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扬琴教学初探

2022-11-12 18:12:35
戏剧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扬琴文化课职业院校

杨 元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逐渐开始推广扬琴教学,到了20 世纪90 年代,职业院校中的扬琴教学活动也逐渐展开。就目前来说,职业院校中的扬琴教学主要参照艺术类高校的理念。笔者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从学生、教材、教学法这三方面初步探讨、反思职业院校中扬琴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之端

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有单独招生考试和普通高考这两条招生途径。一部分学生直接参加学院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然后被录取;另一部分学生参加高考未能达到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这两类学生的共同点是文化课成绩薄弱。扬琴演奏专业的学生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这类学生在高中时发现文化课薄弱,怕高考文化课成绩低未能被学校录取,于是选择学习一门乐器,以此作为进入高校的敲门砖。此类学生一般参加学校的单独招生考试,往往文化课、专业课成绩都较为薄弱。第二类,学生自幼学习扬琴,到了高中发现文化课成绩较为薄弱,也想继续学习扬琴,于是作为扬琴艺考生参加考试,该类学生中的部分人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薄弱,选择参加学院的单独招生考试,然后被录取,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各大院校的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未能被录取,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还不错,但音乐综合能力和文化课成绩较为薄弱。第三类,这类学生从小学习扬琴,高考时成为扬琴艺考生,但由于文化课成绩未能达到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而报考职业院校。这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课成绩薄弱。

总之,艺术类职业院校扬琴演奏专业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为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类学生各方面能力弱,学生进校后,又分成了两种人,第一种人认识到自身能力弱,但又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二种人认识到自己基础薄弱,但自我约束能力差,从而导致专业能力越来越差。第二类学生和第三类学生自身专业能力还不错,进入学校后,有的学生往往开始不努力,吃老本,因而停在了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而有的学生觉得自身能力不错,想继续深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正因如此,学生之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能力强,自然在学校各类演出中得到的锻炼机会多,而基础弱的学生很少得到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间的专业差距越来越大。

从学生之端来看,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不管以哪种方式进入学校,作为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之前学习扬琴的基本情况,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实践计划,比如,基础弱的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可采用三步法,第一步,基本功练习,发现学生的基本功薄弱点,针对性地提出练习方法,通过简单而富有成效的练习曲,使学生突破基本功的薄弱点。第二步,进行针对性曲目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调整相应的曲目难度,在曲目中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优点,而且要解决其技术薄弱点,让学生在练习曲目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演奏能力。第三步,实践练习,让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排练,如一些扬琴重奏或者小乐队、弹拨乐重奏作品等,从简到难,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又训练了其合作能力。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除了日常的基本练习外,要提高曲目难度,为其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如乐队排练,不同伴奏及重奏排练等,让学生得到多方位锻炼,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扬琴演奏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材之选

目前,扬琴教学在教材选择上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音乐学院、师范类院校、高职类院校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对现有扬琴教材的了解去选择扬琴教学中所用的教材。各类院校的教师在选择扬琴教材方面差别不大,在选用教材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选择教材中不同的演奏曲目,练习曲教材的选择也是同样的情况。职业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和其他大学一样,都选择市面上常用的扬琴教材。

就针对性而言,目前市面上扬琴业余考级有系统的教材可选,每一级都有针对性的曲目以及配套的练习曲。甚至有的考级教材会在每一级提出相对应阶段的练习要点和要求。而职业院校作为一个特色的教学群体,各方面的教学与很多的本科类高校不一样,比如,学生的扬琴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以后的就业选择不一样,学生是否继续深造都与本科院校学生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在扬琴教材的选择上可以应用市面上的扬琴教材,也可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性,编辑出版相关的扬琴教材,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同难度的练习曲,扬琴重奏,扬琴为二胡、唢呐等各类乐器伴奏的作品,甚至是一些二人台、戏曲的伴奏音乐作品,都可以选入扬琴教材中,教师对这些作品、曲目进行整合、编配,按初、中、高级分别出版。笔者认为,这样一本可供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扬琴教材,可以针对性地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演奏能力。

三、教学之用

教学之用,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用法,教法离不开学法,学法又彰显着教法,二者相互体现。在教法中常常涉及: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等,学法常用的有:观察法,发现法、实验法等。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中的扬琴演奏专业不单单要培养职业演奏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技能人才。开设扬琴演奏专业的职业院校相对较少,教师与学生数量少,而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时,我们可突出职业院校的不同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毕业后的进一步打算,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学法,从而增加学生对扬琴演奏的兴趣。

目前,在各类院校扬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一对一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明确每个学生的练习目标,调整相应的教法。比如,在扬琴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自主练习要学的曲目,并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作品中的技术难点,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并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检查,指出错误的地方,有难点的地方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一首作品的目标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练习要求,使学生尽量做到在练习中突破重难点。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比如,有的学生进校时专业能力较强,在训练时除了先前的基本教学方法外,可以适当增加非常规教学之法。众所周知,扬琴不光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也可作为其他乐器的伴奏之选,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适当增加扬琴旋律编配或者扬琴伴奏编配的教学内容,如一首小的单旋律作品或者二胡作品。此教学之法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也间接提高了扬琴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也考验了当代扬琴教师的音乐综合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把现代多媒体的教学之法带入扬琴教学中,比如,教师可应用电子音乐为扬琴伴奏,甚至在演出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现场演奏的视觉传达效果,给予观众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上述的教学之法,只是扬琴教学的一隅,但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学学法与教法中的自学法、自练法、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多媒体情景教学等方法,在扬琴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其实都会应用这些方法。新时代的教师在应用这些方法时,要把教法、学法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扬琴演奏中的亮点,要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扬琴演奏教学中,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目标,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符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法模式,并不断探索不同形式的扬琴演奏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上,教师不仅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更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演奏基础,学生的毕业规划,学生的学习意向等,作出相应调整,发掘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扬琴演奏知识,学有所用。

作为扬琴演奏专业教师,不光要从学校、学生、教材、教学等各个方面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发掘更为合适、更为高效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扬琴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扬琴文化课职业院校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16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