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10 15:30万理茹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7期
关键词:表演者音乐作品听众

万理茹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音乐美学可以极大地丰富音乐表演的内容及内涵;另一方面,音乐表演可以让音乐美学变得具象、生动,并充分体现音乐美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因此,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倘若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音乐美学应用于音乐表演中,不仅会影响音乐美学的应用效果,还会影响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因此,现从音乐美学的内涵及其在音乐表演中的体现入手,分析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提出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建立对音乐作品及音乐表演的有效认识,提升表演者的审美,调整音乐结构,创新音乐表演形式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音乐发展过于单一极易让人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推进音乐的创新发展尤为必要。避免音乐的单一化发展,可为人们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需要对此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使音乐艺术走出发展的瓶颈期。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音乐美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将音乐美学应用于音乐表演中可获得十分可观的效果。比如,将音乐美学应用于音乐表演中,可充分提炼出音乐作品的创作内涵,帮助听众了解音乐作品,将作品内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因此,研究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音乐美学相关概述及其在音乐表演中的体现

音乐美学

美学是一门基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发展形成的社会科学,其包括大量的分支,音乐美学就是其中之一。音乐美学涉及哲学、审美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还对音乐表演有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指导价值。音乐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本体、音乐的功能等。而客观科学地研究音乐功能对促进音乐艺术的有序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现代音乐美学更偏向于将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提升至更高水平,让人们形成一种趋于感性的理解与认识。新时期,随着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艺术的整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期音乐美学的研究内容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体而言,随着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断推进,其自身体系也将不断发展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体现

音乐作为一门有声艺术,表现出显著的实践性,一般需要通过音乐表演者的演唱或者演奏进行呈现。在音乐表演中,不仅要用到各式各样的乐器,还需要表演者自身的情感投入,这对表演者本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部音乐作品原本是没有情感的,其只不过是存在于纸张上的歌词、音符,只有加上表演者自身的情感投入,才能为听众带来美的体验。这也是音乐美学的一种重要体现,体现了对表演者表演技艺、思想情感表达能力等素质的要求。音乐所传递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表演者所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要想将表演者自身情感与音乐作品有机融合,有效传递音乐作品创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表演者认真领会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这也是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体现及意义所在。表演者通过掌握相关美学知识,并在音乐表演实践中不断内化、创新,表现出音乐作品中的美学内涵,并让听众能够切实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音乐美学可提升表演者的审美素养

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表演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才能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把握人们的审美趣味,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音乐表演是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精神层面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

一位合格的音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音乐表演者在音乐表演实践中所呈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表演者审美素养的影响;而表演者审美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音乐美学的掌握及应用水平。因此,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表演者也应当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音乐美学的掌握水平,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为人们呈现更多精彩的音乐表演。

音乐美学可提高表演者对音乐表演的认知水平

音乐作品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音乐创作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其中包含了创作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存在于创作者的脑海中,并未形成具象的内容,但仍是音乐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作品的水平会受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影响。二是创作者在音乐创作时用以表达情感的乐谱。创作者将脑海中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乐谱,然后由音乐表演者进行演奏。乐谱是创作者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没有乐谱,音乐创作者脑海中的作品就无法向听众有效传达。但乐谱毕竟只是记录在纸张上的一些音乐符号,音乐作品的具体呈现还有赖于表演者对其进行反复的理解、再创作。并且,由于不同表演者对同一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同,其对作品的演绎往往也各不相同。表演者必须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涵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为听众展现作品的音乐美感。音乐美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音乐表演的进步,表演者基于对音乐美学的理解,提升自身对音乐表演的认知水平,并通过推进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音乐表演效果的提高。

音乐美学可促进音乐表演的高水平发展

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表演的重要基础及理论指导,在音乐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倘若缺乏良好的音乐美学素养,势必会影响表演者对音乐情感的把握。音乐表演者提高自身音乐美学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对美的感知能力的过程。此过程对推动音乐表演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音乐美学作为美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环境下,音乐表演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音乐表演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统一认识。音乐表演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大力开展音乐美学研究的背景下,音乐表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随着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融合不断加深,音乐表演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基于音乐美学视角推进音乐表演的有效创新,是广大音乐表演者所需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音乐美学,建立对音乐作品及音乐表演的有效认识

首先,要基于音乐美学,认真了解音乐作品。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本身足够了解,包括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创作思想、创作内涵等。同时,需要基于音乐美学领会音乐作品的情感,从而在音乐表演中将作品更生动地演绎出来。其次,要基于音乐美学,认真研究音乐表演。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效果,表演者应当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欣赏音乐表演,并从音乐美学的视角提炼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其艺术表现力,进而在表演音乐作品时融入自身的情感,将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有效呈现出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让听众能够领略到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及艺术魅力。另外,表演者不能将身份局限于音乐作品的表演者,还要通过听众的视角,深入研究音乐表演的技法及表达情感的方式,让自身能够更从容地投入到音乐表演中。比如,在表演古典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表演者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等,有效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再选取合适的表演方式进行音乐表演。

基于音乐美学,提升表演者的审美素养

音乐审美素养是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的一项素养,音乐审美素养的提升是提高音乐表演者表演水平的重中之重,影响着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融合。因此,表演者应首先基于音乐美学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比如,一些音乐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会对音乐领域进行研究,还会对文学、哲学等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学科有所涉猎,在推进不同学科融合的同时,提升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让音乐表演变得更具表现力、感染力。此外,表演者应具备过硬的表演技能,并广泛欣赏各种经典的音乐作品,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比如,一些男女高音艺术家为完成高八度的音乐表演,一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还会品鉴各种经典的美声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表演比赛、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对音乐表演的效果进行打磨,最终在高音表演中做到游刃有余。除此之外,表演者还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客观评价。在开始音乐表演之前,表演者应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予以客观评价,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为以后的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及音乐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音乐美学,调整音乐结构

音乐表演既是对声音进行处理的艺术,又是对声音进行展现的艺术。因此,可将音乐表演界定为声、音之间的创造性融合。与其他事物相同,音乐也是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尽管音乐结构这一概念并不被大多听众熟知,但通过音乐表演不难发现声、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美学角度而言,音乐结构与音乐节奏息息相关,后者不仅是各种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音乐表演的重要影响因素,诸如三连音、大切分等均是音乐作品中较为常见的音乐节奏。不同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不尽相同,表演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通过调节音乐节奏来完成对音乐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使音乐作品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听众的审美需求,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其时代特色。比如,音乐作品《水龙吟》采用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的表演手法,传统乐器让听众领略到其中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而现代乐器的引入则让表演更契合现代听众的审美趣味,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感官盛宴。

基于音乐美学,创新音乐表演形式

对音乐美学进行研究的一大原因就是为音乐表演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从素材、思维等方面出发,推进音乐表演形式的创新。尽管传统音乐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推进音乐作品的创新发展,是实现音乐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前提。

音乐美学对传统音乐艺术理论进行了吸收和创新。该部分内容具有新颖性、先进性,不仅有高度的研究价值,对音乐表演形式的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演者应基于音乐美学,创新音乐表演形式。

首先,表演者应依托音乐美学理论,深入研究音乐表演情感传递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根据音乐美学理论中的肢体语言表现手法,表演者可以利用神情变化实现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生动演绎,提升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同时,表演者还应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音乐语言等,利用音乐美学中的节奏、旋律等理论,淋漓尽致地呈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等。

其次,相同音乐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因此要求表演者应结合音乐美学、时代背景等,对音乐表演的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表演者还可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

总而言之,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音乐表演实践中,音乐表演者应有效把握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之间的关系,遵循音乐美学规律,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让听众切实领略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

猜你喜欢
表演者音乐作品听众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手称扑克
表达心情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