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刚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目前阶段,随着我国数据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维平台、数据机房与互联网之间的关联逐渐变得更加紧密,这也为部分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条件[1]。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数据机房是一种动态化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可充分利用区域内大规模通信线路与带宽资源,构建专业机房标准化应用环境,为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的部门增设对应的全方位服务[2]。传统的数据机房布局格式一般是单向的,所覆盖的面积相对较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极容易受到环境及外力的限制,常常会产生消极影响[3]。
不仅如此,传统的机房布局较为固定,数据中心的连接十分薄弱,虽然可以完成预期布置的任务,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也与IDC数据机房的布局及安装存在直接影响[4]。因此,对IDC数据机房布局设计与安装进行分析和研究。考虑到最终布局、安装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结合实际的数值处理需求,构建更为灵活、多变的数值中心结构,针对存在的系统问题和缺陷,有计划、有目标地实现安装,为后续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应用奠定基础的环境,实现数据中心技术的创新和多维安装[5]。
IDC数据机房实际上是一种数据互通中心,主要应用在通信连接、信息过度等方面,但是日常的应用也需要装置及设备进行承接,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数据处理效果。针对不同的企业数据中心应用需求及标准,可以对机房进行多维布局设计[6]。密闭通道是IDC数据机房中极为重要且关键的一种装置,可以集中解决发热密度比较高、电力能耗较大的问题,对于提高数据中心机房散热效率,控制承接设备温度,消除局部热岛现象具有较强的作用[7]。针对机房的实际信息覆盖面积,设计出IDC 密闭冷通道,以半封闭模式,将机房的基础设备和机柜进行关联,测算出两者间距为
式中 :G表示机房设备间距;x1表示预设封闭覆盖范围;x2表示预测封闭覆盖范围;β表示耗热区域;α表示直接调度点。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完成对机房设备间距的设定。依据获取的测试结果,安装降温空调和机柜。通道顶部需要布设一个模块化的自动开启天窗,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下,保持封闭状态即可。当开启时,冷空气会极快地从高架地板上部吹出,进入到密封冷池通道内部,最终达到了降温的效果,具体的布局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IDC密闭冷通道设计结构
根据图1,可以完成对IDC密闭冷通道框架的设计与调整。随后,需要在空调回风口的设定位置利用钢板进行有效隔离,形成冷空气的回旋,逐渐形成一体化的设计,确保IDC设备与机柜之间的无缝衔接,为后续的机房布局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在完成对IDC密闭冷通道框架的设计之后,接下来,需要结合机房应用布局,进行辅助机架以及柱网的布置和搭接。通常情况下,为增强IDC数据机房对于指令的控制效果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需要将相关的设备关联在一起,与机房柱网形成并排搭接的形式,降低误差概率。选择一个5.5 kW的辅助机架作为基础的机架,针对机架空调冷却的需求,设定辅助机架的指标参数值,作出调整,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辅助机架的指标参数值调整表
根据表1,可以完成对辅助机架的指标参数值的调整。经过上述调整,结合数据机房的布设框架,将柱网的设定位置作出调整,在相同的机柜间距下,促使立柱网络中的局部结构柱高度7 400 mm,使布局更为合理。具体的柱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柱网设计原理
根据图2,可以完成对柱网结构的设定与调整。在整体的布局优化过程中,还需要连接机房结构柱,从侧面方向改变截面面积,将侧柱宽度尽量控制在600 mm之内,预留出布线空间,完成机架与柱网布置的设计。
在完成对机架与柱网布置的设计之后,需要采用电阻封锁的方式优化对应的布局处理。IDC数据机房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下,是由大量的电子元件构成的,为避免出现短路、爆电等问题,需要作出针对性的封锁辅助措施,尽可能减少数据中心及机房的电源接地情况。接下来,在标定的范围之内,需要设定对应的监测节点,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监测节点的设定可以最大程度实现IDC数据机房的布局优化,构建电线乱接耦合路径,计算路径的阻尼长度,即
式中:F表示路径的阻尼长度;ℵ表示电阻覆盖范围;k表示电磁杂波作用距离;i表示阻尼次数;ϖ表示屏蔽半径;v表示机房的引导区域。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路径的阻尼长度。结合得出的数值,将IDC数据机房中的阻尼装置进行并联设定安装。
以此为基础,选取合理的位置进行并联电容安装,提升整体电阻的综合绝缘能力。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电阻的布局设定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动态化的形式安全导出,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在标定空间之内的散热能力,形成更加稳定、安全的IDC数据机房布局。另外,设备的应用常常会出现热量催化的问题,为尽量避免对其余关联设备造成损坏,可以将电阻封锁的位置及覆盖范围合理化扩展,重新布设绝缘电阻短路、重合电路的位置,缩小机柜与冷却通道之间的距离,降低由于电流过大,运行混乱形成的断路情况,从根源上规避风险,实现电阻封锁布局的处理。
在完成对电阻封锁布局的处理之后,需要结合通信楼的分层建立IDC数据机房的优化布局。这部分可以结合电阻的封锁情况来设定布置。辅助机架需要根据机房的应用功率水平作出分层以及排序,这样的形式可以确保机房设备的整体关联度,形成全面、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为缩短设备之间的距离,提升整体的应用效率和质量,可将接受装置和对应的配套设施安排在统一楼层的不同房间之中,与通信机房保持合适的距离。但是这种机房布局需要建立在多楼层的基础之上,且对于日常的通信执行和数据处理任务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构建配套机房,与附近的电力网和配电室、动力电池室以及消防气瓶相连通,依据需求,计算出IDC数据机楼的单值负荷为
式中:T表示IDC数据机房单值负荷;φ表示楼层间距;m表示高度差值;n表示机架功率。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IDC数据机房单值负荷。利用专业设备,测定此时机房负荷的变动情况,对承接的结构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机架的布设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的功率水平进行安排,与机房负荷值的变动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可以采用拉开高低截面高度的方式,缩小IDC数据机房的覆盖范围,完成实际的布局设计,使机房设计更加合理,为后续的安装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环境。
在完成对IDC数据机房布局的设计之后,根据上述的布局框架,进行实际的安装与设定。针对机房的应用需求和标准,先将需要安装的设备定点,实现机房的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重新排布复核机柜、冷却系统、搭接装置以及热通道的安装位置。为确保安装位置点和覆盖的精准,可以使用卷尺、皮尺等工具测定出热通道的基线,并计算出基线垂直距离,即
式中:R表示投射距离;φ2表示平行差;φ1表示覆盖差值;y表示基线长度。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投射距离。随后,在对应的位置上设定监测点,与基础的设备之间形成对应的关联,将标定的设备位置点放线,为后续的安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完成对机房定点定位放线的处理之后,结合实际的优化布设,进行辅助吊架的安装。吊架安装实际上可以增加整个IDC数据机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合弹线及设备的定位点,放置一个激光仪器,对标定的机房位置进行扫描。使用吊杆角码对辅助杆进行固定,并钻孔。在对应的位置之上组装垂直吊杆,与下方的标杆形成水平垂直的状态,设定实际的指标参数,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吊架安装指标参数调整表
根据表2,可以完成对吊架安装指标参数的调整。随后,在标定的范围之内调整吊架的覆盖范围,将通道门左右侧与导轨安装板相连接,缩小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与吊架连接,完成安装。
在完成对吊架的安装之后,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搭接对应的顶框和附件,完成IDC数据机房设备的安装。可以先将框架吊升高到特定的位置,底部需要采用支撑夹来进行固定处理,在指定的高度范围之内,加强对吊杆与顶框的精密度,利用角码螺丝调节侧顶梁的铝型材,形成一个循环的安装结构,将顶部毛刷紧靠冷却系统的通道,利用限位滑轮进行动态化清扫处理,以此来进一步强化顶框及附件的搭接,完成整体的安装。
与传统的数据机房布局相对比,本次所设计的机房布局整体更为灵活、多变,针对于复杂的数据环境,可以逐步对机房的通信线路以及执行目标作出调整。随后,依据整体的数据传输需求,按照基础流程逐步安装,以此来提升最终应用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为企业、政府日常的工作执行任务提供更大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