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苹,范 宁
(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议》强调了共同富裕应该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党的全会文件中采用上述表述方式尚属首次,也为今后的奋斗明确了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2020 年,我国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共同富裕阶段。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等于贫困消除,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尤其是在当前至2035 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国再次面临的重大难题是对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扩大,农村贫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乡村振兴的规划文件和重要工作部署。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消灭绝对贫困的重点是在农村,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仍在农村,特别是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两个底线”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消除相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以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背景,从共同富裕的发展渊源、相对贫困的全面认识来阐释走乡村振兴之路的必然性。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拥有的美好愿景。《礼记》中有“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即“人们共同享有独特名字的财富”。不仅文化上如此要求,共同富裕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孔子认为,安置百姓应先加以“富之”再施以“教之”。管子在《治国》《牧民》中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古代,不仅是统治阶级重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劳动人民也经常表达自己对共富的诉求。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苟富贵,无相忘”,到明末李自成公开打出的“均田免粮”旗号,再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提出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口号是对地主阶层占有土地与剥削制度的一大否定,以期打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可以“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其实质就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理论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者关于共同富裕的讨论。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实现富裕目标,全体人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还会增多。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并可以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此外,列宁还认为,“社会革命就是为了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确保社会上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福利以及自由的全面发展”。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广大党员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并努力摸索,从而使共同富裕理论逐步得以完善,并扎实推进各种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53 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一观点,强调要让农民群众可以逐渐完全摆脱贫困问题,并过上共同富裕以及普遍繁荣的生活。1955 年10 月,毛泽东重新指出必须带领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让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通过进行三大改造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全面的公有制基础;建立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实现共产主义式的共同富裕。同时,毛泽东反复指出,一定要防止群众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并强调不仅是反对平均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共同富裕这一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他提出“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这一提法将人们从“平均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中拉了出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体来讲就是穷并不属于社会主义的标志,而社会主义的标志应该是富,但这里的“富”是指所有百姓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强调,避免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进入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目标就是共同富裕,要让全体群众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国家经济增速迅猛,同时社会不公平等现象逐渐凸显的大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富有胡锦涛特色的共同富裕观点,他认为,应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关系处理好,特别要重视社会公平。胡锦涛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心理念就是要以人民为本,从我国是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必须实现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而且应维护好、发展好占国家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要求对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作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第一,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时,务必要站准根本立场,即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第三,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四,“两个阶段发展”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推进思路。第五,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渠道就是要严格贯彻执行新发展的相关理念,共享发展成果。第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中国方案。
共同富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富裕,二是共同。就富裕来说,狭义层面的含意是重点倾向于经济领域,是指普遍真实的个体成为一个中等收入者,个人所处于的财富水平明显高出温饱生活水平,充足的物质财富可以很好地支撑其生产生活及个人活动的需要。对于“富裕”一词而言,也可从动态化层面加以剖析,在时间方面强调与之前有明显的区别,比之前的财富水平明显更好,拥有更为富足的物质资料。“共同”从表面上看主要是指整体,共同富裕应落实到全体人民身上,但是其侧重点往往是具体的每个人。归根结底,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形成了统一认识:要实现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的共同富裕。由原来“Wealth”到现在“Common Prosperity”的变化,就真实反映了对富裕认识观念的转变。
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必须对贫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需要明确的是,贫困是一个动态的相对概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文化观念改变,人类社会的不同时代和阶段,贫困的含义也是不断变化的,正如叶普万所说:“贫困随着时间、空间以及人们的认知而变化。”贫困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难题和重点之一。国外对贫困及反贫困的研究早于我国。20 世纪60 年代,舒尔茨建立了贫困经济学,长期专注于农业经济和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注意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发展问题。在1979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舒尔茨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可知,所谓贫穷的主要人群是指处于农业领域的农民。《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对贫困作出了更为详细的概括,贫困就是某部分人、家庭或者群体缺少能力,而且无丰厚的成本可以获得社会共同承认、普通人可以享受生产生活方面的舒适状态,面临困境,这正是贫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贫困的概念作了专门的研究,二人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将贫困概括为物质方面的贫困匮乏以及精神层面的贫穷。
我国对农村贫困和脱贫治理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我国的扶贫开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因此学术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与国家扶贫政策、措施、实践发展过程相一致的特点。国家统计局贫困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贫困概念时,基于物质的贫困视角分析认为,贫困就是个体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低于正常生存最低标准,面临困境。康晓光(1995)在研究贫困的成因时,围绕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了论断:致贫的主要因素包括缺少一定的基本物质与服务,或者缺少一定的发展机会与手段。王健(2003)关于致贫原因的研究认为,教育被剥夺、知识被剥夺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贫困区域以及贫困群众最有效的投资就是对相关知识基础设施以及对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投资。
在探讨如何消除贫困时,学术界首先会对贫困进行分类,以便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实际解决方法。最常见和最常用的划分办法就是以贫困程度(一般以物质丰富程度来计量)分为两大类,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绝对贫困形成的基本共识就是指生活必需品的匮乏,是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是物质财富层面的贫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的是人的第一生存要素——吃的问题,所以又称为生存性贫困,其实质是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资。相对贫困的本质并非仅限于贫困本身,也就是所谓物质的短缺,其实质是因为不均衡发展所引发的相对剥夺问题。罗尔斯用“最不利者”来指代弱势群体,这个“最不利者”就是一种相对贫困的状态,他们不仅是收入不富足,更多的是由于权利与机会不平等、社会歧视、基础资源不均衡等所导致的缺少自由发展的机会。所以相对贫困又称为发展性贫困,具有多维性,收入提高不是评判是否贫困的唯一标准,而相对充分、均衡的发展环境条件才是其中心内容,同时精神贫困的治理也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内容。
绝对贫困是相对的,相对贫困是绝对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特定的时段、地域和条件下绝对贫困是存在并可以消除的。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均和公平,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步调一致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会存在不平衡,所以相对贫困一定会存在。如果不承认相对贫困的永恒性,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相对贫困一般是在绝对贫困解决之后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高度的一个表现和必然要求。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尤其是精准脱贫战略的伟大胜利,我国脱贫工作获得了伟大的成就,引得各国瞩目。截至2020 年,我国完成了当前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国家从此正式步入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虽然脱离了贫困,但这只是脱离了贫困的初期阶段,即绝对贫困,下一步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即有效治理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的绝对性、发展性、多维性决定了相对贫困的解决必然是艰难的、长期的,只有真正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