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 赖京毅
研究表明,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能够提高短期绩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会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且同一应对措施对于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盈余管理进行抑制,从而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和企业的长期业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增速的整体放缓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压力。一方面,当前我国众多行业中商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已成不争的事实,要保持一定的业绩增量需要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另一方面,外部投资者需要企业展现出更强的获利能力,从而尽可能规避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有充足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抬高会计利润,以谋取外部投资者的青睐。
在这一背景下,有大量的文献从不同视角对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针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存在许多不同的视角及应对方法。当前研究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分为三类: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其中,应计盈余管理是通过操控应计项目的方式,如采用不同的会计估计方式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真实盈余管理则是通过操控企业真实存在的生产经营决策来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隐蔽性;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则是通过操纵非经常性损益来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盈余管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陈雄兵,2022),尽管三种盈余管理方式采用的途径和原理不同,但均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数据与实际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短期业绩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会损害企业的长期业绩(王福胜,2014);与之不同的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不会对企业的长期业绩产生影响(吴虹雁,2021)。此外,有学者发现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抑制企业的非经常性盈余管理程度(张莉艳,2022),但也有学者发现,当企业使用更多真实盈余管理时,会计师事务所会因为异常审计收费而接受较高程度的审计风险,导致审计程序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足(蔡春,2015)。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针对盈余管理问题存在诸多研究,但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的业绩存在不同的影响,相同的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为利用现有研究帮助企业应对潜在的盈余管理并提升绩效,本文提出以下问题:企业所有者如何有针对性地应对盈余管理问题?如何完善企业内部制度能更好地预防管理层采用盈余管理?
1.盈余管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存在强烈动机来保证不失去上市交易资格这一珍贵的“壳资源”(杨鹿君,2022),而与之相关的监管政策往往与企业的会计利润相关,如:企业的IPO、配股、公开增发、特别处理及撤销等,均对企业的净利润或扣非后净利润有一定要求,而盈余管理则恰好能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管理层会出于私心通过盈余管理操控利润。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的管理层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当采用盈余管理能够使得自身获益时,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会考虑运用向上或向下的盈余管理操控会计利润,从而达到通过业绩考核、平滑利润等目的(Defond,1997)。但这种业绩的上升并不能持久,一段时间后,企业的业绩往往存在一定的“滑坡现象”。且在后续期间内,实施应计盈余管理的企业会导致业绩的短期下滑,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会导致业绩的长期下滑(李增福,2011)。尽管实施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企业长期业绩并不受影响,但由于这种盈余管理方式较明显,因此会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夏霁,2021),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上述业绩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对利润相关的业绩。事实上,盈余管理对于企业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于会计利润的滑坡,对自身其他方面的绩效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会对企业的资本成本、股权激励效果等方面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资本成本是企业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相对较低的资本成本在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竞争优势、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作用。由于部分投资者能够识别盈余管理(宋鑫,2017),因此在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之后,相应的资本成本会随之增高(汤晓冬,202 1),这是投资者在发觉投资风险上升之后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升高的结果。具体来说,应计盈余管理与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古朴,2020);真实盈余管理与资本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周卉,2021);但目前鲜有研究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与资本成本间存在联系,这可能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影响较小导致的。
股权激励是基于管理层一定数量的股权,使得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捆绑”,从而促使其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业绩的一种薪酬激励模式。尽管股权激励相较于传统的薪酬激励方式具有激励周期长、激励与业绩紧密结合等优点,但其效果也会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的股权激励往往附带一些如净利润、净资产净利率等业绩考核指标,管理层只有在考核期间内通过业绩考核,才能获得股权激励。因此,管理层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操控业绩,从而获得股权激励。但这显然与股权激励提升绩效的初衷背道而驰,显现出股权激励的“福利效应”(吕长江,2009)。
具体来说,应计盈余管理使得股权激励与业绩的相关性减弱(林大庞,2011);真实盈余管理对于股权激励的效果呈负相关(程果,2020);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存在“业绩踩线”现象,这些企业往往采用了更多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降低了股权激励的激励作用(谢德仁,2019)。
2.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综合总结了盈余管理对企业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思考如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抑制盈余管理是相当有必要的。当前的研究主要从审计、内部控制、机构投资者、股权激励业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审计作为一种请独立第三方对企业财务报表做出合理保证的鉴证服务,对企业实施盈余管理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王清刚,2021)。具体来说,审计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呈正相关(欧理平,2022),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胡明霞,2022)。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操纵利润的方式主要通过操控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隐蔽性较强,因此有可能逃过第三方审计人员的追查(彭雅哲,2022)。此外,有学者研究了审计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审计质量较高的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水平反而上升了(曹玉珊,2019),这是由于审计师更加关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导致高质量的审计抑制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迫使企业使用更多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间设立相互联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质量的一种控制机制。因此,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管理层进性盈余管理的能力。具体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应计盈余管理(叶邦银,2022)和真实盈余管理(方红星,2011)水平;但当前并没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存在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会计本身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往往就是利用这一方式降低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从而提高扣非后净利润,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利使得内部控制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减弱。
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存在诸多的区别,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大,专业性强,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并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这与袁知柱(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即: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整体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钟海燕,2022),但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影响却不明显。
对于股权激励诱发的盈余管理,当前有众多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股权激励的有效期过短会使得管理层有机会通过大幅度操控利润达到利己的目的(张静,202 1)。具体来说,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应计盈余管理(张岗2014)和真实盈余管理(姜蕴芝,2015)呈负相关关系,但尚未有研究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有效期存在相关性。其次,股权激励涉及的激励标的物也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前股权激励采用的激励标的物普遍是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权,鉴于标的物的特性可以发现,当业绩无法达标时,标的物为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的惩罚性,而标的物为股票期权的股权激励却对高管没有其他影响。因此,使用限制性股票为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更可能诱发盈余管理行为(谢守祥,2018)。再其次,较为严格的业绩考核指标能够限制盈余管理操控的空间,从而抑制股权激励的“福利效应”(谢德仁,2018),即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避免单一的考核指标受到操纵。
1.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尽管盈余管理能够在短时间内粉饰财务数据,但该行为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这种提升不仅短暂,后续也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会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性,且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给了管理者为手中的权利“寻租”的动机,因此若放任不管,无论哪一种盈余管理行为都必定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一方面,部分投资者能够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就在提高资本成本的同时向外部传递了“不诚信”、“风险高”的信号,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管理层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粉饰财务报表上,而非努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可能使得相应的薪酬激励制度变为利己的工具。因此,企业有必要采取行动,对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预防以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抑制。当前对于盈余管理的应对策略存在很多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方法,但大多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盈余管理存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单一的方式很难对企业整体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审计和内部控制对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能够起到相对理想的效果,但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可能会起反效果;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能够对企业整体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抑制;对于采用了股权激励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股权激励有效期、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避免单一的绩效考核来降低股权激励诱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单一的抑制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某种盈余管理方式存在较好的效果,但只有合理地结合其他方式,才能全方位地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水平和盈余质量,保证企业长期发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监督能力,有必要时可以引入外部第三方进行监督,从而能够尽可能地压缩管理层操控利润的空间,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3.加强政策监管。管理层对于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通过成本与责任、风险的综合考量,最后决定是否采用盈余管理、采用什么类型的盈余管理、采用多大程度的盈余管理。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盈余管理问题,首先还是需要加强政策监管。事实上,早年有研究表明会计准则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是水平;也有研究表明证监会关于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的相关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这就验证了通过加强政策监管抑制盈余管理的可行性:从根本上说,盈余管理行为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操控应计项目、生产经营决策或者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利润产生影响的行为,其存在的大前提就是不违反会计准则,因为违法犯罪的成本对于管理者来说要远远大于其在道德层面所受到的指责。
反观近年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由于会计准则的变革,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得到了明显的压缩,说明加强政策监管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是有效且广泛的。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盈余管理控制的是操控的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准则的变更很难对其进行严格约束,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手段进行配合;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尽管相关的研究较少、不被学界所关注,但由于其影响的扣非后净利润与我国的许多监管政策如IPO、配股、公开增发、特别处理及撤销等相关政策规定密切相关。因此,也具有较大影响,该方面将来可能是盈余相关研究和政策监管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需要进一步约束其操控业绩的空间。
总的来说,虽然从威慑力和普适性来说,以制度规定的方式对盈余管理空间进行压缩无疑是最有效的,但难以保证面面俱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国内外的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的现象很难完全杜绝。因为会计准则不可能通过设立所有事项的明文规定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者手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一些实务具有较大的裁量权,这就导致了无论对现行的准则进行如何详尽的补充,总会存在“鞭长莫及”的死角。但不可否认的是,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修订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的当下,企业结合相关的内部控制、引入机构投资者、进行高质量的审计、规范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能够对盈余管理行为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高质量的盈余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