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

2022-11-09 04:2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0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分包商分包

肖 斌

随着建筑行业迅猛发展,设计—采购— 施 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总承包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其对承包企业的要求更加严格,管理内容更加复杂且全面。EPC 总承包模式涵盖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而且能够实现管理的高效化与统一化,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探寻EPC总承包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径,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该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

1 EPC 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 总承包模式是一种一体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前期勘察、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具体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交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并根据工程要求拟定承包合同。承包单位全方位、全过程负责项目合同规定的内容,合同内容包括具体的方针政策、施工要求、施工内容、管理责任等。总承包单位再依据委托责任与承包合同规定的内容,通过公开招投标将建设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商,分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开展施工,对总承包单位负责[1]。

按照EPC 总承包模式,工程项目分为4 大主体,具体包括项目业主方、承包单位、分包商以及工程合同。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 所示。承包单位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实施工程管理,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开展施工图纸设计与工程造价,把控工程建设的全流程,能够更好地弥补业主单位在施工专业领域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协同联动、高效连通,统筹规划整个工程项目,合理整合建设资源,从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同时,还有利于把控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推动高效化、集约化、一体化管理。

图1 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架构(来源:作者自绘)

2 EPC 总承包模式应用的优势与劣势

2.1 优势

EPC 总承包模式下,项目业主与总承包商的责任界定清晰。总承包商可以整合建设资源,尽可能减少管理链,优化管理流程,发挥总包的统筹协调能力。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充分参与项目的设计阶段,优化施工设计和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占用与管理费用。同时,总承包商在施工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拥有自主决定权,能够紧密结合工程施工与材料采购,减少中间环节[2]。另外,总承包商统筹指挥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各施工环节能够有序衔接,有效克服各施工环节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减少项目投资、提高施工效率,在项目设计方案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劣势

EPC 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单位主要通过项目合同监管总承包商,较少参与工程的具体实施,对于工程整体的控制力度有限。同时,项目的建设风险由业主单位转移至总承包商,如果其在管理或资金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将会给整个工程建设带来较大风险。因此,需要慎重选择总承包商。总承包商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与责任,会综合考虑管理成本、经济利益以及建设风险等因素,因此总包合同的工程造价水平通常偏高。

3 EPC 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定位存在问题

EPC 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基于业主的管理模式,业主在工程项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业主单位缺乏专业团队或实践经验,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工程定位也出现问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如果存在问题,工程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然而,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业主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将工程质量排在第二位,这样不仅会对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使企业多年积累的信誉毁于一旦。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会导致建设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找准工程定位。

在工程评标中,通常选择通过资格审查且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以“报价最低”为唯一的定标因素,忽略了投标企业的信誉度以及管理实效,从而对工程建设管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顺利实现中标,一些承包单位在参与竞争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迎合了业主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但是低价中标后,承包单位为了盈利,在后续的工程管理中不可避免地缩减成本,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3]。

3.2 管理执行力有待加强

目前,EPC 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普遍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EPC总承包模式下管理层级较多,管理范围宽泛,管理指令在层层传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中途“消失”,导致执行力与职责力度逐渐被削弱。项目总承包单位通过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合同进行管理,但在管理层级繁多的情况下,难以全面有效地管控整个分包企业。此外,有些施工单位还存在层层转包或分包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管控难度。同时,随着管理层级不断增多,在利润分配问题上也会出现分歧。各层级为了优先保障自身利益不断压缩下一层级的利润空间,在建设资金减少的情况下,建筑材料、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3.3 管理难度较大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各专业融合及交叉施工增加了现场统筹管理的难度,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涉及一些设备安装、主体施工、协调配合等方面的深度交叉,而分包施工单位数量较多,分包单位各自的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例如,工程建筑内部可能存在土建、电气、消防、暖通空调等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交叉施工,各专业往往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难免引发各种矛盾,导致管理难度直线上升。

4 EPC 总承包模式下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层级管理

EPC 总承包模式下,为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应加强各分包单位组织层级的管理。针对分包商,可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优化管理层级,控制层级数量,强化各分包部分的管理效力。同时,可建立分包商竞争机制,搭建竞争平台,优胜劣汰,为工程建设选出优质的分包单位。同时,以此激发分包商的积极性,提高工程合同的约束力,强化各级分包单位的执行力。

4.2 注重成本与风险管理

EPC 总承包模式下,建设风险主要由总承包商承担,因此总承包商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具体以合同管理为主。合同管理从谈判、修订、签订3 个程序上加强,在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合同内容应明确划分业主单位与总承包商的责任与义务,在均衡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合同中应明确标注出建筑工程的功能、规模、标准与工期,针对双方有分歧的问题,还应签订相应的补充条款,降低合同的执行风险。在合同责任条款不明确或有歧义的情况下,总承包商与业主双方须及时妥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合同中的条款,必要时可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4]。

另外,总承包商应科学划分分包标段,在与分包商签订的项目合同中明确责任划分,将合同中存在的模糊问题“一网打尽”,及时查缺补漏,降低因合同内容遗漏、分歧所导致的风险概率。总承包商还需注重价格风险,明确计价方式变动因素,搭建信息化成本管理平台,通过财务杠杆实现科学化管理,利用高精细化价格测算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推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合理控制项目建设成本。

4.3 强化工程设计环节管理

设计环节对后续工程采购、施工建设的影响重大,保证各环节的有序衔接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工程设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设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储备,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条件,科学进行工程设计,优化设计方案,为后续施工打牢基础。例如,根据工程建设特点,设计人员需合理设定标高,避免土石方开挖过度;根据施工地区的风俗习惯、建筑特点,合理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与建筑元素,保证工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4.4 注重工程采购阶段管理

首先,采购与设计相结合。EPC 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建设各环节联系紧密,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材料、设备的采购。要准确把握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制订完善的材料采购计划,建立完善的采购体系和制度,明确材料的采购数量、质量要求以及进度要求等,把控材料质量,合理控制采购成本。另外,可建立采购平台,审核供应商的供货资质,通过平台签署框架协议进行公开采购,形成采购数据库,让材料供应商与建设单位之间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

其次,采购与投标相结合。制定严格的招投标流程,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EPC 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总价合同,在施工图纸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总承包商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投标情况规划材料采购,考察机械设备负荷、功能等方面,结合地域、价格、环保、安全等因素逐步完善采购计划,保证工程质量。在签订分包合同后,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施工建设职责,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数量、采购与出入库时间等,保证物资供应顺利[5]。

最后,采购与施工相结合。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可采取具体职责明确到个人的方式,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材料采购的数量、类型、型号等,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使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4.5 优化施工阶段管理

第一,进度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需要优化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衔接,统筹分配建设资源。在建设前期,承包商需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完成施工流程的编排,明确不同时间段的建设目标。从组织、合同、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落实管理人员的权利与责任,按照设计图纸科学控制各环节进度,在标准工期内完成施工。在建设中期,确保施工进度处于可控范围内,可通过修正计划、核查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在建设后期,主要是监督工程进度,承包商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方式,确保工程进度符合预期目标。

第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必要过程,总承包商须正确认识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自觉落实质量管控,可在分包商负责建设环节设立分指挥部,由分指挥部按照制度规章成立质量监察部、工程管理部,专门负责分包质量的管理工作。同时,监理单位要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施工行为规范,减少由于违规操作或粗制滥造而埋下的质量隐患。

第三,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管理讲座等加大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分包工程环节的施工技术人员实施岗前培训,重点培训安全管理知识、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安全隐患风险以及应变处理措施等。其次,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确保环境安全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危害,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总承包商要加强监督分包安全管理,做到经常性、专业性的安全生产检查,重点监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隐患以及应对风险事故的处理方案等,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监督管理能够实现常态化,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到位。

5 结语

EPC 作为一种新型承包模式,已广泛应用在工程管理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发挥EPC 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优势,有必要优化工程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减少项目建设风险,确保项目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分包商分包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探析公路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管理
对工程款拖欠的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
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指定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及立法建议
工程项目分包管控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