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旭
一阵紧锣密鼓声, 把我召回60 年前的故乡。
一座村庄坐在广场上, 张望一张方桌上撑起的一个戏班。
台前, 一群杖头木偶在悲欢离合。
幕后, 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唱做念打。
我和小伙伴围着方桌戏台乱转, 怎么也看不穿他那魔术般的表演。
又生又旦又净又丑, 又吹又拉又弹又唱, 又拳脚交加又刀戈相向, 怎么可能全都只出自一人?
那时, 我还不知这叫单人木偶, 只知叫做 “鬼仔戏”。
60 年后的紧锣密鼓, 是故乡把我召了回来。
一样的广场, 变美的村庄。
一样的人群, 隔代的观众。
一样的一张方桌的舞台, 一样的一个人的戏班。
一样的唱腔与锣鼓, 一样的老当益壮的艺人。
一样的我, 围着戏台乱转, 却让我大吃一惊。
表演者, 竟是我儿时的玩伴, 而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不约而同地, 我们交换了彼此的眼光与皱纹。
不禁庆幸, 在我的玩伴手中, 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 又得到了重生。
拿着一张楼座后排的票, 我在大厅转悠, 并不急于到座位上认命。
离舞台实在太远了。
离理想更远。
看不清轻歌曼舞与唱做念打;
看不清音容笑貌与眉目传情。
那些帅哥靓妹的颜值, 经过空气与距离的折射, 都已面目全非了。
我在耐心地等待。 我知道, 机遇总会留给有心的人。
音乐响起, 大幕拉开, 一切都安静下来。
连尘埃都落定了。
我心照不宣地走到前面第8 排正中间空着的位子, 心安理得地坐了下来。
据说, 这是所有位置中最佳的座位。
果然, 最拥挤的地方, 也有虚席以待。
反正, 空着也是空着。
不坐, 就浪费了。
我并不是因为有冒名顶替的胆量, 有乘虚而入的计谋。
也不是因为有尽管认命却祈盼转运的梦想。
只是多年的观察, 我也偶然发现了一个并不神秘的秘密:
一些许多人求之不得的位子, 却也是一些轻易能够得到的人——
弃而不惜的东西。
是的, 你说的没错, 照片中那个人, 是我。
那个人, 站在马路斑马线一端, 站在下午放学时分, 站在寒风冷雨的冬日。
那个人, 又好像不是我。
往时, 我不会穿着印有义工标志的背心, 手中不会拿着一面协理交通的小红旗。
而现在, 那面小旗就在我手中挥着。
一会, 让排着队的小学生及家长, 还有行人, 稍等一下, 绿灯时才能通行。
一会, 刹住滚滚奔流的车轮, 让排着队的人群有秩序地通过。
小雨把小旗打湿了。
我没有湿, 一把伞, 隔开了头上雨的世界。
这张照片, 就这样意外地, 把一个退休老人, 打扮成热心于公益的形象。
不过, 你只看到了照片中的我, 却看不到拍照片的人。
那是给我指导、 正在执勤的交警摄下的。
我上岗, 只是偶尔一两次。
一次, 也只有一个小时。
而他, 一天天晨昏交替, 一年年风雨兼程。
而且, 并不像我这样, 撑着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