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建设在北方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11 01:13王浩韩国又石大学韩国全州55338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9期
关键词:海绵科学化城市规划

文/王浩 韩国又石大学 韩国全州 55338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国民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但由于我国在特殊阶段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导致近些年来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丛生。借助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化对水资源的科学化利用,能在发展经济效益时重视发展社会效益,可构建人类宜居环境,能实现北方地区的持续性发展。故此,多方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探寻适宜北方城市的规划方案,才能实现北方城市的科学化发展。

1、海绵城市概念

1.1 定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一定弹性,能吸收降水并在降水渗透过程中实现降水储存,也可以在城市建设时加强降水利用,以此基于生态优先原则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对原有城市设施进行大拆大改,而是将人工建设与自然水体进行有机融合,以此强化对雨水资源的全方位利用,实现雨水的科学化循环,并建设相关生态水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也会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提升城市生态空间比例,对已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化修复,并借助降低开发提升水域面积,以此确保城市排水系统和储水系统等科学化结合,构建自然化城市。在每个国家对海绵城市的概念有所不同,其中几个主要的国家对海绵城市的表述如下:韩国;绿地基础设施녹색인프라(green infrastructure)、美国:最佳实践(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低影响开发(LID:LowImpactDevelopment)、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澳大利亚: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新西兰: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德国:雨水管理和利用设施的标准(DIN1989)、日本:日本雨水貯留浸透技術協會,「雨水技術資料」。

1.2 特征

海绵城市最大特征是维护城市原有生态环境,并对生态地区进行修复,减少城市开发的消极影响,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增加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和外排能力可减少城市积水,也能避免在出现特大暴雨时产生城市内涝。例如,建设海绵城市会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增加透水铺装,以此避免城市建筑被雨水浸泡。海绵城市建设这一概念提出已有多年,但我国近些年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仍相对较少,直到绿水青山概念的提出,才使海绵城市逐渐步入城市规划范畴内。实践证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既能收集多元用水,也能借助雨水加强城市建设,化解污染现象,以此助推城市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2.1 加强理论与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对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相对全面,且经由多元多年实践具有大量建设经验和建设经历。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已认知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近些年政府才逐渐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并将雨洪管理融入于城市规划。我国在加强经验和理论借鉴时,需加强对区域生态法律的科学调研,基于调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水资源法律,才能使城市雨洪治理有据可循。部分北方城市政府缺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了解,这说明社会并未形成普遍共识,可借助新媒体力量展开多元宣传,进而增强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和效率,提升水治理效率,从而助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2 强化规划与理念借鉴

近阶段国内缺少对城市规划的具体认知,部分北方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缺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关注。虽然住建部已发布与海绵城市相关的建设标准,但由于城市整体规划理念落后,导致无法在海绵城市建设时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积极加强对国外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深入分析,借助分析了解其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欧美等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我国可在加强技术借鉴时,基于区域需求加强对海绵城市的具体认知,既要避免照搬照抄,也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雨水处理设施和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并赋予相关景观文化和社会价值,才能使海绵城市建设步入新的发展台阶。

3、海绵城市建设在北方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1 加强规划衔接,完善制度保障

借助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北方城市规划,明确相关管理体系与建设体系,完善相关规划内容,有利于北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北方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技术和建设方法,强化战略规划,以此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借助宏观设计明确不同专项规划,构建分层式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进而实现北方城市的规范化发展。例如,可分步骤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时应积极优化排水系统,完善排水设施,增强其储蓄功能,才能真正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具备渗水、净水等功效的排水系统,助推城市发展。排水系统规划是一项复杂性工程,北方城市以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为主,与南方城市相比水资源总量明显偏低,且北方河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夏天水资源丰富,而冬天属于结冰期或枯水期。并且北方城市气候多为季节性气候,夏季多雨,天气暖热,而冬季相对寒冷干燥,冬夏温度差异明显。了解北方城市的雨水特征,对排水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构建开放空间体系,可进一步加强规划衔接,能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助推北方城市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相应管理体系,借助多元制度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创新北方城市发展架构,有利于北方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更能加强规划的整体性。例如,北方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既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市建设和开发规章制度,也应借助法律法规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约束,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针对性加强城市建设。例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过多灰色基础设施,多使用绿色屋顶等相关自然性设施。由于部分城市主城区已规划完成,因此难以确保新的绿色空间出现,这时绿色屋顶等自然性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选用绿色建设方法,综合考虑城市原始建设情况,对地下管线以及相关交通站点进行合理规划,既要确保地下空间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也应在城市规划前不断强化对区域建设状态的认知与了解,才能构建符合北方城市发展需求的建设制度。海绵城市建设时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而北方城市规划可借助水生态规划完善自然水系保护体系,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保护区域性水源,进而最大程度发挥水资源的价值与作用。相关规章制度旨在推动北方城市更好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明晰城市的绿化率以及绿色屋顶率,并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尽量引导民众参与城市规划,从而完善北方城市规划流程,确保所有公众共同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督,以助推北方城市快速发展。例如,可在北方城市规划时强化河流修复,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森林建设,基于此控制水土流失速度,通过植物和灌木减少降雨中流出的泥沙或相关污染物。

3.2 强化监测考核,助推多方合作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考核监测,实现多方的共同合作,有利于打造环保型城市,更能在北方城市发展过程中,使更多民众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减少海绵城市建设阻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完善监测考核体系,推动海绵城市更好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是由我国住建部发布的权威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监测考核的阶段和内容,要求首先展开城市自查,其次展开省级评价,最后借由部级抽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府自查有利于加强对已落成项目的针对性分析与了解,可使区域政府真正构建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估绩效模式,利用全方位监测对排水进行系统性了解。例如,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了解不同项目的建设状态。区域自查后政府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建设,既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也应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表彰先进项目或先进企业,并助推不同企业加强交流借鉴。北方城市在规划方面相对落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适当参考南方城市建设模式,也需基于北方城市的气候以及城市特点进行系统性改革,才能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规划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督促不同部门共同合作,完善整体建设架构,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力度,才能在打造服务型城市时助推城市现代化发展。北方城市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政府的助力,政府需从宏观层面加强整体规划,实现国土部门和排水部门的科学合作,由规划部门具体研究相关开发内容,以此实现北方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例如,国土部门和排水部门可共同构建城市花园以及渗水库,利用剩余土地收集雨水,减少雨水的直接径流,并通过临时储存和渗透去除污染物。近年来北方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扩大规划区域,除城市公园外新建建筑多为混凝土材质,会增加城市排水负担。故此,可借助海绵城市建设契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为区域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涉及较多项目,需要城市规划和运营维护等多方面人才。政府多部门加强合作,可逐步改善城市环境,更能在北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增强北方土地的经济价值,以此使群众真正受益,确保构建人民满意的海绵城市。例如,多方合作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城市的整体规划,也应借助文化设施,增强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通过合理规划可借助河道改线加强对足球场地、智慧家居等区域的建设,以此打造智慧型城市,并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例如,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可建设绿化连接走廊,借助相连的绿色植物构建绿色生态通道,以此在追求环保时减少雨水蒸发,改善城市景观。

3.3 优化技术措施,拓展开发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对北方城市的建设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北方城市既要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建设规划,也应强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关注,实现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提升区域建设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部分区域建设过程中,区域内可能存在一定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要再不破坏原址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规划,也要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增强建设的现代性和绿色化。为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可选择恰当地段构建相关调蓄池等设施。蓄水池建设过程中,可强化对植被过滤器、地下储罐的关注,增加雨水利用设施,以此科学化建设海绵城市,以此提升再生水的再生能力,并借助再生水替代市政用水,以此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与此同时,区域政府应加强对水污染治理的重视与关注,既要基于城市发展状态打破传统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建设模式,也应提升污水排放标准才能在海绵城市建设契机,为民众构建舒适性空间,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与生活效率,构建人民满意的海绵城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技术创新传统雨水处理形式,提升城市水循环能力,以此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方针。北方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构建生态型城市,也要在绿色城市构建时,强化对原有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打造微环境才能为海绵城市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可构建多层次雨水收集系统,既要加强对雨水的科学化利用,也要提升环境保护意识,降低内涝风险。以城市建设为例,城市建设时需基于交通需求加强整体规划,也应利用道路调节能力对城市绿地、广场等空间进行科学化利用。我国正处于海绵城市建设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可积极加强对国外先进建设经验的借鉴,了解不同国家海绵城市研究进展,进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建设模式。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研究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目前其城市雨水管理内容已包括水质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加强经验借鉴有利于拓展开发空间,能在北方城市规划时了解更多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办法,以此提升建设质量,确保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海绵城市,为构建生态型北方城市奠定基础。

3.4 创新建设体系,革新建设架构

强化对北方城市的了解,发现虽然北方干旱城市较多,但北京、长春等北方城市都曾发生过城市内涝。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这将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城市内涝问题与城市的排水系统有关。海绵城市建设旨在加强合理规划,会基于北方城市的基础状况加强科学化建设,以此避免内涝形成,创新建设体系,革新海绵城市建设架构,进而打破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障碍,助推北方城市健康发展。首先,北方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对海绵系统骨架展开科学化分析,既要对原有河流和水系进行系统性梳理,也应恢复原有绿地系统,提升绿色海绵空间占有率,才能借助层级递进模式,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例如,小型海绵体建设过程中可借助屋顶花园生态等,从源头助力雨水下渗,完善地下水补给系统,增加雨水滞留时间,以此强化对水资源的科学化保护;其次,构建海绵城市时可基于降水量分析了解降水分布季节,以此综合考量暴雨出现概率,进而基于城市建设标准加强雨水处理分析。例如,部分道路可作为排洪通道,要确保在遇到洪水或特大降雨时,维系城市与人民安全;再次,打造数字化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数字化建设工程会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融入于海绵城市建设中,以此加强对北方城市降水量的科学模拟,进而研发相关软件,确保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规划,提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北方城市四季分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具有区域水源特点提升建设的科学性,因此在借鉴南方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时,也需加强对北方气候的综合考量,要避免海绵措施在北方城市的水土不服。例如,需综合考量冬季下雪问题,应关注水资源的持续性,利用借助区域植被和丰水区以及枯水期实现海绵体的长期存活。以冬季降雪为例,北方地区雪量较大,降雪过后会借助机械除雪或化学除雪等方式进行除雪,二者优缺点不同。为确保北方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可预留堆雪空间,以此实现雪水的再次循环,确保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化利用。

结语:

通过加强对北方城市的科学化分析,发现北方城市虽然水资源匮乏,但仍会出现内涝现象,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对北方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分析不同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可发现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影响城市原有规划,更会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故此北方城市需在加强规划的同时,强化对海绵城市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才能打造居民宜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并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海绵科学化城市规划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智慧城市规划如何遏制未来流行病的传播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