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析

2022-11-10 02:36王政岚
南方农村 2022年5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发展

王政岚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广西与东盟国家素有“一湾相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陆地边境线绵长,3个边境市,即百色、崇左、防城港,8个边境县 (市、区),即那坡县、靖西市、大新县、龙州县、凭祥市、宁明县、防城区、东兴市,分别与越南的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及河江省接壤。广西边境地区群山环绕,天然的自然屏障导致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乡村贫困问题严重。其中,龙州县、靖西市、那坡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大新县是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靖西市、那坡县、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被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广西边境地区大部分是以壮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聚集还包括沿边入境人员在内的集聚区。表1所示为2021年广西边境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数量及构成。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较多,且占据着特殊的地理环境,沿线地带紧靠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人员流动较为复杂。尤其是在东兴市、凭祥市作为出入境口岸地域,具有天然的地域优势,货物运输、劳务输出以及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然而作为地处中越边境的百色市是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贫困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贫困人口中65%居住在石漠化区域,义务教育及公共医疗卫生水平落后,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边境地区因其特殊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建立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尤为重要[2],因此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着力解决好边境地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开启广西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做好统筹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表1 2021年广西边境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数量及构成

二、强化政策扶持是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关键

由于边境地区的乡村具有脆弱性、边缘性的特点,决定了这些地区存在着易返贫、易致贫风险。因此,要巩固边境地区乡村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持续保障边民生活富足安定,需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增强边境地区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一,加大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做好产业扶贫帮扶工作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引流技术技能培训进乡村,帮助群众掌握技能就地就业,促使边境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各种资源优势得到挖掘和发挥,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加大边境地区村民,建房、修路、饮水等补贴,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解决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统一规划边境乡村建设,力促厕所改革,村容村貌转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放宽边民互市贸易免税起征点,增加边境地区商品流通。贸易流通是市场活力的充分体现,边贸产品流通需要多层次、多样化适应市场需求,拉动内需以促进人员流动、带动货物运输等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振兴经济、振兴农村的源头动力。

第四,深化市场要素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发边境地区发展活力。大胆放开边境地区市场,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允许有利于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举措先行先试机制和容错机制。

第五,深化边境地区乡村的党建思想,积极培育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边民遵纪守法意识,以稳边固边兴边宁边为核心思想,引领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方面引导积极选派优秀村委干部、村民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认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六,强化金融服务政策。鼓励各银行向贫困地区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强化普惠金融政策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切实的金融服务。探索银行、保险、担保业务深度融合,稳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业保险保额,切实为农民转移经济风险。同时,推进边境脱贫地区信用体系全面升级,引导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提高边境脱贫地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精准性。

三、提升边境贸易优势是边境地区乡村发展基石

落实好边民互市贸易政策,利用好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境外旅游业,以餐饮、酒店、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联立发展。目前,在崇左凭祥口岸,来往运输车辆仅是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却没有为当地创收更多的经济附加值,需要深度挖掘“过夜经济”及“劫道经济”,切实了解过往车辆的实际需求,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重点发展仓储业、过境货物就地拼装,边贸加工业尤其是集聚进境水果和鲜活水产品等产业,着力布局以农产品加工、边贸物流、商品周转为主导的产业。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商品集散中心”,建立建筑风格有特点、市场功能齐全的东盟特色农产品集散市场。对互市落地加工商品试行“区外申报”,在通关环节实施“集中申报”,监管环节实施“直通式作业”模式,提供通关效率,加大互市贸易便利化服务。

第二,要抓住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机遇,巩固和发扬双边老一辈缔结的传统友谊,扩大边境合作,加快边境建设与发展,抓好与越南的合作,做好 “一带一路”倡议与 “两廊一圈” (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 “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对接,促进与越南一起升级“两廊一圈”。

第三,要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运输为根本做好道路设施硬化工作,交通便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

第四,优化产业升级,打破单一产品结构,扩大企业再生产。吸引企业“落户广西+转移越南”跨境布局生产,打造辐射东南亚的跨境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口岸+”产业,创新发展特色小镇,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东盟企业人才来园区生活,充分利用跨境物流和跨境劳务优势,发展外资企业。由于越南劳动力廉价,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越南建厂。但是,越南产业基础差且基础设施落后,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和建设国际化社区,吸引在越南投资的外企,打造越南中高层高管生活工作在边境地区的格局。

四、产业多元化是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要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产业发展的落脚点,要以工业园区为同心圆,辐射多样化产业协同发展。

第一,园区的发展依托于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的选择应该高度切合边境地区的资源禀赋。边境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木材加工业、农副产品、水果加工业等低端产品结构且规模较小,真正形成规模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只有铝业、锰业、电子加工业等产业。但由于原材料易受国际环境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甚至很难购买到原材料,尤其是现在阶段仍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多个国家蔓延的疫情让外贸需求骤减,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企业普遍面临着有订单不敢接,有货出不去、货柜难求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加强由外转内的发展理念,把产业做好,做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发展多样化产品以满足各阶层消费需求。

第二,以延链、建链、补链为核心要素,全面带动边民脱贫致富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凭祥市,广西绝大多数电子元器件、水果加工贸易、物流产业都在友谊关口岸进出口,因此需要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注重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联动发展,推动以电子信息为主的跨境加工制造业发展,发展中越跨境电子加工产业,无论是在物流距离、成本,还是在服务配套体系方面都有极大优势。

第三,鼓励农产品就地精深加工,培育边境乡村特色产业,夯实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推进“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建设,培育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势能,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因此,构建工业区同心圆,提升经济辐射效应,从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增长为边境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五、文旅融合是激活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入,边境地区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跨境贸易流通、跨境通婚、跨境劳工等流动频繁,屏蔽效应减弱使得人口结构变得复杂,且边境地区又是个多民族交融的特殊地带,生活着壮族、彝族、京族、苗族、瑶族等近20个跨境民族,跨境民族和越南国家的边境居民语言相通,文化相同,交往历史悠久,对于促进各地文化交融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全球化、西方化思维影响,乡村文化逐渐出现断层的现象,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民间工艺及手工技术逐渐失传,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民族歌舞等后继乏人等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都比较陌生。因此要以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

第一,要加大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服装、习俗等的保护力度。乡村是赓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域,要建立各民族特色文化走廊,民族村寨,依托特色民族刺绣、结合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藏族 “藏年”、仫佬族 “依饭节” “非承展演”、手工艺品创作大赛、少数民族风情展、传统民俗活动与民族体育项目等诸如此类的民族节庆活动,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发挥边境地区人员优势,建立机制化、规模化的联谊,赋予优秀民族文化新的生命,以此激活乡村活力。

第二,弘扬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是最鲜明的底色。传承红色文化,讲好中国红色故事,讲好边境地区民族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地处广西边境地区的百色是抗法、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也是中国革命的前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发扬好,打造亮点突出的红色文化阵地,打造红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借助网络视频、抖音、语音播报、微电影等新媒体,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交融,满足各种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系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

第三,积极擦亮经典文化品牌助力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持续把文化宣传走深走实,培育和发展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新业态,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完美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加持精神动能。

六、盘活特色农业是夯实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根本

因地制宜促发展,统筹规划谋布局,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农业是根本。立足边境地区大力发展绿色旅游、观光旅游、以农业立体化发展为手段,打造特色农业沿边生态高效安全农业经济带[3]。

第一,转变边境地区传统农耕方式。以种植水稻、甘蔗、玉米为主要农产品,着力构建边境乡村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推进更多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提高农业致富边民能力。

第二,充分依托边境地区绿色资源。优化发展特色种植业,尤其是水果产品的发展。广西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非常符合各种水果的生长需求。要有序发展水产养殖,如边境地区的防城港,有天然的临海优势,渔产资源丰富,要不断提升水产养殖科技水平,引进水产专业人士,结合防城港医药大健康产业,对水产品做深加工,开发符合当下不同年龄阶层消费需求的水深产品,开发“康养”系列保健产品,打造具有防城港特色的“渔业+”品牌,形成以渔业为主体衍生向医疗大健康、康养保健、运输物流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另外,要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如东兴市红木经营商者繁多,产品满目琳琅、精巧灵动。但规上企业却相对较少,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重新对红木市场布局,通过“联营合并”,整合市面上小作坊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成立红木市场联合会,推选出最具权威、最具专业、最具影响力的红木专业人士,以强带弱,集中生产、专业检测、统一物流配送、形成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同时,结合东兴口岸的优势,加强红木品牌宣传力度,建立“东兴红木艺术博览会”,提升东兴红木家具的产品质量品位和知名度。

第三,加快边境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农副产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对标市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深入开展区域间的联合与合作,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利用乡村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盘活乡村各类生产要素,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为加快边境地区大开发增砖添瓦,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一村一品”、家庭农场建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解决农产品产区“最初一公里”提供方案。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边境地区农民专业化、职业化。支持专业村镇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促进边民就业增收。支持边境地区开展农业合作项目推进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4]。

七、人才发展活力是保障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基础

蓬勃发展人才活力推动边境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5]。目前,不论是乡村还是边境城市,务工人员向外转移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员流向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现代化都市大潮或者边民理性生存选择动因的驱动下,经济发展前沿城市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落后地区乡村“空心化”程度,村落人口布局呈现橄榄球态势,中间力量的青壮年集中外移,两端结构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现象异常突出,这就陷入了贫穷的地区越发落后、越落后人员外流越严重的恶性循环[6]。图2所示为农村空心化结构图。透过这些现状分析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优质人口条件的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相反受到了招工难的制约。因此,要充分用足用活边境地区优惠政策,整合边境城市发展资源,打好 “边境牌”与 “民族牌”的组合拳,以达到人才效益的最优值,具体措施如下四个方面:

图2 农村空心村结构图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留住本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需要依托广西自治区各大高校毕业生源联合其他地区高校的广西籍毕业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高等人才,以政策叠加优势释放人才发展红利,制定人才资金保障政策,吸引他们愿意回报家乡建设。

第二,以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打破唯年龄论、唯学历论的弊端,对有利于促进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都可以依靠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尤其是边境乡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基础义务教育人才,要为他们提供宽广的就业平台,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

第三,树立榜样精神,从思想上感化、用行动践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决心。如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黄文秀,作为边境地区百色市的壮族女孩,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誓言,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这样鲜活生动的榜样所散发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传承与弘扬。

第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服务都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用水、用电、通路、通讯等配套措施的加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八、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核心

实现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治理是核心问题,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安宁稳定的重要手段[7]。在多元共治的结构下,乡村治理主体主要包括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社会组织。基层政府主要是从政策制定、协调管理等方面统筹把握;村民委员会主要是作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中间桥梁作用,直接接触村民能实时掌握村民的现实问题;农村社会组织更多是体现在乡贤、村民理事会方面,他们是村民的代表,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广西边境地区是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这种特殊的人员结构需要打破传统的治理模式,以多元共治的理念发挥边境地区乡村特色治理,要以包容、开放、平等、自由的大格局观渗透到乡村治理过程中,具体体现在:

第一,把已落户在边境乡村的村民纳入村委会组织框架中,深挖入境人员的思维方式,探究他们所思所想,从思想根源上了解边境人员,以便更好为边境村民提供公共服务。

第二,针对多民族聚集的乡村,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禁忌的前提下实施统一管理,基层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民族村落的制度建设及管理办法,更好地规范村民行为。一是要强化边境村民法律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基层政府要积极组织普法人员开展讲解法律常识,结合案例把法治宣传教育与解决边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为边境村寨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在普法工作中充分利用地方特点、民族特色活动传播鲜活法律,让法律知识、法治意识在边境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也为推动边境地区法治文化教育和法治建设、维护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弘扬德治。以村规民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引导村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要认真探索激励机制,让村民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行为自觉,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第三,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引导村民参与村落事务的决策、监督和管理,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提高越南等入境村民的归属感,以达到乡村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

九、生态绿色发展是筑牢边境地区乡村发展的屏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守护好青山绿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广西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先导。从工业发展来看,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极大的促进边境地区双边经贸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为边境地区带来了辐射效果。然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高速增长的背后,产业发展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高耗能产业废弃物的排放影响了边境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源要素高超标指数的企业面临着生存困难。因此,要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方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边境地区高能耗产业必须进行生态化转型,以绿色循环发展为目标,加快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附加值开发,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从生态宜居来看,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提升边境地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因此,要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为抓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持续完善乡村垃圾处理设施、厕所卫生设施、文体娱乐等配套公共服务,使现代元素与原生态有机结合,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使得乡村能够有留得住的乡愁,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推动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发展。

进入新时代,广西边境地区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乡村振兴是必然的内在要求。推动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要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夯实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和边疆巩固安宁是广西乃至国家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的经略。探索和建立边境地区乡村民族特征、融入民族文化、契合民族需求、促进民族和睦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刻把握兴边富民是广西打造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是让各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发展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严阵以待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边境地区国防军地融合战备智慧交通管控系统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