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2-11-10 17:39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华语跨文化文化

陈 浩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很多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经济贸易过程中,中国文化成了其他国家了解我国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逐渐发展,华语电影凭借能够充分展现我国文化内涵的优势,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主流文化产业之一。但随着世界文化不断兼容并和,电影文化逐步发展成熟,华语电影也面临如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等诸多来自国内与国际的挑战。从分析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入手,为塑造华语电影形象、增强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影响力提出一定意见建议,以期更好地解决影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在国际上不断发展,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但是,华语电影走向国际,会面临文化差异问题并受到国外文化的猛烈冲击。例如,由于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观众会对引进的部分国外电影中的一些生活习惯、社会制度、民情风俗等无法理解。此外,影片中的语言差异也是阻碍其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尽管现如今国内国外影片都有双语字幕,能够帮助观众理解,但还是会因为语言习惯不同,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由此,华语电影进入国外市场,也会面临文化差异影响观众对影片理解的问题,从而在国际市场中产生不同的社会反响。因此,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一定要重视减少文化上的差异,尽可能找到切入点,获得国内国际观众的双认同。

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跨文化传播概念开始传入我国。1982年,汪琪发表的《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被视为跨文化传播进入我国的标志。1995年,我国开始出现第一本跨文化传播学书籍——《跨文化交流学》。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电影行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支持,反而在语言学术领域更受欢迎。我国在传播学方面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媒体及其载体方面,对跨文化传播这个科目并不是非常重视。但是,2002年,多个语言学专家发起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该学会致力于和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很多年前的学术和学术活动,其中就包括跨文化传播,从而有力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情又开始高涨,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开始从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在心理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电影作为文化的产物和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相关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电影领域跨文化传播研究。学者们逐渐发现,电影传播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电影学方面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起源于21世纪初左右。开始注重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和迪士尼动画,后来又涌现出如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周星驰的《功夫》等各种面向国际的华语电影。到2004年,我国电影学领域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逐渐重视跨文化传播艺术在华语电影传播中的促进作用,并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我国银幕上大部分电影都会有双语字幕,部分甚至有英文版本等。这大大促进了华语电影在全球的传播,提升了华语电影的影响力。

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基于市场的联合制片

“联合制片”指的是在各个国家的文化基础上制作成的作品。从区域到整体发展,摄制影片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影的创作愈发面向国际。采用联合制片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摄制方法。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合制片能够更好地得到共享资源,相互借鉴技术。如今,电影创作的成本在不断增长,制片人在本地市场已经很难一次性回收在一部全球性电影中投入的所有资金。采用联合制片的方法,能够借助国外投资,获得一定的资金,同时,促进文化交流,开辟国外票房市场,可以减少双方的投资风险。此外,联合制片还能够充分运用资源以及人才,如具有国际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国外拍摄场地,让影片有国外风格的场景等。

第二,联合制片能够促进各个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国家的制片方都对自己的市场发行秩序比较了解,和重要角色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同时每个制片方也更加了解当地人对影片的需求,可以使电影内容更好地符合人们的需求。联合制片能取长补短,避免触碰观众底线。

第三,联合制片也给合作方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机遇。电影制作的过程会涉及一些摄制流程、发行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可以使合作方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不断增强团队素养,提高自身发展的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如今,我国电影行业和一些小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他们逐渐开始建立联合制片关系,为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总而言之,联合制片为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增强了电影制作团队运用各个地方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能力,不断丰富电影内容,让电影文化更加多样化发展,达到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加快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步伐。

基于文化的融合

影片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文化的发展形式越来越单一,二是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了解国际性和地方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差异性与同一性,找到它们之间的制衡点,并将其融为一体,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语电影文化距离世界文化“橱窗”,是有一定距离的。

要实现民族文化和国外文化的相互融合甚至共同发展,任重道远。但华语电影实质上是文化展现的载体,让多种文化融合,产生不同的声音,能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从制作影片的策略看,影片应该进行跨文化发展,即应用“文化混合”的方法。比如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末代皇帝》,就是通过西方的摄制手法来讲述中国故事。该影片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了一起,不仅具有文化性,同时还具有商业性,并得到了一致好评。该影片体现的就是一种混合发展的策略。21世纪,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应该吸取各个国家的影视制作经验,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在相同影视载体的传播下主要呈现的内容,并探索融合之道。因此,在提升民族特色文化魅力的同时,将各个国家主流电影中的场景、故事、人物融入摄制素材中,形成一种混合文化,可以扩大电影的市场前景。但是一旦在电影摄制配置上处理得不合理,就会对电影的艺术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基于大众的题材

国内与国外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展现在习俗、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电影情节中的接受阻碍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影在其他国家的热度,从而使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薄弱。对于国际市场来说,要选择范围更加普遍的主题,减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这是促进跨文化传播很好的手段。例如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在国际市场受到欢迎,就是很好的证明。又如成龙的《功夫梦》,这部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好评。电影中并没有运用特殊炫目的引爆点,而是以有口皆碑的中国功夫为题材,将主角学习功夫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中国功夫的魅力。因此,这部电影一上映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与高度称赞。它与西方一些电影主题相似,但是风格却有很大差别,国际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电影所表达的普遍价值观。电影同时还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受到一致好评。

再如《功夫熊猫》,也是一部摄制中国功夫题材的动作喜剧电影。该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国古代,电影内的景观、服装、布景和食物都是中国元素。它的题材来自中国妇孺皆知的“中国功夫”,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内涵,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华语电影在国际上已经成了国与国之间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为外国民众创造了一条了解我国的道路,国外民众借助华语电影能够进一步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外国人凭借他们的文化认知摄制以我国重要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容易获得我国观众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是跨文化传播选择大众题材的重要原因。当前,世界电影的不断发展对华语电影和面向华语市场电影的创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国文化的“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共性”相互交流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基于理论的交叉

在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对跨文化传播思想的运用和借鉴,是不可或缺的。跨文化传播理念是基于人际间的人群和个体互动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它的主题依旧是跨文化传播。华语电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所以其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

首先,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研究可以参考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其次,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探究可以运用陈国明提倡的全球倾听模式。华语电影在跨文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我国民族文化基础上展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整合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文化适应理论中,文化适应者不仅要坚持自身原本的文化风格与身份,还要和不同文化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电影及其双维度模型思想与整合方法都必须具有高度的和谐感。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领域中进行整合,是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适应方法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将跨文化传播理论借鉴与转换应用到华语电影摄制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促使以往的研究水平达到更加细致化的层次,为华语电影发展提供多重选择。

构建成熟的电影产业商业化发展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电影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好。如今,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继续按照国际电影市场的原则进行,发展步伐稳定。在电影资本化与商业化的发展趋势面前,高收益与高票房是电影作品成功的重要评价因素。比如好莱坞,它的所有作品从开始拍摄到上市,全部将市场效益作为作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在拍摄以前,投资方便会认真地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再选择能够保证票房高涨的明星演员。在影片播放之前,以行之有效的宣发体系吸引更多人对影片的关注,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他们往往要把宣传工作做到位,让人们对电影的期待值高涨。在电影上映后,有关产品的商业运营要跟上来,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我国的电影营销模式还不是很成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除了很少一部分大片与一些成本较低的电影在票房上能够获得一些经济效益外,很多影片都处于亏损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电影行业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竞争以及本身结构不完善的双重压力,过早地选择了商业道路。

总的来说,华语电影要实现跨文化发展,还需要加强学习外国电影创作的优势,根据我国电影运作的基本状况朝着商业化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电影票房竞争;在保证影片质量的基础上,将电影的票房价值体现到极致,从而为华语电影跨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助力,进而加快形成具有中国文化风格与普遍价值的创作方法,促使华语电影在国际化市场更加成熟。

目前,国际电影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电影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本土文化与价值的作用。华语电影在与世界各国电影交流互通过程中,怎样更好地应对电影行业的风险,摆脱电影跨文化传播障碍,是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通过上述分析,中国的电影行业要认清目前所处的发展状况,及时根据国际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办法,在摄制和运营上做出调整。同时要在研究电影跨文化发展的同时抓住时机,努力发扬本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成就大众性的影视题材,为华语电影走向世界开辟道路。

猜你喜欢
华语跨文化文化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文艺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