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弘捷 王 琦 王淙涵
随着城市更新政策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发展进入存量优化与城市更新的新阶段,老城中大量公共空间得到关注,小广场、小公园和街旁绿地等大量点状公园绿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涌现。以文化为主要切入点的景观叙事手法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主要操作方法,对于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形成情感记忆具有重要作用。
居住区公园是为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公共绿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混合程度较高,除少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建居住区外,居住区公园很难实施。
即使少数建成的居住区公园,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呈现出物质功能退化、文化属性薄弱、特征逐步丧失等问题[1]。
老城区人口稠密,相似群体聚集,生活方式固定,区域风貌特征明显,处处遗留着城市发展的痕迹。老城区内的居住区公园不同于碎片化的绿地空间,不但具有面积与区位的优势,而且在空间地域特征及符号特征方面还呈现比较强烈的标识性,同时在民风民俗、历史积淀的文化特征方面也更容易完整表达区域文脉。
因此,居住区公园在提升区域文化气质、展现地域人文特色、改善生态环境等放面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景观叙事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其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景观,引导体验者加强对景观的阅读和理解。更深层次的目标是情感记忆唤起,通过视觉感受来提升体验价值,将体验者的关注点引向对精神世界和文化沿承的探索中。
(1)前期调研分析。收集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现状空间条件以及使用人群分析等层面的资料,确定自然和人文资源情况。
(2)确定叙事主题。梳理地方历史、文化传统、集体记忆等自然区域或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提炼地域与历史代表性元素,明确设计主题。
(3)安排空间序列。组织景观空间,搭建叙事结构,运用景观叙事语法撰写叙事情节,转译成新的形态,传递文化与历史的集体记忆。
(4)设定场景单元。详细设计环境载体,可以通过构筑物、景观场所元素与功能、活动结合所构成的体验来强化叙事设定[2]。
201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中,明确了“城市历史景观”的定义和内涵,强调了历史层积的意义和随时间变化产生的空间作用,为城镇规划、名胜古迹保护、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借鉴历史层积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提炼文化价值,总结出适应公园未来发展的更新策略。
南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隅,东依外秦淮河风光带,西至文体路,南至南湖东路,北与莫愁湖公园相对,处河西新城与中心城区间,用地面积约9.4 万m2,其中水面面积约3.9 万m2。南湖公园于2006 年初投入使用,设立市民广场、文化广场、极限广场和东花园4大功能区。南湖公园作为南湖地区提升区域形象的窗口,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区域标杆作用。
(1)细化功能区。解决场地功能空间利用率不均衡、各功能区之间缺少联系与互动的问题,提高滨水空间、林下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2)完善基础设施。公园内基础设施需考虑得更加细致,关注老龄及低龄人口、节令及夜间多样化活动的需求。
(3)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利用现有景观视线良好、水域面积广阔的优势,调整景观结构,优化节点布局与景观表达细节。
(4)重塑文化主题理念。针对公园文化景观形象不统一、内涵杂糅的情况,统一人文景观主题,强化历史记忆线索,重现市井文化场景,展现新时代风貌。
(5)开放边界优化。解决沿城市道路出入口空间设计不合理、视线组织不流畅的问题,提升公园文化窗口的形象价值[3]。
本次设计研究目的在于打造南湖公园独有的文化名片,采用“分层+激活”的更新策略,保留公园具有使用价值的部分,将其特有的“万家灯火,流光岁月”的城市记忆、人文记忆以及岁月情怀融入各节点的提升设计,达到以点带面,完成公园整体环境风貌重塑的效果。
3.3.1 设计主题与叙事线
以“灯火·流光”为主题,以南湖居住片区的万家灯火、城市发展和在地文化演变的流光记忆为叙事的景观线索(如图1),沿时间线顺时针串联南湖公园,展现南湖片区具有代表意义的时光片段,打造新时代风貌的居住区公园。
图1 南湖公园城市记忆叙事线(来源:作者自绘)
(1)万家灯火叙事线。南湖公园人流量大,具有浓厚的市井气息,从北市民广场滨水区域至东花园,打造适应多样化功能需求的滨水景观带和居民休闲生活区。结合功能完善的叙事场景,有以南湖标志“南湖塔”为视觉中心的夜景集市区、时光洲的怀旧场景主题浮岛、烟火巷的市民生活景墙以及晚风港的小尺度空间单元观景平台。
(2)流光岁月叙事线。流光岁月区域主要为由西至南的环湖风光带,西侧作为南湖公园面向城市道路的窗口区域,具有较好的纵深视野。南侧环湖视野广阔,将北岸景观尽收眼底。在叙事场景上安排了“不负韶光”“今夕之感”2 处主要景点,将人文情感和怀旧记忆融入景观小品和场景设计中,并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夜景亮化烘托场景氛围。
3.3.2 “分层+激活”的设计策略
应用历史分层原理分析现有景观的空间格局,划分出基底层、保留层与拓展层,形成有机更新的设计策略,如图2所示。
图2 南湖公园分层图示(来源:作者自绘)
(1)基底层维护。经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南湖公园总体空间结构衔接良好,功能分区设计合理,部分场地使用功能可长久持续,道路系统空间通达性较好。因此,基底层主要内容包括保留基本的绿化空间布局、水域的基本形态、主要道路关系以及大的功能分区[4]。
(2)保留层调查。保留层主要考虑维持公园的基本生态环境,包括西南侧的生态水系、东花园的疏林植被区以及具有较高使用频率且承载南湖标识景观的南北入口开放广场,以维持园内北侧及东花园原有的地形关系。
(3)拓展层改造与激活。基于南湖公园的5个主要问题,除完善基础设施外,其余4 项都将纳入拓展层进行更新改造。
第一,功能区细分。根据《南京市建邺区总体规划(2010—2030)》,南湖公园所属河西北片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将继续保持老城的烟火气,与新区的蓬勃生机和谐共生。针对原有的4 大功能分区较为粗放、各分区间互动联系和复合程度不高的情况,缩小功能区尺度,结合二三级道路关系进一步梳理、划分为多个不同尺度大小的功能空间以满足多样化公共活动的需求。尤其要注意公园中老年群体和青少年儿童这2 类场地使用频率较高人群对空间的需求。
第二,景观空间层次塑造。一是景观要素梳理。开放区域注意视线通达,沿文体路面向公园的纵深打开视线,由近处的南湖塔、两侧的驳岸以及远处的景观桥形成交错的近中远景,同时通过对南湖塔和景观桥的形式改造和亮化,确保周边居民在一定时间、地域范围内快速识别视觉焦点。半开放区域注意突出重点要素和提升特色,例如东花园紧邻居住区的场地,利用原有植被和地形微起伏的优势调整原灌木围合绿地的封闭形式,激活林下空间[5]。二是景观品质提升。利用南湖公园环境宜人、水域开阔的优势,以水系处理为重点,增加亲水平台来扩容空间。另外,细化各类休闲活动场地,借助地形条件进行新的设计,增加体育活动场地,提供更多有遮挡的静态活动空间以及老年人健身空间,优化儿童活动区的空间形式和设计细节。三是景观风格统一。公园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小品在使用过程中新旧交替,材质使用和色彩表达上较为保守和程式化,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表达。因此,根据主题线索采用暖色系的橙红色、橙黄色为主色调来处理节点的铺地、标识牌、小品和艺术装置,点亮各个功能空间。
第三,叙事结构与点状空间结合。根据“灯火·流光”的叙事线索,将原公园内党建宣传、城市防灾等内容在公园外围专区进行统一布置。将已经确立好的文化主题场景根据南湖地区建设历史的发展主线,绕南湖一周顺时针布置,同时将大小节点布置在园内适宜开展多样化活动的场所中,设置亮化和互动装置,增加景观的可读性和参与性。另外,注意色彩与材质的相互呼应、节点之间的互相承托以及连载故事的功能,激发场地活力。
景观叙事与分层视角的融合适用于具备一定叙事条件和场所信息的公共空间更新,将城市记忆融入场所环境的文化特色表达中,形成整个空间的故事脉络。同时,借助分层思想理性分析区域原有的资源条件,较为系统地提炼出促进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物化表现形式,从而优化景观结构和设计细节,使区域未来的发展具有新的生命力。