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成习惯,生命更精彩

2022-11-11 13:23杨梦
当代体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作业运动

杨梦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健康校园”理念的提出,教育部门对于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为了一种新趋势,而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所学知识,强化体育运动技能,为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态度、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双减”政策的实施,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让体育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对体育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双减”政策进行简要解读,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的原则,探讨体育作业设计形式与评价方案,希望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1 引言

如今,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作业负担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双减”政策的落地,将从政策层面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自主探究活动。体育是小学、中学和大学都不可或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载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趣味性、实践性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是每一位体育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业设计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构成,若是作业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制约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甚至导致学生厌恶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科学合理且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作业设计,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在巩固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升,进而实现“运动成习惯,生命更精彩”的目标。

2 “双减”政策解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让学生重归健康的成长状态,让学生摆脱繁重的作业负担,为他们营造出轻松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引领教育生态良性、健康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学而优则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都视为考上好大学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忽视了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需要在学校学习学科知识,而且为了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在放学后还要完成各个学科的家庭作业,一些学生还需要参加校外的文化课培训班,学生的生活为繁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占据,没有时间思考、探究,长期下去,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面对学生日益增重的学习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政策,旨在从政策层面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负担长期得不到减轻的问题,突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困境,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3 “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的原则

《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众所周知,体育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双减”政策的实施,很好地减轻了校内的课业负担,通过有力的措施整治校外培训,促使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得到解脱,为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以此来参与体育、阅读、文艺活动,进而发展学生的身心素养。作业设计是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运动能力的作业,更有利于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需要遵守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趣味性原则。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非常上心,而且热衷于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而且“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少不合理、枯燥性的作业,坚持趣味性的原则来设计体育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真正地发挥出体育作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以篮球“传球”教学为例,针对课堂作业的设计,为了增强体育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体育老师融入“四角传球”游戏,引导学生分别站立在长方形场地的四个角落,其中一名学生需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来跑动,在跑动的过程中,把篮球传给下一个角落的学生,传球中断视为失败,相对于传统单一、训练型的体育作业,引入游戏的形式,赋予了体育作业更多的趣味性,既幫助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

其次,适量性原则。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形势下,减负增效再次成为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尽管“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出了良好的条件,而体育作业的设计依旧需要坚持适量、适中的原则,避免学生作业量多、负担重的现象出现,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保持长久的兴趣,才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有益的成长。乒乓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在设计体育作业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发球、接球等作业,同时突出作业设计的循序渐进特点,在下一次上课时,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的结果,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适量性、适中化的作业设计,很好地避免了学生产生对于体育练习的畏难感,增强学生在体育作业活动中的体验感,这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自主性原则。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不在扮演“陪跑”的角色,而且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彰显个性、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发展,突出学生在体育课程活动和作业设计中的自主性,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重要。在开展“长跑”体育教学活动时,为了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我们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也就是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来设计、完成作业,一些学生为了了解长跑的价值,设计了“长跑价值调查作业”,通过访谈经常进行长跑锻炼的人群,结合网络上的资料,总结出参与长跑训练的独特价值;一些学生设计“21天长跑习惯养成计划”的作业,坚持每天参加长跑训练,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还有一些学生设计了“总结长跑训练技巧”的作业,通过自身的实践,借助教材上、网络上的资料,同时与体育老师交流,总结出长跑训练的技巧,自主性作业的设计,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让学生成为体育作业的“主人”。

4 “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4.1 设计全面性作业,促进健康成长

在“双减”政策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健康第一”的理念也从小学贯穿到大学,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针对学生的成长而言,体育活动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如育人、育体、育心等,在设计体育作业时,体育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传统单调、复杂的作业设计思维,设计更加全面的体育作业,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实现全面成长的目标。一般而言,学校体育活动涵盖球类运动、跳绳类运动、长跑类运动等,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每一种运动形式,都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作业,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耐力,体育老师设计一分钟跳绳、三十秒快速摆臂、两分钟爬楼梯等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长跑运动技能,我们设计 800 米短跑、500 米和 300 米中长跑等作业,学生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进而在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也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吃饱”“吃好”,进一步促使作业朝着轻松、自然的方向发展,尽管没有“量”的支持,但是能够达到提“质”的目标,以此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4.2 设计层次性作业,满足个体需求

不可否认,学生是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群体,特别是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有的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运动能力有待提升,若是采取同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利于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甚至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下”的问题,不利于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增强自信,以篮球教学中的“灌篮”为例,“灌篮”是篮球教学的难点,缺乏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难以掌握其中的运动要点,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体育作业中获得技能,我们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是初等层、中等层和高等层,针对高等层的作业,引导学生将灌篮的动作拍摄成视频,向运动能力较弱和技能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讲解;针对中等层作业,以运球、投球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掌握运球、投球的技巧;针对初等层的作业,重在其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设计基础性的作业,常见的有运球、传球等。差异性作业的设计,促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则结合自身的运动能力来选择作业,并在体育作业活动中增强自信、习得技能。

4.3 设计合作性作业,增强运动趣味

体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组织和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更具有精神与活力,提升学生们的身心素养。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体育老师需要创新设计方案,转变枯燥、单一的作业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在有趣、有限的作业练习中体验运动趣味,进而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体育活动是一项集体性活动,需要运动者之间的协同配合,合作性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会更好地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如在学习“单手肩上投篮”的相关知识时,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运动技能后,我们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位学生组成,其中一个学生负责投篮、一个学生负责捡球,另外一个学生则负责摄像,小组内的三个学生轮流进行投篮、捡球和摄像,通过摄像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记录学生在投篮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错误,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运动能力,同时有利于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4.4 设计课前性作业,提升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后作业始终是作业设计的重点,针对体育教学而言,课后作业固然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但是重视课后作业、忽视课前作业,一些学生在上课时,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一些学生缺乏专注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通过设计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专注于听老师的讲解与展示,以此来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效掌握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足球教学中的“足球一脚内侧传球”为例,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设计课前作业:描述“足球一脚内侧传球”的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出“足球一脚内侧传球”的过程和技巧,当学生有了一些基础,将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向学生传授足球“支撑脚选位技巧”的相关知识时,体育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将足球“支撑脚选位技巧”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观看,生动、直观的画面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足球“支撑脚选位技巧”,进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雙减”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的评价

评价是作业设计和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视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出评价在促进体育活动开展和作业设计实施方面的优势作用。针对“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的评价,我们需要坚持差异性评价的原则,意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与个性化特点,由于成长环境、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有所差异,若是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在评价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基于差异性的评价方案,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评价中获得自信和力量。同时,体育老师需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性,转变评价思路,摒弃传统“粗暴”“终结性”的评价理念,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训练结果,而且需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技巧的探索能力等,突出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价值,促使学生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另外,体育老师还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完善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制度,自评,则是学生对于自己在体育作业中的收获进行讲述,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体验感;互评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同时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旨在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经验,提升运动水平;师评,则是体育老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重在激发兴趣、增强动力,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找到兴趣,提升作业练习的效果。

6 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指明了方向,也为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出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体育老师需要意识到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更具有精神与活力,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身心素质,注重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以高昂的热情参与体育活动,获得更加愉悦的运动体验。作业设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双减”政策下,体育老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既要避免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又要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减少作业的总量,实现“减量、提质、增趣”的作业设计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万安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作业运动
我们的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生病了
不正经运动范
作业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