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栋 冯秋霞 刘希胜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1,2]。目前临床对于HCC 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及肝移植等,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据报道,约70%HCC 患者在手术切除后5 年内复发,约35%患者在肝移植后复发[3,4]。其中,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已成为评估预后的一项独立因素[5-7]。但与大血管侵犯可通过影像成像诊断不同,MVI 只能通过术后病理确诊。因此,手术前准确评估HCC 患者是否存在MVI,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双能CT 通过一次扫描便可获得高低两组能量图像,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获得更多的功能参数,包括如碘密度(iodine density,ID)、标准化碘密度(normalized iodine density,NID)等,已用于多种肿瘤的预后预测分析研究[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6 例经病理证实的HCC 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双能CT 定量参数在HCC 术前MVI 评估中是否存在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2018 年5 月~2021 年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6 例HCC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资料,其中男46 例,女10例,年龄32~75 岁。根据2019 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9]进行分组,MVI 组28 例,无MVI 组28 例,其中MVI 组平均年龄(53.79±9.59)岁,无MVI 组平均年龄(61.14±8.73)岁。
MVI 病理学标准:在显微镜下于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见到癌细胞巢团,以癌旁门静脉分支为主(含包膜内血管)[9]。
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HCC;(2)病灶单发且无肝内转移,病灶大小2~10 cm;(3)术前一个月内行双能CT 检查,且图像质量清晰;(4)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多发性或弥漫性病灶,肝内转移;(2)肝脏异常灌注(如胆囊炎、肝脏血管变异引起的异常灌注等);(3)术前接受介入等其他治疗;(4)影像资料不符合要求。
采用Siemens 128 层双能CT 进行扫描检查,范围从膈顶到双肾下极。取仰卧位,平扫完成后经肘静脉注入威视派克90~120 ml(320 mg I/ml),流率保持为3.0 ml/s,当膈顶部腹主动脉CT 值达100 HU后的10 s 和50 s 进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扫描参数:螺距1.15,球管旋转时间0.5 s/r,重组层厚为1.5 mm。A 球管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20mAs;B 球管管电压sn150 kV,管电流110 mAs,根据60%的100 kV 数据和40%的sn150 kV 数据融合成120 kV 的混合图像,重组后图像传送至PACS 系统及Siemens 后处理工作站。
采用Siemens 后处理工作站Dual-Energy 程序进行分析,选择Liver VNC 模式得到碘基图:分别测量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病灶边缘、病灶边缘1 cm 内及病灶边缘1 cm 外的ID(图1)和同层面腹主动脉ID,其中病灶边缘、病灶边缘1 cm 内的部位取三点取平均值,同时测量出NID(病灶ID与腹主动脉ID 之间的比值)。以同样的方法在静脉期获取相应数值。在勾画过程中,动静脉期勾画层面及位置应保持一致,腹主动脉勾画时应尽量避开钙化区域。具体病例测量见图2~5。
图1 ROI 勾画示意图
图2 男,78 岁,HCC 伴微血管侵犯。a)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示肝S5 强化灶,形态规则;b)静脉期示病灶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c)动脉期碘基图,病灶实性部分的碘密度为3.7 mg I/ml 图3 男,67 岁,HCC 伴微血管侵犯。a)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示肝左叶不均匀强化灶,内可见坏死区;b)静脉期示病灶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坏死区仍不强化;c)动脉期碘基图,病灶实性部分的碘密度为3.9 mg I/ml
采用SPSS 及Medcalc 统计学软件分析,单因素资料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及卡方检验,多因素资料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56 例均为HCC 患者,其中MVI 28 例,无MVI 28 例,两组间年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atae amintransfere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及病灶最大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在年龄、AFP、AST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LB 及病灶最大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一般临床资料与HCC 微血管侵犯的关系
MVI 组病灶动脉期实性ID、病灶边缘ID、病灶边缘1 cm 内ID 及病灶实性NID 明显高于无MVI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VI 组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及NID 明显高于无MVI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期病灶实性ID、病灶边缘ID、病灶边缘1 cm 内ID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图4 男,56 岁,HCC 无微血管侵犯。a)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示肝S6 强化灶,形态规则;b)静脉期示病灶强化稍减弱;c)动脉期碘基图,病灶实性部分的碘密度为2.6 mg I/ml 图5 女,51 岁,HCC 无微血管侵犯。a)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示肝S4 强化灶,边界尚清;b)静脉期示病灶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c)动脉期碘基图,病灶实性部分的碘密度为2.6 mg I/ml
表2 双能CT 定量参数与HCC 微血管侵犯的关系
ROC 曲线显示以动脉期病灶实性ID、病灶边缘ID、病灶边缘1 cm 内ID 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时,AUC 值均大于0.5,分别为0.756、0.690、0.677,其中以动脉期病灶实性ID 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时的AUC 最高,效能最好。
利用ROC 曲线并选择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的最大阈值作为最佳诊断临界值。联合年龄55岁、AFP 223.9 ng/ml、AST 32.25 U/L、动脉期病灶实性ID 1.925 mg I/ml、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0.525 mg I/ml 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AUC 达0.926,敏感度82.14%,特异度96.43%。
动脉期实性ID 的AUC 为0.756,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的AUC 为0.694,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切除是HCC 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中MVI 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7]。但目前对于MVI 的诊断仍依赖于术后病理,因此术前有效评估MVI 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帮助。穿刺活检是许多肿瘤术前定性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可能会出现出血甚至肿瘤种植的风险,因此不推荐术前常规活检。
近年来,影像技术快速发展,其中双能CT 可获得高低两组能量图像,基于两种X 射线束能量之间不同原子序数的吸收特性差异,通过后处理可提供多种定量参数,因此双能CT 除了提供形态学信息外,还可以对病灶成分进行分析[10,11],并已用于多种肿瘤的分期及预后评估研究,对于肿瘤特征无创性评估具有很好的前景[12,13]。目前应用双能CT 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表明,MVI 组病灶动脉期实性ID、病灶边缘ID、病灶边缘1 cm 内ID 及病灶实性NID 明显高于无MVI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动脉期病灶实性ID 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时诊断效能最好;而MVI 组静脉期病灶实性ID、病灶边缘ID、病灶边缘1 cm 内ID 与无MVI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诊断效能最好的病灶实性ID 与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m 等[14]认为,动脉期癌旁区域的ID 定量有助于预测HCC 微血管侵犯,与本文观点相符合。本研究发现,病灶实性ID 预测HCC 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更佳。陈杰等[15]认为,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最大,本研究表明动脉期病灶实性ID 及NID 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区别,且联合年龄、AFP、AST、动脉期病灶实性ID、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时,诊断效能更好(AUC 为0.926)。
能谱CT 中的碘基值是由于肿瘤组织对于碘更为敏感,因此可评估对比剂进入病灶的量化指标,同时可以间接反映病灶的血供情况。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显示了肝癌患者碘密度与血供之间的关系[16,17]。在HCC 发展过程中,门静脉供血比例下降,而肝动脉供血比例升高;大量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不完整,无平滑肌,微血管无缩舒功能,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18]。当HCC 发生微血管侵犯时,微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病灶内血流量明显增加,病灶内碘密度明显增加。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外周部分可能具有增殖型或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以侵入邻近组织,因此其外周部分的血流量也会相应增加,病灶边缘及病灶周边碘含量也相对应的增加。此外,碘密度受到血液循环、对比剂浓度等影响[19],本研究中加入了NID,微血管侵犯动脉期病灶实性NID 明显高于无MV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结果更加可靠。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在HCC 患者MVI 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一项关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Meta 分析[20]指出,肿瘤的大小、动脉期肿瘤边缘强化、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及肿瘤T1WI 低信号可以预测MVI,其中肝胆期瘤周低信号被认为与MVI 密切相关,可能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DCE-MRI 可提供多参数预测MVI,但未能解释具体的血流动力学与MVI 相关性,而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单纯依靠影像特征来预测MVI 敏感度较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可反映肿瘤内的细胞数目及毛细血管灌注情况,一项研究[21]认为b 值在1000 s/mm2的情况下,可将ADC 小于1.07×10-3mm2/s 作为MVI 的独立危险因素。ADC值客观,且具有可重复性,但目前未对参数标准化,导致不同的研究差别巨大。能谱CT 预测MVI不光反映了病灶微血管的灌注情况,还反映了病灶对于邻近组织的侵犯情况。联合相关参数,使诊断效能大大提高。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1)纳入的患者数量较少,统计基数较低;(2)本研究数据为回顾性分析,可能存在选择偏移;(3)未能将影像学特征纳入本研究中,未来可扩大样本容量,同时纳入相关影像学特征,联合预测HCC 微血管侵犯。
综上,双能CT 多参数成像所提供的参数如动脉期病灶实性ID 能在术前较好评估HCC 微血管侵犯,并联合年龄、AFP、AST、静脉期病灶边缘1 cm 外ID 诊断效能更高,为临床治疗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