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铃欣
(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日本动漫行业在国际上有着相当大的市场占有量,每年动漫产业的营业额高达230 万亿日元,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个数字依然在继续上涨。根据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动漫产业上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国家。如今,世界上播出的动画节目中约有60%是在日本制作的,而世界上只有68 个电视台播放日本动画,40 个国家在影院放映日本动画电影。有无数日本动漫人物成为了无数孩子心中的著名动漫人物甚至偶像。尤其是在亚洲,日本动画在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上均是美国动画无法比拟的。
早期的日本动画都是采用手绘的方式,加以电脑合成的方法进行制作。宫崎骏工作室一般一到两年出一部新的动画长篇,这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来说,动画的影响力还是有所欠缺。不过好在CG 技术的出现,为日本的传统动画行业吹进了一股新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热潮开始风靡全世界,各种绘图软件的出现也让动画制作变得不再神秘,一台独立计算机就能完成制作动画这一目标。90 年代,日本开始迎来“第三次动画热”,异军突起的数码技术给日本的动画产业吹来了一阵新风。计算机代替了耗时耗力的人工描线,使得日本动画制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动画制作模式。而新海诚,就是这一批新生代独立动画人中的佼佼者。他的动画作品《星之声》完成于2002 年,时长25 分钟。这部由他一人用一台电脑完成的动画作品,在日本的动画行业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与此同时,日本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动画大赏,旨在发掘更多的动画作品和独立动画人。日本的第一场动画是举办于1964 年的东京草月剧场,这种特殊的展现形式,给年轻制作者带来了舞台和机会。2002 年的《星之声》在第二年获得了日本第34 届星云赏,从此出道,开始广为人知。这是日本动画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宣告了个人动画时代的来临。此后,新海诚开始创作长篇动画,无一例外都获得了许多大奖,也深受观众们的好评。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这位新生代动画导演,依然在探寻更多的动画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曾说:“叙事是以观众对同一性的追求,为满足观众、改变观众、挫折观众或打败观众组织而成。”电影的叙事总是基于传达,受众是俗气的,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喜剧、情景剧这种较为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找到能够欣赏他的作品的观众,不过新海诚是幸运的那一个。
新海诚动画作品的叙事风格与日本轻小说有着相似的叙述方法,通常采用不连续的叙事结构,没有强烈的大高潮将观众的情绪拉到极点,而是减弱电影中的戏剧冲突与人物矛盾,穿插大量独白,自始至终都是给人无与伦比的、美的视觉体验。在《秒速五厘米》当中,采用一段很长的电话忙音来替代恋人之间无法取得联系的焦急心理,这种刺耳又毫无起伏的电话忙音比起激昂的插曲,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这一点在《你的名字。》当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在彗星即将撞击地球的时候,球体穿过大气层的风声、人们对于庆典的欢呼声以及各种窸窸窣窣的声音全部消失,只留下了一段主人公的旁白,具有极强的疏离感。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处理手法,成就新海诚的个性风格。
他的作品里,很鲜明地采用了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的技巧——“契柯夫之枪”。例如《你的名字。》中,前半部分的男女主角的灵魂不断交换,让观众以为他们处在同一个时空,而关键性的线索就蕴藏在每一段笑料中。这种叙事手法在用在动画的表现中,常常会让观众觉得故事的连贯性不强,其实不然,其中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都注重符合生活本身合理的走向。而在设计高潮部分时,比起激化故事矛盾,新海诚更加常用的手法是放慢故事节奏,将观众可以知晓的信息放在叙事时间中的现在,然后穿插着过去和将来的线索进行展示,各个线索发展齐头并进,在高潮部分汇集到主线,呈现出一种“去戏剧化”的意识流特征。新海诚常常用到意象的画面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情节与线索丝丝相扣,但又没有直白的说明,以细腻的意识串联起作品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提到,导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雕刻时光。从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来说,新海诚是一位非常擅长用动画来“雕刻时光”的导演。他尤其擅长采用回忆的方式叙事,人们在回忆事件时,通常是主观的、碎片化的,而新海诚的早期作品正具有这种特征,叙事性不强,大量的空镜头配合着旁白,常常采用重复性编排的手法。尤其是在电影的低潮时,采用闪回的剪辑方式,组接一个个短促的镜头,以表现时间之长与距离之远。这种符合真实逻辑的表现手法,能够令观众共情。
除此之外,新海诚还擅长使用各种意象,即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令动画的叙事带着些许物是人非之感。在《秒速五厘米》中最典型的樱花和电车可谓是贯穿了全片,樱花代表着时间,电车象征着距离,作品题目的意义也将时间和距离融合到一起:“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片中桂树和明理分别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在结尾处,电车过后只留下了漫天纷飞的樱花。意象能够奠定整个作品的基调,暗示故事的整体走向。花的结局注定是凋零,暗示了两人越走越远的关系。与之相似的还有《你的名字。》当中的彗星与发绳,彗星终究要坠落,立花泷带着发绳继续寻找着三叶,通过瞬息万变的自然,体现出一种世事无常的孤寂之感。
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缺乏对于叙事手法的思考,大多是千篇一律的运用单线叙事,高潮部分运用各种特效和音效,努力想给予观众们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可是这种在其他电影中已经被摒弃的叙事方式,用在动画电影里,不过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新海诚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动画人,他笔下的故事多关于人类本身的个性、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中的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羁绊、爱恋都是构成新海诚作品的元素,最直观地展现人际关系的表达手法就是沟通,因此,新海诚的作品总是在沟通媒介上下功夫。例如在星之声中,男主和女主只能通过电波来传达心意,但电波的传达速度又随着距离不断发生变化;《秒速五厘米》的故事背景处于手机还未普及的时代,男主和女主通过固定电话和书信悄悄地寄托思念;《你的名字。》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记事本、手机备忘录的出现,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迷惑了观众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海诚动画中对于人性的探索也愈加深刻。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男女青年的真实写照,情书、暗恋都是常见的元素,夹杂着为剧情服务的科幻设定,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真实感。
真正奠定新海诚作品基调的是《你的名字。》,超灵体制的三叶在星象的影响下与三年后的立花泷交换身体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他尝试着通过电影反映当下的时代问题,影片中的彗星灾难正是2011 年发生的东京大地震,新海诚创造了立花泷这样的一个救世主形象,但他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弄清楚交换身体的原因,以及想要见三叶一面的心情。在这部作品中,新海诚不断切换城市和乡村两种视角,尝试构建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氛围,也是他对于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与乡村长大的年轻人的一种心灵探索。
2019 年上映的《天气之子》,讲述了少年帆高与拥有操控天气超能力的少女阳菜之间的奇幻爱情故事,通过不寻常的设定给予动画一种异样的浪漫。新海诚将视角从日本扩大到了整个地球,日本海啸以及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天气问题。这种转变无疑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海诚对于动画的重新思考。这次他并没有从普通人的视角着眼,虽然主角帆高和阳菜依然是少男少女,但他们的身份背景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帆高是一个从家里偷跑出来的青年,在东京的街头流浪,阳菜丧母和弟弟相依为命。准确地说,新海诚这次想要讲述的是两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的情感故事,甚至出场的各个人物,是住在地下室没有孩子抚养权的大叔、找不到工作的姐姐等等。其更像是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精神的思考,在动画的末尾,帆高为救阳菜大声喊着:“天气什么的,恶劣就恶劣好了。”许多影评人都在批判这一观点:个人意识不可凌驾于集体意识之上。但新海诚还是这么写了,就具体而言,帆高和阳菜都属于这个世界的边缘人,潜意识中只相信这个世界的恶,因为在他们的生命里并没有阳光照进来,因此他们不认为为了拯救这个世界值得失去性命。选择少男少女作为动画的视角展开也是如此,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世界很小,小到只有自己和眼前人。
由此看出,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无论是《言叶之庭》(2013)中的雨后相遇、《秒速五厘米》(2007)中的信件、《你的名字。》(2016)中交换身体还是《天气之子》(2019)中的“晴女”,无一不是在叙述着人与人之间对于自身的疑问与解答。
近年来的中国动画作品也开始从自身的文化中发掘可以再创造的部分,比如彩条屋工作室的封神宇宙系列,新编了哪吒、姜子牙和二郎神杨戬的故事。在2021 年初上映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将整个哪吒的故事搬到了近现代的场域里,虽然弱点不少,但这种大胆的改编形式,仍然值得后人学习。中国动画创作的核心与新海诚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过新海诚更多是在探讨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动画则是更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小孩儿,一直在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CG 技术开始成为创作动画的首选方式。创作一部动画作品需要绘制大量的原画,对于画师的绘制水平要求高以及成稿的容错率很低,因此采用CG 手法既降低了成本,也实现了动画的完全商业化。现如今的动画作品基本上都是采用无纸化作业,环保又高效,并且不受材料的限制,画面风格也更加丰富。新海诚正是在这一时代环境下开始他的动画制作之路。
新海诚对于动画作品的背景绘制被人冠以“新海诚风格”名号,他的场景要求相当之高,大量采用实地拍摄再加以“摹片”的手法,这种视觉效果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加以浪漫的处理手法,形成独特风格。他在前期设计时,会进行实地考察,并以类似于照片写生的方法将其动画化,这让观众有强烈的真实感,甚至带动了日本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新海诚的场景中找到真实的街景,形成了一种日本独特的旅游文化——圣地巡礼。场景的真实性也让观众更加能够沉浸在作品的叙事中,形成一种虚幻的真实,仿佛这个故事就是真实存在的某一群少年的青春。
动画作品的取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着重对于光线的捕捉与塑造,营造出梦幻的气氛,打造出照片般的精致感,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清晨还是云彩纷飞的傍晚,以及各种材质比如不锈钢、玻璃和水面对于光的折射和反射,都十分精致。例如在《你的名字。》中对于伏笔“黄昏之时”的表现,偌大的湖面被云层包裹,三叶和泷站在山脊上,脚下的云层反射着太阳的光线,又隐约透露着云层下的森林,气氛构建得相当唯美。并且新海诚还特别擅长使用变焦镜头,虚焦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使得精美的画面更加具有真实感。
不仅仅是色彩,从视听语言方面,新海诚也有其别具一格之处。与其他文艺类电影或动画作品不同,新海诚的镜头组接相当灵活,并且他非常善用特写、近景镜头和空镜头营造故事氛围,在《你的名字。》当中,城市与乡村的镜头切换构建了一曲和谐的乐章。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营造了三叶和泷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的假象,三叶在镇上的活动多采用近景和中景,突出乡村的氛围以及空旷;泷在城市的故事多采用特写、近景切换,城市地段拥挤且人口稠密,就用景别的大小配合着不同节奏的音效区分。在镇上时的音效配乐活泼,多采用东方乐器进行演奏,而城市中的背景音乐比较杂乱,嗡嗡的人声配合着多种交通工具的操作声,在三叶第一次和泷交换,来到东京时,大全景向观众展示满目琳琅的商场和街道,配合得欢快的背景音乐,观众的情绪也被三叶的快乐所感染。
新海诚的气氛营造在新一代的动画人中可谓数一数二,东方的情感总是含蓄的,夏目漱石用一句“今晚月色真美”便可以诉说出无尽的爱恋,其中的意境难以言表。在《言叶之庭》中,孝雄和百里香躲在公园的小亭中偷闲,这一画面中,新海诚对于绿色的使用达到了极致,青褐色的石板路和清新的草绿相互交织着,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泥土里的芳香,通过高饱和的绿色和男女主人公服饰的灰色相呼应,他们虽然是旷课和翘班,但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宁静。
中国动画对于风格化的认识早在上个世纪50-60 年代就很成熟了,当时的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天书奇谈》等,每一部的画面风格以及艺术语言都值得细细研究,它们在制作过程中参考了水墨、敦煌壁画以及剪纸,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而现如今各大影视平台上播放的动画剧集或是动画电影,让观众分不清这到底是中国动画还是外国动画,这反映出在数十年的动画发展中,中国动画没有将独有的艺术风格与现代制作技术结合,丢失了我国动画独有的艺术特色。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每当新海诚的新作上映时,媒体总会用“每一帧都能截图做壁纸”这样的语句来赞美画面的精美。这种精致也是新海诚对于动画的真诚,艺术的真理总会引领他一步步靠近自己的追求。新海诚的动画作品一直都非常贴近最真实的生活,那些略带科幻的设定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出现在男女主人公的生活里。他将背景绘制得极为精致和浪漫化,特别是对于天空和光线的把握。在他的画面里,云彩极富灵动感。无论是新海诚本人对于“择一业,忠一事”的品质,还是他的作品中的文学性,对于人和社会的思考,画面的美学风格,都非常值得中国动画行业进行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