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预制菜发展当先消除“傲慢与偏见”

2022-11-10 12:02:29胡立彪
中国食品 2022年19期
关键词:菜市场卫生规范

⊙文 胡立彪

近日,在某直播间,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谈到预制菜时语出惊人,称“预制菜是猪狗食”,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有经常买预制菜的网友感觉“被冒犯”,表示公众人物不该口无遮拦地贬低预制菜。也有网友认为,许多预制菜不仅添加防腐剂,还高油高糖高盐,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王志纲给出评价是“敢说真话”。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位公众人物单凭个人喜好对预制菜这个业态作出负面评价,无论如何都欠妥,但其观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社会公众对预制菜还存在认识误区,并且缺乏信心,这对整个行业也是一个提醒。如何消除消费者的偏见,让预制菜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这才是最应该关注和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尽管有一些消费者并不喜欢预制菜,但可以肯定,随着社会发展,预制菜将成为未来快餐业的主流。这并非臆测,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要知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时时处处讲效率,对饮食的要求也是快速、美味、便宜兼具。外卖就是应这种需求而生的,也使得餐饮逐渐向着标准化、去厨师化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给了成本低、出品快且品质稳定的预制菜成长的机会和市场空间。德勤中国发布的《2022预制菜行业展望》中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55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13%,到2026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的预制菜的卫生安全问题,以标准化的眼光看,并不难解决,预制菜甚至可以做到比传统加工餐食更卫生安全。目前处理保存预制菜有冷冻和常温两种方式,前者人们比较熟悉,就像家里冰箱里冷冻饺子,制作成本低、口味还原度高,保质期也长;后者要经过高温杀菌及真空包装,这样的预制菜无需冷藏,常温保存即可,品控也容易把握。而传统厨房制作不但需要手工加工(这要花费较高成本),而且现场制作环节复杂,隐患较多,使得食品卫生安全反而不易把控。

当然,以标准保证预制菜卫生安全,前提是先有标准。一些消费者对预制菜评价较低,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标准缺失,预制菜安全风险难以把控,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菜品变质等问题时有发生。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政府方面和预制菜行业均开始重视标准问题,加快建立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比如,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指出要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7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等多项预制菜地方标准,以有效解决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

可以相信,随着预制菜相关标准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监管,预制菜不仅会越来越卫生安全,还会越来越美味健康,而整个行业也将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菜市场卫生规范
热闹的菜市场
幼儿画刊(2023年11期)2024-01-15 10:00:34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卫生与健康
热闹的菜市场
卫生歌
热闹的菜场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