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赞

2022-11-10 15:30:37本刊编辑部
文化产业 2022年27期
关键词:木樨祖屋香囊

本刊编辑部

凡是爱好花木的人,总想经常有花可看。供在案头,朝夕相对。春夏鲜花过眼缭乱,秋冬品类减少,木樨便成了醒目的一枝。

宋代诗人李清照对木樨的描写,可谓形神兼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纵然未必“梅定妒,菊应羞”,但“画阑开处冠中秋”,是当之无愧的。

“岩桂,俗称为木樨,其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作为秋之使者,木樨入得街巷、庭院、人家,深受大众喜爱。

木樨的幽香似乎总能唤起人们旧时的记忆:母亲的洗发水,儿时出门转角的巷子,祖屋荫翳的老院。在正正好的花季里,木樨的香挥也挥不去,赶也赶不散,“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让人无处躲避。不过,自王维写下“人闲桂花落”,木樨就从广寒宫落入了人们心中。

云淡风轻,秋高气爽,木樨香气袭人。即便是掉落的木樨,收集起来,纳入香囊,也足够消遣半月。苏轼就曾将木樨分送给朋友,劝朋友尽可能做成香囊,不要辜负了这“月缺霜浓细蕊干”。

“风吹很轻,花落很细,季节的声音只在心间。”属于木樨的九月,明净无有形迹,一切都在沉寂里化为诗意-。

猜你喜欢
木樨祖屋香囊
木樨花
在祖屋门前
青年文学家(2023年7期)2023-07-06 05:34:20
木樨花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TREASURE TRAIL
祖屋
红豆(2019年6期)2019-05-28 05:32:40
秋 日
中国诗歌(2018年5期)2018-11-14 20:52:30
秋日
鹿鸣(2018年1期)2018-01-30 12:17:29
祖屋
前卫文学(2016年5期)2016-11-30 1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