔雀架子道具。本文现以瑞丽姐相毛相派和西双版纳派为例进行介绍。
毛相自幼喜爱舞蹈,为了跳好孔雀舞,常躲在林中观察孔雀生活,并把这些孔雀的生活展现在他的孔雀舞中。最大的特点是他去掉了过去跳孔雀舞时需戴的面具和架子后,表现孔雀生活时,汲取了京剧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和戏剧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为了更好地塑造他要表现的孔雀形象,他在舞蹈形体动作上也有了很大创新,为了更好地表现追逐嬉戏,他创造了碎踮步;为了表现孔雀极度的喜悦心情,他强化和突出了碎抖肩动作。
西双版纳的《孔雀舞》,不强调均匀颤动的韵律,没有走步、点步等步法,没有翻腕、外掏等手的动作。它主要是胯的横移韵律,步法主要是碎步,但又不似瑞丽和芒市的半脚尖碎步,而是全脚掌着地的碎步,手部动作主要为平摆转腕、内曲和单手转腕,多以一雌一雄两只孔雀表演。
民间艺人为了继承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为了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雀舞不仅仅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活动中单独表演,也融合在集体舞中与大众一起舞蹈。娱乐性和观赏性共存的舞蹈活动,直接作用于共同民族心理的培植,能够进一步沟通心灵,加深情谊,在体验民族传统的过程当中强化民族意识。
目前孔雀舞的主要传播地区在我国的云南省与周边的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孔雀舞以其浓郁的地域民族风格,鲜明的艺术个性独树一帜,它的舞步动律、手势造型、舞蹈形态、情感表达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体现了稻作舞蹈文化的特征,也渗透着东方舞蹈的审美风韵。无论是民间还是当今表演的舞台上,不同形式的孔雀舞仪态纷呈,从毛相、中国歌舞团的女子群舞,刀美兰的《孔雀舞》再到杨丽萍的《雀之灵》,一路跃上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峰巅,以此也足以说明傣族舞蹈元素的优良性,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学院派”一词,在西方的历史当中名声并不好,因为“学院派”与中世纪的经院,与保守、陈旧相联系。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国家总是与先进的事物相联系。基于历史因素,新中国建立初期,职业化艺术教育就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逐步发展从而产生了艺术教育,也产生了舞蹈教育。1978 年,北京舞蹈学校从中等舞蹈学校升格为高等舞蹈学校,之后,国内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别的高等舞蹈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舞蹈教育群体创造出了两个新的舞蹈品种。在戏曲的基础上所创建的当代中国古典舞和在农耕民间舞基础上创建的中国独有的民间舞——学院派民间舞。“学院派民间舞”基于教学需要,老一辈民间舞专家深入民间,向群众以及民间艺人直接学习,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强化风格,把原生态民间舞最本质的内涵加以提炼、扩展,由此形成了民族舞蹈训练教材。
元素教学法,作为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法之一,又被称为元素性技巧教学法。元素性技巧的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进行提炼,分解为元素性的技巧动作,进行强化练习。通过元素教学的训练,使得学生掌握基础动律,目标明确,任务单一,根本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元素教学”也难免产生弊端,教师过于注重动律动作而忽视了风格韵律的教学,忽视了对于民族文化与审美的讲解。在元素教学法影响下的艺术创作中,生命力和情感的流失和补充是必然的,也是阶段性的。
傣族民间舞蹈是傣族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孔雀舞当中的典型动作,则又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代表。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就需要着重分析这些典型动作的由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舞蹈风格。孔雀舞中的“三道弯”的造型,是因为傣族人民信奉小乘佛教,孔雀在小乘佛教中被视为灵物,三道弯就是在模仿孔雀喝水时候的造型,以此来表现孔雀的飘逸和灵动。所以,通过对一个典型动作的重点分析,能够帮助同学们从本质上来认识这种舞蹈,对于孔雀舞风格的形成、发展和动作的来龙去脉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对风格的掌握也能够加深。
孔雀舞课堂教学的主要动律元素:第一,膝部柔韧的起伏。这是傣族民间舞蹈最为明显的共同特点,也是孔雀舞的特点,不论动作的过程进行什么样的变化,膝部始终保持韧性的起伏。这种起伏并不是机械式地均匀起伏,而是随着动作情感的变化,由内而外自然产生的感情变化而变化。例如主力腿站直时稍快,而下蹲时稍慢,在膝部直立和半蹲的起伏中始终是有韧性的。第二,手臂、手腕、手指柔软刚韧的运用。上述三个部位的动作要柔软但不松软,具有刚韧的内在力量支撑。手上每个舞姿的变化柔软而刚韧,这样的动作韵律,能够把孔雀温顺、善良、稳重的性格表现得十分完美。第三,小腿动作的快速、敏捷,眼睛的灵活运用。第四,身体各部位组成的三道弯造型。例如:右五位侧提腕立掌手,加左勾脚旁掖腿。弯曲的膝部、肘部以及提起的腕部、送出的胯部、稍弯的腰部,还有微微倾倒的头部等,展现出曲线形的图案,再现了孔雀窈窕的体态。
近年来,人们对于民间舞蹈的民间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学院派”民间舞与真正的民间已经拉开了距离。“学院派民间舞”从民间走向职业,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舞蹈。而民间舞是由真正群众和艺人做起,跳着属于他们的带有原始性的自己的舞蹈。它们是既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事物。舞蹈教育训练出来的,虽其根在民间,但它们已自动更名改姓,成为“学院派民间舞”了。
如果把原生民间舞作为源,学院派民间舞是其流。我们通过对原生民间舞的提炼,整理为系统的教学训练。从民间的传承演绎发展到学院派教学,但学院派的技能已经使得农民和普通群众不可参与,所以从这一层面讲,民间舞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间”性,不能再回到民间流传,也不能完全表达群众的共性情感,更不能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性舞蹈。“学院派民间舞”是通过舞蹈院校进行传播,传播到专业舞蹈团体,成为不可遏制的职业化行为。
我们也应该感激“学院派”,因为是学院派的舞蹈教育,才能够在模仿经典的过程当中产生极为优秀的风格化表演案例。当我们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继承与保存传统舞蹈时,我们同样希望有人绝对忠实于传统,并一丝不苟地按原样去表演给当下的观众和理论研究专家,将真正传统经典的民间舞蹈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