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丽, 沈爱武, 陈 肯
(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市人民医院, 江苏 如皋, 226534)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RAP)是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处理不当而导致病情呈慢性发作,最终发生不可逆的分泌功能障碍[1]。该病起病迅速,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由于RAP的复发性、诊治水平的限制,患者疗效较差[2]。目前,内镜是临床治疗RAP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为防止复发。内镜因具有创伤轻微、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RAP的诊治中[3-4]。本研究收集R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并观察内镜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7例R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内镜组、药物组、手术组。内镜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0~86岁,平均(44.63±8.62)岁。药物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0~87岁,平均(45.25±9.24)岁。手术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0~86岁,平均(44.98±8.32)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符合RAP相关诊断标准[5]者; 年龄>18岁且意识、沟通无障碍者; 未合并胰腺其他恶性疾病者; 未合并心、肝、血液系统等疾病者; 内镜组患者均符合内镜治疗指征,且在本院进行内镜治疗。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者; 痴呆、癫痫患者等特殊人群; 临床资料缺损或丢失者;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
药物组: 给予患者禁食、抗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
手术组: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囊肿穿刺引流、包膜切开引流、胆总管探查等不同治疗方式。
内镜组: 先采用内镜逆行胰腺胆管造影术(ERCP)明确患者病因,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胆总管结石者按结石直径切开胆总管4~10 mm, 取出结石;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患者病情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取石术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尽量暴露患者胆胰管开口,切口长度根据乳头肌大小决定,行ERCP联合EST及胆总管支架置入。
① 比较3组患者入院前平均复发次数、距初次发作时间及术前3年内复发率。② 比较3组病因。③ 疗效对比。疗效评估: 治愈为胰酶无异常,无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未遗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 好转为仍存在轻度腹痛,胰酶异常,胰腺炎并发症未消失,未遗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无效即患者病情加重或未见改善。④ 通过电话或门诊进行1年随访,比较3组预后复发、死亡情况。⑤ 比较3组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共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5个项目,各项满分为100分, <60分为生活质量不佳,总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3组入院前平均复发次数、距初次发作时间及术前3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入院前平均复发次数、距初次发作时间及术前3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3组各病因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AP病因中以胆道结石最为常见,占30.71%(39/127), 其次为高脂血症,占24.41%(31/127)。见表2。
表2 3组病因比较[n(%)]
3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内镜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无病情加重者。见表3。
表3 3组疗效比较[n(%)]
内镜组术后身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药物组、手术组,手术组上述功能评分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生活质量比较 分
3组随访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内镜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手术组、药物组,手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组预后转归情况比较
近年来, RAP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水平有限, RAP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少数患者甚至进展为慢性胰腺炎[6-7]。RAP发作时虽大多较轻,但需反复住院治疗,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况。本研究中, RAP术前3年内复发率较高,占71.65%, 与朱珠等[8]研究结果一致。因此,为降低RAP复发率,防止其进展为慢性胰腺炎,需早期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目前,胆源性因素、酒精性因素、高脂血症等被认为是RAP的常见病因。本研究分析127例RAP患者病因发现,胆源性胰腺炎占比最高,其次为代谢性(高脂血症)、酒精性因素,与田泽敏等[9]研究中RAP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胆源性、酒精性、代谢性因素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代谢性胰腺炎复发率较酒精性胰腺炎高,推测可能是近年来人们高脂饮食摄入过多,导致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发病率增高。研究[10-11]指出,中国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RAP的病因虽复杂,但发病机制均与胰液引流受阻有关,因此防止胰腺炎复发的关键在于解除梗阻因素,保持胆汁胰液引流畅通[12]。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及内镜等均是临床治疗RAP的手段。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加之具有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等优势,其应用价值不断提高[13-15]。传统的影像学技术受自身技术的限制,在诊断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诱发的RAP中敏感性较差,而ERCP、EST等可清晰显示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16-17]。本研究中,3组患者经对应治疗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内镜组无死亡病例,而药物组与手术组均有死亡病例; 且进一步通过预后随访对比3组复发率、生活质量发现,内镜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与手术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药物组与手术组。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内镜治疗降低了患者复发率,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8-19]。此外,本研究发现,经内镜治疗后的RAP患者复发率稍低于既往研究[20], 分析原因可能与经ERCP、EST治疗后,进行常规ENBD, 并放置3~7 d, 导致胆总管切口处塑性较好,胆胰管通畅等有关。
综上所述,胆源性因素、高脂血症、酒精性因素是RAP的主要致病因素,患者经内镜治疗后可有效降低RAP复发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