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辉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近年来,各大高校在脱贫攻坚的理念背景下,对所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一直在积极密切的关注院校学生中的农村贫困学生,包括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二者缺一不可,是国家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困难学生扶贫力度的有效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业是民生之本,每年数百万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更加令人担忧。大多数的农村贫困学生居住在较为偏远的山区,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学历偏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容易致使他们人际关系弱,不擅长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就业时难以找到高质量、高收入的工作单位。因此,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有效帮扶”和“精准帮扶”是广西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一个大学生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活困难。然而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整体局势仍不容乐观。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不同以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转型升级,各行业劳动力结构调整等举措下,经济增长逐年放缓,社会需要大量会技术、有专长、懂市场、善营销的人才。在此情境下,农村贫困大学生承受的就业压力相比于一般大学生要大的多,例如社会资源明显不足,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部分农村贫困生还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偏差,自信心不足,情绪低落,有时难以控制自我情绪,精神状态低迷,缺乏创新意识。虽然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但却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难以补足的“短板”。这是造成农村贫困生的就业率不高、竞争力不够、综合能力偏低的重要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是限制贫困学生创业的外部条件之一,同时也限制住了学生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因此,贫困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工作性质相对稳定的工作。例如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由于自身专业限制和高学历要求,无形中给农村贫困生就业提高了门槛,成功概率低,这些都加大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此外,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变化,经济改革迫在眉睫,许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大公司纷纷选择了裁员来解决当前遇到的困境,精简编制,节约人力成本,这也就迫使一些贫困学生不得不放弃原来熟悉的行业转而投向不熟悉的行业领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专业能力和复杂的人际沟通让农村贫困生在工作时苦不堪言,有些人不得不在家待业。
在就业地的选择中,农村贫困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较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然而大城市的房价和物价较高,特别是“买房”问题难倒了很多贫困学生。而转回家乡工作,就业机会较少,薪资待遇达不到自身的预期,无疑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困难。
我国现有的教育资助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标准是一致的,各大高校已构建“奖、助、补、贷、免”等一系列贫困生资助体系,旨在充分发挥帮扶体系强大的支撑作用。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助公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一资助标准并未真正落实到需要的学生身上,一系列资助方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难题,扶贫资源不能用在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身上,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到学业的完成。
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不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农村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国家和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资助大体上可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和社交,学生们积极向上,努力自强,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但也有部分农村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反而出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层贫困”,在就业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心理,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与此同时,每年毕业季时,老师们的就业工作压力大,面对成百上千的毕业生们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及时性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让消极的心理问题埋藏在学生心中,造成精神负担。
近年来,各高校已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也有专人负责学生们的就业工作,但农村贫困大学生对就业目标和自我定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缺乏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考量,盲目自信,在择业上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错失就业机会;另一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缺乏自信,缺乏对未来工作的整体规划,将就业目标设置的过低,从事着技术含量低,难以有就业前景的工作,在就业过程中,找不到自我方向,一味的更换职业,却找不到自我价值,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时间,还有经济上的损失。除此之外,许多企业招聘管培生来保障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把目光集中在校园招聘的路径,这对于没有职业生涯提前规划的农村贫困生来说又减少了获得优质岗位的机会,就业竞争压力变大。当前,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还停留在经济上,缺乏对贫困生未来就业道路的正确引导,增加了农村贫困学生的就业困难。
贫困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可能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例如有些贫困学生会选择逃避参加选修课甚至是专业课,有些重要的学术讲座、校园活动等也不见他们的身影,利用这些时间去兼职,导致所接受人文教育的资源没有普通学生多,逐渐和普通学生拉开距离。在成长教育过程中,农村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所受到的人文教育较为薄弱,成长环境又较为复杂,所以对知识的积累大都集中在应试教育上,缺少了素质教育,面对诱惑缺乏拒绝能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沉迷于网吧等娱乐场所。进入社会后,贫苦大学生的短板逐渐暴露,知识面狭窄、情商较低、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共情能力低、缺乏团队意识等,这些问题不符合目前人才市场对员工的要求。
在公平竞争用人机制还没有完善的新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就业有着决定性影响。可以说毕业生的就业不仅仅是个人综合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的竞争,更多的是家庭、社会人脉关系的竞争。农村贫困大学生大多都来自于老少边穷的地区,他们本身生活圈子狭窄、社会资源数量较少、资源质量简单,通常都只能依靠微薄的家庭收入和社会帮扶来维持生计,这些农村贫困学生在求职中几乎没有任何社会资本可以利用,这就造成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存在局限性。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父母职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贫困生在找工作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有限。农村贫困大学生即使顺利完成了学业,但是他们的人力资本作用也会因贫困生的身份弱化,在找工作时可能导致贫困生毕业生竞争不过非贫困生毕业生。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解决农村贫困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农村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单单依靠学校来解决,也需要发挥“政府优势”。相比于学校,地方政府更能良好的把握就业资源。例如,拉近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定点定量的培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指导,外加人才经济上的补贴,将优秀的人才留在本地;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企业到当地建立分公司,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与政府联手为农村贫困毕业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习机会,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能更早的做出做出适合自身发展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轨迹。因此,广西高校应时刻掌握市场发展动态,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积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停革新教材,朝着多样化、合作化方向发展,并加入实践环节,真正学到符合社会需要的相关技能。其次,大力加强师资力量,教师能否输出高质量观点和建议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代表,与学生分享创新创业心得。最重要的是合理调整好教育内容,真正做到知识系统化,从多个不同的创新创业维度整合教育内容,结合本校特色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精神上的提升。
农村贫困学生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大,仅管有创业的激情和能力,但缺乏胆识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由于顾虑太多,也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常常陷入自卑和绝望当中。鉴于此,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上学校可以开展创新创业的讲座、邀请知名企业家或者农村致富带头人传授创业经验、开展相关课程,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在老师的督促下,加强贫困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能力。在时间方面,鼓励农村贫困学生提前去企业、公共服务部门等岗位实习,开阔眼界,尽早适应社会工作环境。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生活较为拮据,还要处理家庭变故等事件,在人际交往和求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师资力量,时刻关注农村贫困学生心理动态,学校的心理老师应及时对有心理负担的农村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并告知辅导员等在生活中予以帮助,同时建立农村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同时鼓励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认识到自身对价值,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乐观精神,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阐述了以广西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并针对现有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在明确增强政校合作、加强教改力度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高校贫困生就业难是高等教学改革新的机遇,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精准帮扶”每一位贫困学生,提供贫困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广西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