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特约撰稿人 赵英
汽车人认为,对智能驾驶的推广,宁可慢一些、稳一些,也不要全面冒进。
今年2月至此次疫情反扑之前,笔者为完成有关研究项目及为朋友购车兼做顾问(实在惭愧),陆续跑了分属不同汽车厂家的30余家4S店,对汽车产业当前的产品、销售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同时,产生了一些随想,其中有些想法虽然仍然有待深入研究,但是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也许还是有意义的。
首先,造车新势力与传统汽车厂商之间的相互学习融合,持续加速。
造车新势力在亚运村汽车市场等汽车销售集中地,开始设立标准的4S店,销售流程向传统汽车厂家靠拢。当然,造车新势力有新创造,例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带牌租赁,以满足没有摇上号的汽车消费者需求。
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汽车也进入了综合大购物中心,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传统汽车厂商开始“一心二用”,在持续推广燃油车产品的同时,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逐步引入4S店,4S店里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品种增加。
传统燃油车厂商,开始逐步适应市场变换。“BBA”在2、3月份还分别对传统汽车做了较大幅度降价。
对于传统汽车厂家来说,借助既有销售渠道同时销售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既降低了成本,发挥了传统优势,又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消费选择,消费者可以在现场进行两种产品的比较、切换。
如果传统汽车厂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具有竞争力,既有销售网络可能提供一定的市场助力。
再次,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崛起之势是明显的。我留意了一下,到店参观、试驾的90后、00后对于新能源汽车并无既有成见。相反,新能源汽车厂家在产品上装的各种时尚功能对他们具有较强吸引力。
传统汽车厂家也在宣传自己新能源汽车产品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主要囿于产品性能、功能的介绍,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在抓住年轻人心理方面,似乎相对不足。
第四,国际局势变化,逐步影响中国汽车市场。4、5月份以后,芯片断供的影响逐步在国内市场上能够感觉得到,有些车(尤其是合资企业的车)要排队等待提车,而且价格逐步上涨。
产业链、供应链遇到的危机,对于本土汽车企业来说,似乎相对影响小一些。
最后,我想重点讲讲智能驾驶方面的感受。总的来说,在推广、宣传智能驾驶,尤其是面对消费者宣传推广智能驾驶方面,感觉本土企业较之合资企业激进,造车新势力较之传统汽车厂商激进。
据我所到的4S店现场感受,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智能驾驶性能、功能属于产品核心竞争力;但对传统汽车厂商来说,智能驾驶性能、功能属于新产品的功能改善与提升。最基本竞争之处,仍然是驾驶和行驶中的感受。
我问了几家合资企业4S店销售人员:“你们车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属于哪个级别?”对方竟然不能回答,只是说具有何种辅助驾驶的功能。
而在本土汽车企业4S店,一般回答:智能驾驶功能是L2级别。
但是在试乘试驾中,恕我直言,即便这一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其中某些功能也只是徒具虚名而已。
例如,自动倒车功能,我在一家本土大厂家4S店让他们展示这一功能,在一处比较简单的场地,工作人员竟然不能通过自动驾驶系统泊车到位。他很是尴尬,倒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么说吧,人倒不进去的地方,它也倒不进去,所以用处不大。”
在不同的店,测试不同自动驾驶功能时,都遇到了这一问题。在“BBA”的某4S店,工作人员对我说:“有些功能实际没有什么用。”我感觉确实如此。
合资企业在这方面的推进,虽然少了些吸引力和时尚,但是比较扎实,只要在现有基础上跟得上消费者与时俱进的新需求即可,安全可靠仍然是第一位。
智能驾驶是建立在数据积累、算法及其它软件迭代改善基础上的,需要逐步扩大应用场景,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演化、完善。
智能驾驶演进到L4-L5级别,依靠的并不是单车、离散的算法及软件,而是人-车-路-云-交管体系相互作用的巨系统,相关的实验、实践仍然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虽然在诸多城市设立了智能驾驶试验区,但是与全面推广智能驾驶所需场景的复杂性、广泛性相比,仍远远不够。
从哲学上看,自动驾驶意味着人机一体化,人的主观智慧、道德消失在人机体系中,智能驾驶软件(算法)可能完全模拟甚至替代人类决策。
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如何判断算法优劣;如何在同一智能系统中定义、发挥、融合人机系统;算法及其它软件如何满足人类的道德判断……涉及的问题即使不是浩如烟海,也是为数众多。
汽车人认为,对智能驾驶的推广,宁可慢一些、稳一些,也不要全面冒进。
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汽车智能驾驶推进看,智能驾驶要演进到L3级别尚需时日。从有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整备看,所需时日更长。从智能驾驶的交通环境协调、改变看,更是复杂。
当下舆论对智能驾驶的宣传有些过于乐观,有些人甚至声称要一下跳到L4的阶段,我感觉有“大跃进”的气息。在汽车消费第一线,千万不可对消费者夸大当前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