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瑾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地方的喜爱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各种倡导绿色旅行、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人们融入原生态的景色,拥抱大自然,得到了美好的视觉盛宴和愉悦的精神享受,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同时,各个地区对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提高了本地区的知名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也有助于发展地区的绿色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协同发展。《生态旅游》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在应用方面也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生态旅游成为旅游行业的潮流,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旅游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在进行《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设置不尽合理。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盲目模仿其他院校,课程设置千篇一律,管理类课程、经济类课程等堆积而成,内容重复,存在交叉现象,没有因地制宜,形成有本地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方面,理论课程占比较大,理论知识比较落后,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前沿性。实践课程占比很小,比较匮乏,缺乏地方特色,没有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能适应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生态旅游》课程也是如此。
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方式落后,没有与时俱进。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调动。同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主要通过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学方法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枯燥,很少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产生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也不够灵活,用人单位也不满意。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平台上,设置的就业方向,大部分为酒店管理或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拓展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渠道比较狭窄,就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实际上,旅游业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与酒店、景点、旅行社等都有较高的关联度。因此,高职院校对旅游人才的培养,要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尽量细分专业方向,拓展多元化的就业方向,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例如,《生态旅游》课程,可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公园管理等就业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与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条件较差,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落后,老化情况比较严重,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高职院校与校外的旅游企业、景区等进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校与企业又会由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无法协调一致,导致学生的实训活动不够顺利,影响学生的实训效果。
由于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即“双师型”的教师。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比较薄弱。有的教师既没有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也没有旅游行业工作的经历;有的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实践能力却比较欠缺;外聘的旅游行业的精英,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却比较缺乏,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很难培养出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又强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强化旅游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例如,第一学期,可以增设社交礼仪课程和普通话训练课程,加强学生的社交修养,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普通话水平,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期,可以增设旅游资源课程和导游业务课程,在实践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导游能力,积累丰富的导游经验。第三学期,可以增设饭店服务类的实践课程,学校与星级饭店合作,学生去合作的饭店进行实践操作,积累餐饮服务经验。第四学期,可以增设旅游从业素质课。例如,急救操作常识,餐饮服务常识,导游服务常识等,让学生进行专题实践训练,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从业素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旅游职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证、星级饭店服务技能证书等,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兴趣,希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与时俱进,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对此,我们利用网络上各种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影视、图像相结合,进行电子化教学,寓思于动,进行形象化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资源,很多已经发布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进行学习,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授课教案、参考资料等。推行课程网络在线学习,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教师互动。利用手机APP、微信群、QQ群等教学手段,进行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共享信息化资源。学生完成的作业,上传到网站,得到老师的批改。线上考勤,互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课程的综合评价,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高职院校《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师,可将多个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来制作线上的多媒体课件,使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更有针对性,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模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学习的效率更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对知识更有探究的兴趣,还可以在线上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趣味多多,充满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高职院校要立足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在课程设置上灵活设置专业,与旅游行业及延伸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适应当前的旅游新业态。因地制宜,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课程,彰显办学特色,使得专业的设置,适应更多的旅游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管是旅行社、酒店服务,还是景区导游、旅游管理,毕业生既具有一线服务技能,又具有管理素质,都可以胜任,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例如,可以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设置《林区旅游》《观光农业》《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电子商务》《小语种导游》等课程,拓展能力课程的设置。教师授课过程中,融入当前具有前沿性的新知识和科技知识,例如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旅游网络营销等相关知识,为旅游专业的学生补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或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跟上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创新课程内容,可以使旅游专业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新元素,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和职场环境。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逐渐升级,很多餐饮消费者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他们追求的不仅仅只是吃饱、吃好,还追求优雅温馨的用餐环境,和心情愉悦的用餐服务体验,因此,很多规模较大的旅游酒店餐饮企业,把打造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用餐环境,提供更温馨、浪漫、人性化的用餐体验服务,作为一个特色的卖点,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桌边服务是一种高端体验性的餐饮服务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尝试。对桌边服务课程,进行开发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桌边服务职业能力,使毕业生具备各种一线服务的技能,有备无患,艺多不压身,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对于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要投资建设实训场地,例如导游实训场地,酒店实训场地。如果建设实训场地的条件不允许,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寻找本地的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与之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学校为企业的人员提供知识培训。学校和企业可以采用互聘的方式,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去做培训,为企业人员补充理论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学校邀请生态景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等走进课堂,讲他们在从事生态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等。此外,学校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实习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态旅游的景区,现场感受景区存在的环保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做景区的环保宣传员,向游客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对旅游专业教师的选拔,除学历要求外,还应要求所有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旅游管理或相关学科的背景,以及具有旅游企业的实践经验。例如,有导游岗位工作的经历,或者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等。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可以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国外的高职旅游院校进修,或者到国内各大旅行企业或旅游风景名胜区,学习他们先进的服务与管理经验,不但可以开拓旅游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又能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新鲜、更具活力及实用性,更适应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对《生态旅游》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就要立足《生态旅游》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手段,灵活设置课程,拓宽就业渠道,重视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训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理论实践双过硬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